自我管理的黃金期很短暫,父母要抓住時機,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前段時間和張姐聊天,張姐很是煩惱孩子的學習。張姐家的孩子正處於小學階段,按理說孩子的學業負擔並不重,但是孩子每天寫作業的時候都很拖拉不得不寫到很晚才能完成。迫於無奈,張姐只得陪在一旁督促孩子,可是效果並不理想,有時候張姐出去接電話,孩子就趁機玩遊戲,結果孩子每天的作業還是不能及時地完成。

自我管理的黃金期很短暫,父母要抓住時機,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張姐一方面擔心孩子睡得晚影響身體,另一方面也擔心孩子在小學階段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之後更為繁重的學習中更加犯難。另外,孩子對於張姐的“監督”也很反感,甚至有時候還會有消極應對的情緒。張姐感慨,現在學習的條件更好了,孩子反而不願意學習了。

其實,不難看出,孩子寫不完作業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不能夠做到自我管理。父母的督促並非可以實現對孩子的實時掌控,而孩子的自我管理卻可以提高行動的效率。對於孩子而言,具備自我掌控的能力更容易獲得成功。

7-11歲是孩子自我管理的黃金期,孩子卻不懂如何控制

“在童年和少年的早期,7~12歲是孩子自我管理的黃金期”可見在孩子的這個階段成長中,父母們有必要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是,事實上,很多兒童並不能很好的做到這一點。

1、做事拖拉,缺少時間觀念。

當孩子對於自己不感興趣或者是有一些難度的問題會有一些愛拖延的表現。於是,明明可以按時完成的事項,成了“完不成”的內容或者是敷衍了事的應付。孩子對於時間觀念的認知模糊,常常因此出現時間觀念淡薄的表現,不能按時完成目標任務。

自我管理的黃金期很短暫,父母要抓住時機,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2、行為懶散,自我評價較低。

孩子的行為會因為缺乏自我約束而出現懶散的表現,缺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孩子的自我評價較低,潛意識裡認為自己的能力有限,缺乏自我管理意識或者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孩子的自我認知存在偏差。

3、不遵守規則。

時下不懂規則的熊孩子並不少見,兒童期的孩子精力充沛,行為好動,缺少自我管理意識的孩子會漠視規則的存在,進而導致孩子的行為控制能力缺乏。孩子不尊重規則會擾亂公共的秩序,造成對周圍人的困擾。在孩子好動的時期培養好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自我管理的黃金期很短暫,父母要抓住時機,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如此看來,在孩子“自我管理”的黃金期,孩子們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這時,家長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那麼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能給他們帶來哪些好處呢?

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好處有哪些

1、更容易激勵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懂得自我管理的孩子具備更加旺盛的內在驅動力,從主觀上進行主動地自我調節,使得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得以養成,這對於行為習慣養成關鍵期的孩子來說是會有很大的助力的。

自我管理的黃金期很短暫,父母要抓住時機,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2、有助於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建立。

當孩子感受到自我管理所帶來的便利後,孩子的內心會有一種成就感產生。這使得孩子對於自我的評價有所提升,內在的自我認同感得到增強。自我管理使得孩子的自我價值得以豐富,促使孩子形成更加自信的性格特徵。

3、有助於孩子做事效率提升。

自我管理使得孩子更加有時間觀念,做事更加有效率。在短時間內完成預期的任務目標,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積極的環境刺激。做事有效率對孩子的學習以及生活都會提供很大的方便。

4、有助於孩子的興趣養成。

在孩子的成長中,擁有一門鍾愛的興趣愛好是非常有益的,這可以讓孩子的生活內容更加豐富。但是並非每一個孩子都會有機會實現興趣養成。而這其中,擁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更加有機會遇見感興趣的內容並且堅持下去,否則再珍貴的興趣開發也會囿於懶惰和敷衍。

自我管理的黃金期很短暫,父母要抓住時機,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在孩子的兒童期,懂得發掘孩子身上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家長更加有機會見證孩子的成長。抓住短暫的兒童期,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僅可以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還可以讓孩子有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錯過自我管理的黃金期需從頭再來,父母要抓住時機,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1、調動孩子自身的自我行為掌控意識。

很多家長在孩子處於兒童期時,會傾向於認為孩子缺乏自我掌控的能力,進而選擇依靠不斷地督促孩子的方式去促使其完成任務。但是其實,家長可以應用恰當的獎懲方式來調動孩子的自我約束意識。比如說,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寫完了作業,家長可以給予獎勵來強化這種行為,讓孩子因為自我管理而帶來的好處更為直接。

自我管理的黃金期很短暫,父母要抓住時機,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2、培養孩子制定計劃的能力。

心理學家斯蒂芬.蓋斯認為,微習慣計劃可以提升人們的自我管理能力。計劃可以輔助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想要完成的內容。孩子在制定計劃的過程進行了自我心理暗示,在孩子的潛意識中,因為計劃的制定而形成自我管理的概念。同時,計劃也使得孩子的時間觀念加強,提升了行動的效率。

3、適當地放手,給予孩子鍛鍊自我管理能力的機會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是很信任,所以更願意自己代勞。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雖然避免了孩子犯錯,提升了效率,但是卻減少了孩子鍛鍊自我能力的機會。給予孩子管理的空間,促使孩子享受掌控行為的樂趣。

自我管理的黃金期很短暫,父母要抓住時機,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對於孩子而言,要求其一次性的學會自律並不現實,但是抓住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關鍵期,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卻是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高爾基認為,“哪怕對自己加強一點點管理,也能夠使你變得更強而有力。”可見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而這遠比孩子短期內的學習成績更為重要。

今日互動話題:大家對於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有哪些看法呢?對此有哪些好的建議呢?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