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紅島和蛤蜊的那些事兒

島人用“gala”這個地域方言,把“蛤蜊”徹底霸佔了———似乎蛤蜊就是青島而生的。 儘管在全世界範圍的灘塗上,蛤蜊並非罕見的貝類海產品,但膠州灣是大自然賜予青島的優良海灣,水質、水流和水量以及海灘所含的有機物質極其適合蛤蜊繁殖生長,可謂得天獨厚。於是,吃蛤蜊、喝啤酒、洗海澡一起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符號。當三者合一的時候,誰都會自問:天堂不過如此吧?

到青島沒吃蛤蜊,白來一趟。名廚們甚至調理出“蛤蜊宴”,拌、熗、炒、爆、炸、燒、燴、汆湯、制餡……很壯觀的一桌,幾十種吃法,張揚著無盡智慧。 甚至一些並非青島土生的人,因為多年在青島工作生活,也對蛤蜊產生了不可替代的感情。逢年過節回老家,總要帶上真空包裝的蛤仁以饗父老,然後還要介紹這種皮薄肉肥的蛤蜊全世界獨一無二———那一刻,他或她好像蛤蜊的“托兒”。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梁實秋先生寫的《雅舍小品》中,他不無驕傲地說第一次吃到鮮美的“西施舌”(青島人習慣稱之為沙蛤蜊)便是在青島。在他看來,蛤蜊“實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軟的感覺,嘗試之下果然名不虛傳。”老舍先生更在他的《蛤藻集》中傾注了對蛤蜊的情感書懷。在青島的日子,他常常要帶自己的小女從黃縣路的宅居步行到前海的岸灘揀一些蛤蜊回家。他寫過這樣的話“出奇的蛤殼是不易拾著的”。

“初一十五正晌趕,初八二十三兩頭趕”,這既是漁民收穫蛤蜊的口頭禪,也是海的臣民挖蛤蜊的規則。觀光客到青島,總能看到一些挽著褲腿、拎著小桶的青島人在裸露的灘塗上忙得不亦樂乎,他們不在乎收穫多少蛤蜊,他們的神情裡多是對大海的眷戀。觀光客被感染了,也加入了趕海隊伍,儘管動作生疏笨拙,但攫取的歡樂無法言傳。

2004年城陽區舉辦了首屆青島紅島蛤蜊節,組織開展了包括文藝演出、健身休閒、經貿洽談等多種活動,吸引遊客7萬餘人,增加農民收入近1000餘萬元;有來自國內外的50餘家企業前來洽談業務,已與10餘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合同金額達1200萬美元。

紅島歷史悠久,膠州灣地區近千年的移風易俗都可以在這裡得到印證,也是青島最早的製鹽業發源地,代表景區就是韓家民俗村。韓家民俗村於2004年開始建設,投資1.2億元,建於原紅島古鹽場和古漁場遺址之上,歷時7年的修建完善,蛤蜊節期間,韓家民俗村將掀開神秘面紗對外納客。目前,景區新建成國學講堂、鹽宗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娘娘殿、商業古街等20餘處新景觀,走進景區,儼然置身數百年前的漁鹽古鎮,這裡是一處集旅遊度假、園林景緻觀光、民俗文化展示於一體的特色旅遊景區。

細說紅島和蛤蜊的那些事兒

細說紅島和蛤蜊的那些事兒

細說紅島和蛤蜊的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