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不換腎只能等死嗎?——關於透析那些事

在電視劇《木蘭媽媽》中就有這樣的一個片段,木蘭患上了尿毒症,醫生說

換腎是唯一的治療手段,其實這樣的橋段在電視劇及新聞報道中並不少見,這樣的演繹向觀眾傳達著一個這樣的信息:得了尿毒症唯一的治療是換腎,不換腎就是等死。現實中真的是得了尿毒症不換腎就是死路一條麼?

尿毒症不換腎只能等死嗎?——關於透析那些事

今天,小編特地邀請鄭州大學五附院腎病內科張瑾主任來為大家解答關於透析的一些問題。

Q1

尿毒症患者只有腎移植一條路可走麼?

尿毒症的患者,腎臟功能不能維持正常的機體代謝,尿毒素在體內蓄積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臨床表現,如噁心、嘔吐、食慾差、胸悶、心慌、水腫、少尿、呼吸困難等,對於尿毒症患者,只要能替代腎臟的功能,就可以治療尿毒症,目前針對尿毒症的治療,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移植(“換腎”)這三種腎臟替代治療,所以尿毒症患者並不是只有“換腎”這唯一治療手段

Q2

什麼是血液透析?

病人在患上尿毒症後,除了小部分非常幸運的人可以得到腎臟移植的機會,大部分患者都在經歷著漫長的血液透析治療。血液透析簡稱血透,主要是替代腎臟對毒素和液體的清除功能,利用半透膜的原理,通過溶質交換清除血液內的代謝廢物、維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同時清除過多的液體,從而達到

“替代”腎臟功能的作用。通過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基本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需求。

尿毒症不換腎只能等死嗎?——關於透析那些事

尿毒症不換腎只能等死嗎?——關於透析那些事

Q3

透析患者是不是需要長期住院?

一些尿毒症患者在進入透析前可能經常會有心慌、胸悶、氣短、悶氣、呼吸困難、噁心、嘔吐、食慾差等表現,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這是因為腎功能衰竭時體內代謝廢物蓄積所致,就像人體處於一個大型的“垃圾場”,血液中的充斥著各種“垃圾廢物”,全身臟器功能勢必會受到影響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通過血液透析治療,把體內的“垃圾”通過透析機過濾到體外,把相對“乾淨”的血液留在體內,患者的生活的質量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像在鄭大五附院血液淨化中心目前透析的患者有170多人,年齡20-90歲不等,絕大部分患者不需要住院,有些透析患者仍是家裡的“頂樑柱”,需要透析的時候門診即可透析,不透析的時候該去工作就去工作,不影響掙錢養家餬口。只有極少部分患者病情有變化時才需要住院治療。

尿毒症不換腎只能等死嗎?——關於透析那些事

Q4

得了尿毒症進入透析後是不是等於判了“死刑”活不長了?

據統計目前世界上透析最長的年限是45年,來自倫敦史丹摩的Mahesh,在腎衰竭多年的情況下依靠規律的血液透析和規範的自我管理已經安然度過了45個春秋,是目前世界腎臟透析時間最長的吉尼斯紀錄保持者。目前在我們血液淨化中心,透析年限最長的是20年,透析年齡最小的有24歲的,也有92歲還在透析的患者,所以說,年齡不是透析的禁忌症。腎衰竭的患者未透析前因為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很高,進入規律血液透析後,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升高,生存時間也會大大延長。但是要注意的是,並不是進入透析後就萬事大吉了,一些降壓藥、糾正貧血的藥物還是需要繼續服用的,因為透析只是替代了腎臟的部分功能,有些口服藥物還是必須堅持服用的。

尿毒症不換腎只能等死嗎?——關於透析那些事

Q5

腎移植費用高昂,那透析費用是不是也很高昂,會不會負擔不起?

隨著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部分患者是有醫保的,不管是新農合、局醫保、市醫保等,透析費用都是在醫保報銷範疇的。患者進入透析後,可以申請透析慢性病,門診透析也是可以報銷的,自己僅需自付很小一部分費用即可,即使是經濟不寬裕的家庭也是能負擔起透析費用的。而腎移植,腎源不易等且手術費用高昂,普通家庭幾乎負擔不起,且術後需長期應用抗排異藥物,藥物的費用及藥物副作用對有些患者來說也是一大難關。因此,對於腎衰竭患者,腎移植還是血液透析,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手段。

尿毒症不換腎只能等死嗎?——關於透析那些事

由此可見,對於尿毒症患者,並不是像電視劇中所說的那樣“換腎”是唯一治療手段,在經濟不允許或沒有合適的腎源之前,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也是治療尿毒症的有效治療措施,三種替代模式可以相互轉換,形成一體化治療體系,可以實現以腎移植手術治療手段的醫療模式轉變為以病人利益和療效為最大化為目的的個體化醫療模式。因此,進入透析並不意味著壽命的終止,高效的血液透析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