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雙部長”掛帥 借力進博會進入中國市場

距離進博會開幕還有一週左右,意中商會秘書長、意中基金會運營總監馬可·貝廷先生卻已經“忙暈了”。

上海《解放日報》報道,作為意大利與中國之間唯一的國家級聯合商會,意中商會肩負重任。它與意中基金會、意大利外貿協會(AICE)一道,直接與中國商務部合作,組織意大利企業參展進博會。“這是對意中商會近50年工作所發揮戰略作用的一種肯定。”馬可·貝廷頗感欣慰。

全面展示意大利生活方式

據瞭解,至少有125家意大利企業將參展進博會企業商業展,簽約參展面積達到6671平方米。其中,意中基金會、意中商會、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簽署了相關展區面積為2000平方米的組展協議,集中組織約90家意大利中小企業參展,集中參展面積較去年擴大了超過700平方米。

“意大利以其生活方式聞名於世,食物、時尚、設計和傢俱都很有名。‘意大利製造’則是創新、文化和傳統的產物。”說到具體的參展商品,馬可·貝廷如數家珍,“本屆進博會將舉辦幾場意大利美食展覽,展出葡萄酒、橄欖油甚至松露。還有一些著名的時尚品牌和傢俱品牌,他們將展示其產品和特色。還有一家著名的意大利公司,他們專門為嬰兒和兒童提供產品。”

馬可·貝廷說,“我們每一家參展商都把自己的傳統和創新帶到了上海,參觀所有展品才能更好地理解意大利的生活方式!”

借力進博會進入中國市場

馬可·貝廷是進博會的老朋友。他回憶說:“從去年第一屆開始,我們立刻就意識到進博會的重要性。它不是一個單純的展覽,而是中國完全致力於擴大進口外國產品和服務的主要平臺。我們當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為此,意中商會深入參與進博會,努力在意大利推廣,引導更多企業參與,幫助它們進入中國市場。

他認為,進博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臺,特別是對於意大利的中小企業。“他們需要一個‘見人’的機會,進博會恰好提供了這個‘見人’的機會。”此外,在進博會期間,參展商還可以出席不同的場合,參加不同的活動,比如B2B會議、論壇,以及其他的交流活動等,這些活動都能幫助企業尋找商業夥伴。

“意大利代表團將由意大利外交部長和經濟發展部長帶團。這種高規格的代表團,也足以說明進博會的重要性。”在採訪中,馬可·貝廷向記者獨家披露這一重要信息。

適應中國消費者需求偏好

進博會對參展商的巨大吸引力背後,是中國進口市場的巨大潛力。

馬可·貝廷建議,意大利企業應該更多地瞭解中國市場,深入研究中國市場的獨特性和機會,然後努力使產品和服務適應中國消費者。他們應該摸索針對中國消費者的營銷策略,比如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開設網店,使用微信和其他社交媒體進行市場推廣,針對不同的目標客戶偏好來調整產品和服務。一些企業需要互相合作,才能滿足中國消費者對某些產品的大量需求。

“總的來說,意中商會的角色就像一座橋樑。我們要讓意大利企業明白,我們不能錯過進入中國這個巨大市場的機會。我們的專業建議和支持,可以幫助他們認識到中國對我們的潛力。當然,意大利也將成為中國的重要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