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規劃建28條過江通道!已通行的“四橋兩隧”更名正修改完善

《南京市長江橋樑隧道條例》11月1日將正式實施。10月30日,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召開該條例實施情況新聞發佈會。紫金山記者瞭解到,條例實施後,長江橋樑隧道命名更名將“統一規劃”,已通行的“四橋兩隧”命名更名方案8月已公示,正修改完善。

南京規劃建28條過江通道!已通行的“四橋兩隧”更名正修改完善

攝影:湯揚、李亞

已通行的“四橋兩隧”更名正修改完善

近年來,南京市“擁江發展"戰略深入推進,過江交通需求飛速增長。目前,全市已建成包括長江大橋、長江隧道等6條過江通道,同時還有多條過江通道處於在建或前期研究階段。“天塹變通途”,既利於城市發展,更便於百姓出行。

據市交通運輸局介紹,根據國家關於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相關政策以及南京城市發展規劃,南京規劃22處、24條過江通道。同時,根據相關研究成果,在市域範圍內將新增規劃3處4條過江通道,分別為新增上壩路過江通道、規劃建設京滬鐵路貨運外繞過江通道以及新增城市軌道17號線、18號線過江通道。展望未來,南京市域範圍內共規劃25處28條過江通道。

即將實施的《條例》中增加了關於長江橋樑隧道命名更名及具體流程的規定。條例第十七條規定,長江橋樑隧道的命名、更名應當按照規定的程序申報、辦理,根據地理名稱、歷史文化等要素確定。而南京市現已通行的幾條過江通道命名是按照建設時間順序設定的,分別為長江大橋、長江二橋、長江三橋、長江隧道、長江四橋、揚子江隧道、長江五橋(在建)。

那麼,已通行的橋樑隧道會很快更名嗎?對此,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奚暉介紹,對於已通車過江通道的命名更名,市交通運輸局於今年8月份進行了方案公示,徵求公眾意見,目前,正根據社會反饋意見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待成熟後報請市政府批准。 “對於以後新建的過江通道命名,將按照《條例》規定,由建設單位在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向市交通運輸局提出申請,市交通運輸局在批准前徵求市民政局(地名辦)意見,批准後報市民政局(地名辦)備案。”奚暉介紹。

長江五橋明年建成 免費通行

目前南京區域內的過江橋隧收費狀況如何?《條例》的頒佈對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有沒有利好消息?

對此,市人大常委會環資城建委副主任孫宇彤作出回應:長江二橋、三橋、四橋均為高速公路過江通道,尚在收費期限範圍內;期滿是否收費,將根據管理權限,按照國家有關高速公路收費政策執行。長江大橋、揚子江隧道、長江隧道屬城市橋樑隧道,收費政策由省市政府確定,目前是免費通行的;將於2020年建成通行的長江五橋也屬此種情況,實行免費通行。

他告訴記者,南京市後續規劃新建的過江通道,根據其功能定位,收費與否需經過論證後,由市政府報省政府審批。具體流程一般是:在項目建設立項階段,由建設單位編制資金平衡方案,明確運行模式,落實項目投資,報請發改部門進行立項審批。如果明確是收費的過江通道,那麼建成後將報請省政府批覆收費年限,收費期限結束,再按照當時國家的收費規定執行。

超載、危化品運輸車輛隧道禁行

確保長江橋樑隧道的安全,是百姓關注的熱點,也是《條例》立法的焦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法制委副主任委員夏德智指出,條例專設了“通行管理”一章,除了規定“五超”車輛“禁止駛入”,還建立了長江橋樑隧道交通通行狀況“實時監測機制”,根據相關要求“提前實施分流管控措施”,防患於未然。《條例》還特別禁止了危化品運輸車輛在長江隧道內通行。

此外,作為中國人民的“爭氣橋”,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除了是一座城市道路橋樑,同時還承載著全國人民的一段歷史記憶,是一件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更是南京的歷史名片。“本次立法,特別關注了長江大橋公路橋的道路特點和文化內涵。”孫宇彤介紹,條例特別規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指導經營管理單位對南京長江大橋公路主橋、引橋、橋頭堡建築、路燈、欄杆開及欄杆浮雕畫、工字堡等文物本體,制定具體保護措施,並向社會公示,對長江大橋進行”嚴格的、全方位”的文物保護。

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