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助力科創企業發展 期待在新材料應用領域取得突破

本報記者 呂江濤

本週,區塊鏈概念的火熱迅速傳導到科創板。其中,福光股份更是在本週前兩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8.17%,成為近期A股市場上區塊鏈概念的明星股。

公開資料顯示,福光股份主要從事軍用特種光學鏡頭及光電系統、民用光學鏡頭、光學元組件等產品科研生產。非定製產品廣泛應用於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物聯網、智能製造等領域,是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安防龍頭企業的主要鏡頭供應商,並與華為、博世、霍尼韋爾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關係。

與區塊鏈扯上關係,是因為在福光股份對外投資中,有一家福建省算域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福光股份出資1500萬元,持股15%。天眼查數據顯示,福建省算域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福建算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5%,為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比特大陸在赴港上市折戟之後,將主業聚焦到了AI算力芯片。目前,比特大陸隨著數字貨幣及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礦機生產廠商。

業內普遍預計,“科創板是區塊鏈的機遇”。在一年前的上海區塊鏈技術協會揭牌儀式暨首屆長三角區塊鏈技術應用論壇上,就正式成立了上海市區塊鏈產業引導基金,基金規模10億元,主打“區塊鏈+科創板”,支持區塊鏈企業上科創板。

北京市法學會互聯網金融法治研究會副會長鬍繼曄表示:“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科創板如果能夠出現未來的騰訊和阿里,我個人估計是區塊鏈類的企業。”

中企港資本集團董事長、區塊鏈工場創始人於小鐳博士也認為,科創板對於區塊鏈行業有兩層利好:其一,區塊鏈行業現在面臨的是國際層面的激烈競爭,設立科創板可以讓具有技術落地應用的優質區塊鏈技術公司通過科創板快速融資,把資本競爭力轉化為技術競爭力;其二,區塊鏈的底層技術與註冊制有許多契合之處,二者可以探索更為先進的場景解決方案,共同為科技創新企業輸送新鮮血液。

而對於科創板重點扶持的六大產業,區塊鏈技術具體可以在哪些領域落地?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區塊鏈在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上的應用前景比較廣闊。

具體到新材料領域,主要包括先進鋼鐵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先進石化化工新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複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及相關技術服務等。

對此,全球金融科技實驗室專家顧問鄭磊博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還沒聽說過有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在新材料領域有落地的項目,但區塊鏈+智能製造成為加快推進落實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製造強國的戰略舉措。智能製造的價值之一就是重塑價值鏈的透明度、靈活性,並能夠更敏捷的應對生產、物流、倉儲、營銷、銷售、售後等環節存在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