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極致的美


素雅,極致的美

文 | 美物計

斟一盞清茶,會兩三老友,

聽一席清曲,約幾局圍棋。

何其詩意,幾多素雅!

莊子說:

“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美"。

古往今來,

素雅一直都是人們高雅的追求。

素雅,極致的美

素雅,是那一片綠竹。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在遍地花開中兀自生長,

一節一節,

既不招蜂,也不引蝶。

鄭板橋曾說:

“凡吾畫竹,無所師承,

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為官多年的鄭板橋,

厭倦了官場上的爾虞我詐,

晚年辭去官職,閒暇在家,

於自家門口栽種一片竹林,

一生以竹為伴。

他在竹林中放一小床。

夏天,在竹林中置一小床。

春天,躺著看書,

夏天,賞竹、嗅竹,

待到秋冬之時,

將竹竿截成小段,

做成窗欞,再糊上白紙。

素雅的植株增添素雅的樂趣。

素雅,極致的美

素雅,是那一碟菜餚。

古時候有個說法:

淡薄之中滋味長,

清茶淡飯顯真章。

清風淡雅,味於自然,

摒棄煙熏火燎的油膩,

不是刻意的粗茶淡飯,

在悄然中返璞歸真。

在知乎上提問:

最素雅的家庭生活是什麼樣子?

有人回答說:

平淡無奇的吃吃喝喝,

看似只有煙火味,

卻把時間留在了家裡,

用素雅的菜餚裝點飲食,

是最素雅的家庭生活,

是能被回憶起來的溫情脈脈。

素雅,極致的美

素雅,是那一身旗袍。

無需瑰麗的色彩,不必過多的渲染,

青白相間淡到極致,又不失風采,

嫻靜淡雅,卻又百看不厭,

在爭奇鬥豔的穿搭中,

自有一股簡單大氣。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當青花瓷與旗袍邂逅相遇,

青花明淨,旗袍優雅,

不知是青花詮釋了旗袍的韻致,

還是旗袍成全了青花的風情,

最終詮釋出一抹妙不可言的素雅。

或是江南雨巷手拿油紙傘的丁香,

默默走近,一身芳香;

或是北方小城斜倚欄干的美嬌娘,

低頭喃語,滿腹書香。

著一身素雅旗袍,

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素雅的衣服勾勒素雅的氣質。

素雅,極致的美

素雅,是那一天的淡妝。

打一個淡淡的底妝,

化一個素雅的妝容,

沒有濃妝豔抹,不是妖嬈嫵媚,

素雅的妝容自有大氣端莊,優雅溫和。

2018年,64歲的趙雅芝曬出自己

在上海外灘參加某活動的照片,

臉上淡妝,淺笑嫣然,

身著淡雅素禮服,

完美詮釋了“美人”這個稱呼。

美,不在於濃妝豔抹,

有時,

素雅的妝容透出優雅的氣質。

素雅,極致的美

素雅,是那一間房屋。

在終南山開闢一間房屋,

遠離鬧市,悠閒自居。

養兩三隻小狗,耕兩三畝農田,

農忙時扛起鋤頭,

體會“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閒暇時登高望遠,

看那青翠的山腳下,

挨著一片片樹林的泥土小屋,

一旁汩汩流淌的小河,

穿過田野流向遠方。

相伴的是清風 、鳥鳴 、犬吠、

無限的陽光和無邊的素雅,

素雅的房屋體驗素雅的生活。

素雅,極致的美

若身居鬧市也無妨,

尋一個素雅的裝飾,

打造獨屬自己的風格,

鬧中取靜,素雅自然。

在窗邊懸一抹白色紗簾,

於窗臺上放一個透明玻璃盞,

再放一盆綠色盆栽。

沒有其他繁瑣的裝飾物,

廳內收拾的素雅整潔,

自拾一份清淨,自有一份意境。

每一處點綴都經得起細細考量,

三三兩兩就將房屋裝飾的素雅自然。

素雅的點綴裝飾素雅的房屋。

素雅,極致的美

素雅,是那一本散文集。

沒有跌宕起伏的兒女情長,

沒有刀光劍影的快意江湖,

淡淡的文字,低沉的訴說,

在清淺的情調中,

訴說素雅的情懷。

明代文學家歸有光在他的

記事散文《項脊軒志》說過一句話: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

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寥寥幾筆就寫盡了歲月的安謐,

淡淡數字道盡了沉靜的美好,

素雅的散文訴說素雅的情懷。

素雅,極致的美

時光匆匆,

我們漫步其中,尋尋覓覓,

不過是在旅途中追尋一抹暖陽。

人生漫漫,

我們置身其中,兜兜轉轉,

也是追尋生命中的素雅罷了。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都應該是你我,

相遇相談、相約相暖的素雅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