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工師傅給我家用“溼鋪法”貼瓷磚,驗收時一半空鼓,怎麼回事啊

新房裝修,瓷磚鋪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瓷磚鋪設,一般有幹鋪和溼鋪兩種方式。不少朋友很傷腦筋,到底幹鋪好還是溼鋪好呢?

今天,大G就來講講這兩種瓷磚鋪貼方法的區別和優缺點,看完之後或許你就明白,哪種鋪磚方式更好。

幹鋪法

幹鋪法簡介:給乾淨的地基表面澆水,然後將乾性水泥與水泥砂漿混合後,把瓷磚放置在砂漿之上,用膠皮錘振實。最後,取下地面磚澆抹水泥漿,放實振平即可。

瓦工師傅給我家用“溼鋪法”貼瓷磚,驗收時一半空鼓,怎麼回事啊

✔優點:地面平整,不易變形,能有效避免地磚在鋪貼過程中出現氣泡、空鼓等現象。

✘缺點:操作複雜,技術含量較高,成本較高。

注意事項:幹鋪時,一定要注意保持地面的溼潤度,必須澆上足夠多的水,嚴格控制砂漿數量。因為水泥是乾性的,對環境要求較高。

適用於:大尺寸的瓷磚鋪設。

溼鋪法

溼鋪法簡介:把乾性水泥砂漿替換成普通水泥砂漿,然後在瓷磚背面塗上一層素水泥,直接貼在鋪平的水泥砂漿上即可。

瓦工師傅給我家用“溼鋪法”貼瓷磚,驗收時一半空鼓,怎麼回事啊

✔優點:操作簡單,施工價格便宜,厚度薄,節省空間。

✘缺點:溼鋪水分過多,容易產生氣泡和空鼓,影響地磚的使用壽命,返工率較高。

注意事項:溼鋪法相對薄一點,對厚度有要求的地方可選擇溼鋪。

適用於:要求不是很精緻的空間,或者馬賽克等小尺寸瓷磚。

幹鋪與溼鋪的區別

1.幹鋪的平整度要比溼鋪容易控制,因為乾性砂漿上的地磚一旦調整好就不易滑動,而溼鋪的砂漿含水較多,施工時調整好的地面有可能被移動;

2.幹鋪砂漿內部水分少,不容易產生空鼓,溼鋪則相反;

瓦工師傅給我家用“溼鋪法”貼瓷磚,驗收時一半空鼓,怎麼回事啊

瓦工師傅給我家用“溼鋪法”貼瓷磚,驗收時一半空鼓,怎麼回事啊

3.在瓷磚鋪貼前,幹鋪法對基層的處理要求比溼鋪法要高,因為幹鋪的砂漿水分少,不充分溼潤基層的話,基層會大量吸收砂漿水分從而導致砂漿與基層粘結不牢固;

4.溼鋪法因砂漿流動性較大,如果基層太厚的話,一次就難找平,必須分兩次施工,也就是溼鋪法施工必須先作找平後再鋪貼地面磚;幹鋪法則不需要。

5.幹鋪和溼鋪只是施工工藝的不同,從整體效果來看,兩者的質量其實差不多,只是針對不同情況作出相應的鋪法。

總結

幹鋪和溼鋪沒有絕對的好壞,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最合適的鋪法即可。現在普遍都是採用地磚幹鋪、牆磚溼鋪的方法。

瓷磚鋪設時,建議大家隨時監工,出現問題時及時與裝修師傅溝通解決。

你家的地磚是幹鋪還是溼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