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彩色照片,你或許沒見過吧?看上去好美,好真實

雖然在明亮月光的映照下,沒能好好欣賞到英仙座流星雨的風采。但你知道嗎,我們熟悉的老面孔——月亮,也可以拍出不一樣的色彩!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拍攝月球表面的細節時只能得到近似黑白的的圖像,而近年來的一些技術讓愛好者們也可以拍出彩色的月球,並揭示出月球表面的一些礦物學特性。

月球彩色照片,你或許沒見過吧?看上去好美,好真實

月球 攝影 / 虞駿

1967年,法國天文學家魯道繪製了一張月面圖,與以往月面圖不同的是,這張圖是有顏色的。魯道細緻觀察了月球上不同位置的顏色,並將這種顏色差異放大著色。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張真彩色的月球手繪圖。在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月球上幾個顏色相對豐富的區域:比如靜海和澄海的顏色存在顯著的差異,柏拉圖環形山和虹灣附近也比較複雜,再有就是阿里斯塔克斯撞擊坑周圍的顏色比較顯著。月球真的可以有顏色嗎?為何我們看上去月球是黑白的呢?

月球為何黑白?

無論如何去看,月球表面總是缺乏顏色的。當我們使用天文望遠鏡去拍攝月球,除了在月升或月落這短暫的時間內,月亮會因大氣的瑞利散射而呈現橙紅色外,正常拍攝的月亮幾乎無一例外,並看不出什麼顏色。阿波羅登月任務在月球表面拍到的照片也同樣沒有鮮豔的色彩,嫦娥探測器拍回的最新照片中色彩也很單調。

這是由於月球表面的岩石並沒有地球上那般豐富,玄武岩、角礫岩是月球上常見的岩石,它們的顏色或黑或灰,或者黑白相間,有些帶有些淡淡的褐色,也就是說顏色區分並不大,所以我們用正常手段去進行拍攝,是無法拍出彩色月球的。現在我們能夠找到的所謂“彩色月球”照片,基本是高度或者其他信息的假彩色圖像。

月球彩色照片,你或許沒見過吧?看上去好美,好真實

1967年,法國天文 學家魯道繪製的彩色月球

全月面彩色圖像的拍攝

那麼業餘月球攝影是否可以將月球原本單調的顏色進行強化區分呢?近幾年一些業餘天文攝影師嘗試了一種彩色月球的拍攝方法,這種方法的根本原則是在保證色彩平衡不變的情況下,加強照片的飽和度,從而將月球的色彩強化。原理簡單,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這種拍攝手法卻並不簡單。首先的問題來自照片的信噪比,如果用普通彩色單反相機進行單次拍攝,得到的照片信噪比不足以進行色彩加強處理,因此需要進行多張疊加。

在實際拍攝中多使用9至16張進行疊加。第二個問題來自於單反相機的照片格式,普通的JPG格式只能記錄8位灰階,RAW模式也只能記錄12-14位灰階,因而在後期處理時會出現灰階和色階的斷裂,相對而言,採用RAW拍攝的後期空間較大。第三個問題來自於白平衡,受到單反相機感光器響應曲線的影響,當進行飽和度增加操作時,白平衡輕微的不準確就會帶來整體的偏色,解決方式一般為在增加飽和度的同時,逐漸調整色彩平衡,讓月面整體儘量處於一種中性灰的狀態。解決了以上三個問題,大多數人可以比較簡單地拍攝到全月面的彩色圖像,然而這並不是這種拍攝方法的終極追求。

月球彩色照片,你或許沒見過吧?看上去好美,好真實

經過色彩增強處理後的全月面圖 攝影 / Pierre

月球細節的多光譜攝影

月球之上,一些地方有著複雜的地質故事,這讓它周圍的礦物分佈產生一定特性。雖然月球礦物的顏色區分輕微,但這種輕微的差異可以通過多光譜攝影揭示出來。所謂多光譜攝影,是指用多箇中等帶寬,或叫較窄帶寬的濾光片對月面同一區域進行成像,因為月面每一種礦物的光譜特性並不相同,所以找到這種礦物的特徵波長,再用對應的濾光片進行拍攝就可以將這種礦物的分佈凸顯出來。

專門拍攝月球多光譜影像的相機被稱為多光譜相機,具有近紅外拍攝的功能,常見的有miniCAM6F等設備,其配套有相應的多枚濾光片,如1008nm近紅外、910nm近紅外、750nm近紅外、415nm可見光等。更長波段的濾光片有時也會使用到,如1250nm、1550nm等,但這需要專業的近紅外相機才能完成,對於業餘月球攝影而言,900nm附近已經是拍攝極限了。

月球彩色照片,你或許沒見過吧?看上去好美,好真實

miniCAM6F 多光譜相機 供圖 / QHYCCD

首先在可見光波段,在415nm和750nm的反差可以很好反應氧化鈦的分佈,而氧化鐵的分佈則需要用750nm和950nm的反差來描述。因此用415nm、750nm和950nm就可以完成簡單的月球礦物分佈的彩色圖像拍攝。另外一些礦物的光譜存在吸收帶,於是採用相應波段的拍攝可以反映這些礦物的分佈,比如玄武岩的吸收帶在950-1000nm,輝長石的吸收帶在950-970nm,橄欖石的吸收帶在1100nm,而月球上常見的斜長巖則在紅外區域沒有明顯的吸收帶。

在獲得了不同波段圖像之後,需要對各個波段進行合成處理,處理方式由兩大類,一類是分通道合成後進行顏色增強,另一類是將不同波段強度比值得出,然後將不同比值進行偽彩色處理,這樣的處理已經屬於利用偽彩色來反應礦物分佈的拍攝法了,與本文所介紹的色彩增強反應月球礦物分佈有所不同,在此不過多介紹。

月球彩色照片,你或許沒見過吧?看上去好美,好真實

不同礦物的光譜響應曲線

月球彩色照片,你或許沒見過吧?看上去好美,好真實

不同通道合成的效果對比 供圖 / Maliński

值得拍攝的月面區域

有了拍攝思路和拍攝技巧,如何選擇月面上合適的位置進行拍攝呢?讓我們回到1967年魯道繪製的月面圖,這張圖給了我們很多啟發,我們首先關注到阿里斯塔克斯環形山周圍。阿里斯塔克斯撞擊坑是月面最為明亮的結構之一,它的顏色也是最為顯著的,撞擊坑周圍的高地呈現明顯的黃色——這幾乎是可以用肉眼覺察到的一處顏色,被稱為“伍德斑”——1922年,伍德發現這個區域的光譜類似於地球上火山噴出的硫磺物質,而撞擊坑周圍的月海區域,則應呈現不明顯的藍色。

月球彩色照片,你或許沒見過吧?看上去好美,好真實

色彩增強之後的阿里斯塔克斯環形山附近 攝影 / Alberto Fernando、José Ribeiro、Filipe Alves

月球彩色照片,你或許沒見過吧?看上去好美,好真實

色彩增強之後的哥白尼環形山 供圖 / maxpho

澄海和靜海這片區域的顏色截然相反,也是拍攝的好目標。靜海呈現藍色,澄海呈現棕黃色,而且靜海中還有一些藍色的區域向澄海延伸。雨海的顏色構成也相對複雜,雨海的東部角落是棕色的,在雨海中還有藍色和棕黃色的斑斑點點。

月球彩色照片,你或許沒見過吧?看上去好美,好真實

色彩增強後的阿里斯塔克斯環形山以及“伍德斑” 供圖 / maxpho

文轉自:漫步宇宙/qqtaik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