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越來越多香港人“受夠了”暴力:法律就是法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0月27日刊登了題為《隨著香港暴力和破壞行為升級,一些抗議活動支持者覺得“受夠了”》的報道,記者為傑茜·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專門為這篇報道配發了一條“編者按”。其中註明:本篇報道中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的香港市民要求匿名,他們擔心因自己的言論而受到攻擊。其中,喬斯要求只用其姓氏,“帕特里克”和“薩拉”為假名。

報道開篇是這樣描述的:在今年夏天的大部分時間裡,25歲的喬斯都是香港抗議活動的支持者。她一直為抗議者辯護——她會說,抗議者是被激怒了,或者是為更偉大的利益而戰。

接著,8月13日的事件發生了。當晚,她驚恐地觀看了直播,當時在香港機場,一群抗議者圍住了一名被其宣稱是便衣警察的男子。他們綁住該男子的手腕,在其看起來失去知覺後對其進行痛打,並對那些請求將該男子送醫的人們大喊大叫。

喬斯說:“我記得當時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看著電視——發生了什麼?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直到那天,我才明白他們在為什麼而戰……我回到自己的房間,坐在那裡,面對牆壁,坐了很久。”

報道稱,在看不到盡頭的情況下,這座城市似乎正在出現新的分裂——除了強硬的抗議者和激烈的反對者之外,現在還有一些搖擺不定的和平抗議支持者及溫和派,他們稱已與暴力劃清界限。

對於騷亂是否越界,抗議者會說,他們還沒有越界,因為他們沒有打死或重傷任何人——如果有的話,他們也認為是警察太過分了。

但自稱為“沉默的大多數”的人們——反對騷亂的人,他們認為,抗議者正在城市各處散播混亂和恐懼,破壞經濟,這不僅影響到他們自己的事業,還讓所有人都陷入了困境。

報道指出,目前尚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屬於“沉默的大多數”,也不清楚他們是否真的佔多數,但這個群體似乎在緩慢壯大——至少在公開場合如此。臉書網站上一個對抗議活動持批評態度的群組在兩個月內聚集了超過12.5萬名成員。

許多人說,不能寬恕抗議者的暴力和破壞行為。他們說,這樣做實際上是替針對任何持有不同觀點的人的暴力行為進行辯護。

26歲的帕特里克說,比破壞本身更險惡的是“對暴力行為的接受態度”。在局勢升級前,他一開始也支持示威者進行和平抗議的權利。

他指責置身事外的人們不應表示“不譴責”——這意味著他們要麼害怕大聲反對這場運動,要麼真的認為暴力是對的。他說,他不知道哪個更糟。

他還說:“我認為這才是可怕的部分——不僅是行為本身,還有人們對這一行為的反應。”

報道指出,一些抗議者為誤傷政治中立的商店以及機場暴徒襲擊事件道歉。但許多人說,這還不夠。

在這群“沉默的大多數”中,他們還談到了一些問題——如果抗議者想要民主,他們為什麼要砸毀自動取款機?破壞地鐵系統與訴求有何關係?

當聽到抗議者給出的理由時——自動取款機屬於中資銀行,抗議者認為地鐵運營商與警方合謀——接受採訪的批評人士認為,這是危言聳聽,會適得其反,或者正如41歲的薩拉所說,就是“愚蠢”。

她說:“他們不該使暴力活動合法化。法律就是法律。你不能傷害別人,也不能破壞政府財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