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全球“夜經濟”,不只是吃好喝好玩好那麼簡單

探訪全球“夜經濟”,不只是吃好喝好玩好那麼簡單

導讀

最近,“夜間經濟”火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地紛紛點亮“夜間模式”,相繼出臺政策措施,打造燈火不熄的不夜城。什麼是“夜間經濟”?作為都市休閒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夜間經濟是指從當日下午6點至次日早上6點發生的經濟文化活動,是推動城市復興、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也是豐富居民生活、展現城市文化底蘊的新平臺。

發展“夜間經濟”,並不只是燈光秀、逛夜市、吃美食這麼簡單,更是對於城市管理與運營的一大考驗。對於不同城市而言,如何突出自身的文化特色,也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舊金山、東京、曼谷等城市以豐富的夜生活聞名於世,這些全球知名的不夜城或許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啟發。

01

美國舊金山:保留經典 推陳出新

探訪全球“夜經濟”,不只是吃好喝好玩好那麼簡單

▲ 舊金山的漁人碼頭

有人說,日光下的城市千篇一律,月光下的城市各自美麗。沒錯,作為美國西海岸的一座文化堡壘,舊金山“多元、前衛、創新”的城市精神在夜幕的燈光下尤為凸顯,流光溢彩的夜生活不僅保留了經典的原汁原味,也因不斷推陳出新而經久不衰。

漁人碼頭是每一個來訪者的必到之處。日落之後,來這裡吹吹海風,逛逛小店,品嚐特色美食,看街頭藝術家一展絕活,各種“小確幸”不期而遇,這樣的“市井浪漫”被世界各地效仿,解鎖了一種新的生活style。

如果說乘巴士觀光車遊車河是一種沉浸式的城市體驗,那麼夜遊“惡魔島”或“珍寶島”則打開另一種模式,讓人們換一個角度看不一樣的燈火。

博物館、現場音樂會、酒吧、劇院是舊金山夜生活的主角。許多博物館定期夜間開放,推出特色節目吸引訪客。

豐富多彩的夜生活不僅是折射舊金山文化的一個魅影,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舊金山的夜間經濟提供了6萬個就業機會,較2010年增長25%,超過整體就業增速;營業額達60億美元,增長43%,稅收8000萬美元,增長45%。舊金山也是整個灣區的休閒娛樂中心,近80%的灣區居民每月會進城數次享受夜生活,夜間經濟貢獻佔比36%。

舊金山的夜生活被視為一個典範,背後卻充滿挑戰。最大的挑戰是地少人多。舊金山只有49平方英里,人口卻高度密集,且仍在不斷湧入。它沒有獨立的娛樂區,住宅和商鋪毗鄰,極易引發彼此衝突。一些地標性娛樂場所因為居民區擴建而永久消失,不少商戶因為噪音投訴被警局約談。一時間“舊金山夜生活已死”的悲觀論調浮出水面。

為拯救這張城市名片,舊金山政府、企業和居民都表現出極大誠意,各自信守承諾,在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和安居之間努力尋求平衡。比如規劃委員會在批准新建項目時會充分考慮潛在的噪音危害,開發商在開工前需出席聽證會,向居民通告場所建設情況,而場所開工12個月後居民不得再發噪音投訴等。

另一大挑戰來自落後的公交系統。一近午夜,各運輸公司便停止運營,而夜間從業者大多是中低收入人群,無力負擔過重的通勤費用。為解決這一困局,舊金山經濟和勞動力發展辦公室、市政交通署2016年攜手奧克蘭、聖馬刁等城市的公交公司,發起“通宵運營”運動,在舊金山、東灣和半島推出20多條夜間公交線路,接駁大多數城鐵站,為夜間工作者提供午夜至凌晨5點的通勤服務,解除後顧之憂。

02

泰國曼谷:發達的旅遊業催生“魅力曼谷”

探訪全球“夜經濟”,不只是吃好喝好玩好那麼簡單

▲ 曼谷街頭

擁有“東方威尼斯”美名的泰國首都曼谷一直以來以“旅遊城市”的形象示人,但其實這座中南半島最大城市、東南亞第二大城市國際化程度非常高,有著重要的經濟地位。曼谷的城市面積超過1568平方公里,大約五分之一的泰國人都常住在大曼谷地區,曼谷貢獻了泰國GDP總量的40%,是泰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貿易、科技、宗教中心。

旅遊業是曼谷的支柱產業之一。根據記者從泰國國家旅遊局查閱到的資料,泰國2018年全年國際遊客逾3800萬人次,領跑東盟十國,其中到曼谷的遊客就佔據了2360萬人次,也就是說超過60%的訪泰遊客都會來曼谷遊玩。眾多的流動遊客及其帶來的“吃喝玩樂”的需求,催生了曼谷活躍的服務行業,也催生了曼谷發達的、全方位的夜間經濟。

調查顯示,2018年曼谷的2360萬國際遊客中,約2000萬是過夜遊客,這一數字領跑全球。漫漫長夜,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自然不會待在酒店中,逛夜市、逛商場、看錶演、泡酒吧,在娛樂至上的“不夜城”曼谷,夜晚有太多事情可做。在眾多遊客心目中,夜幕降臨後的曼谷,才是最有魅力的曼谷。

夜市是曼谷夜生活的招牌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曼谷大大小小的夜市近百個,大部分都會開到零點,其中河濱夜市、拉差達火車夜市、輝煌夜市等人氣最高。夜市是泰國當地人夜生活的傳統,大量的外來遊客也樂於體驗這種隨性自由、以吃喝為主的小市場。

有接地氣的小市場,自然就有高大上的大商場。崇尚消費的泰國人民對於商場購物、消費有著強烈的執念,曼谷的暹羅廣場、尚泰廣場、MBK等大型購物商場永遠人山人海,尤其是在晚上的高峰期,許多餐館都需要排隊預約才能“搶”到一席之地。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刺激夜間消費,曼谷還出現了一些24小時不打烊的商場,主要以餐飲、健身等功能為主。

遊客為曼谷的夜間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各種各樣的“秀場”。作為泰國的宗教、文化中心,曼谷是遊客瞭解泰國的第一站。許多國際遊客來到曼谷,必不可少的“任務”就是看看泰國傳統歌舞等文藝表演,以感受泰國的歷史和風土人情。每到夜晚,曼谷各大劇院便進入了最忙碌的時段。一輛輛大巴將一撥又一撥的世界各地的遊客送到劇院,劇院通常會準備自助晚餐,在飽餐一頓之後遊客們可以盡情欣賞文藝節目,看完表演後再由大巴送回酒店休息。這樣的“一條龍”服務幾乎是各大旅遊團的保留節目,遊客們對此同樣熱情不減。隨著人妖表演在泰國的持續火熱,曼谷的夜間劇場內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妖秀”,深受遊客的歡迎。

除了夜市、商場、劇院、夜場,許多人在曼谷也會選擇吃一頓高檔的頂樓露天晚餐,或是乘船欣賞湄南河的旖旎夜景,抑或是做一次正宗的泰式按摩,一解白天的疲憊,享受美好的夜晚。總之,在夜晚的曼谷,只要人們能想到的消費需求,都可以被滿足。

曼谷發達的夜間經濟,一方面是因為東南亞炎熱的氣候使得人們更願意晚上出門,放鬆白天工作的壓力或者消費享受。另一方面更是因為曼谷國際化旅遊都市的地位帶來了眾多的全球遊客,曼谷也緊抓遊客帶來的機遇,積極發展出各式各樣極具特色的夜間消費場所,完善夜間經濟的種類,擴大夜間經濟的規模,而豐富多彩的夜生活則繼續吸引更多遊客,以此形成良性循環。

03

日本東京:多領域共同刺激“夜間文化”

探訪全球“夜經濟”,不只是吃好喝好玩好那麼簡單

▲ 東京涉谷街頭

日本東京是“夜經濟”發展的先驅。如果說日本人白天在公司裡大多恪盡職守甚至是壓抑自我的話,那麼晚上他們就會扔掉一切思想包袱,流連於各個居酒屋、酒吧、夜店或者卡拉OK,做到完全放飛。東京的生活節奏快,所以“消除壓力”下班去喝幾杯便成為上班族結束一天工作後的“必行功課”。這也就是在飛機上俯瞰東京,不管幾點不管哪個區域都始終燈火通明的原因吧。

夜生活是東京人的必需品,上班族下班了都會在新宿喝一杯,而歐美人往往“霸佔”六本木一帶,年輕人則首選澀谷。澀谷一直是日本流行文化的發祥地,無論白天黑夜,都會聚集大量年輕人或是遊客前來“朝聖”。即便只是在澀谷站前超大十字路口走一走、在“八公像”前合個影,都會非常興奮,畢竟這裡是很多知名電影的取景地。就算是深夜,澀谷站前寫字樓上的大型液晶屏也會不停地播放各種廣告視頻,加之周圍滿是五顏六色的霓虹燈,熱鬧得很容易讓你忘記時間的存在。

澀谷是一片不夜的區域,每年的萬聖節,年輕人聚集在這裡通宵達旦狂歡,規模十分浩大。自2016年起一直到2018年,參與澀谷萬聖節狂歡的人數均超過了100萬人。雖然官方舉辦狂歡的時間只從下午4點到晚上11點,但是狂歡結束後,仍有很多年輕人不願離開,一直狂歡到早上,因此關於澀谷交通堵塞、垃圾亂扔的問題,也成為人們每年關注的話題。

相比白天的人頭攢動,澀谷的夜晚似乎更加躁動,24小時經營的居酒屋、酒吧、卡拉OK比比皆是,而可以聚集大量年輕人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這裡的夜店、Live House確實比較多且有名。值得一提的是,澀谷的夜店很多元化,所以在彰顯個性的年強人眼裡,總能挑到適合自己的店,且時不時會有DJ大咖“空降”,所以這裡每晚都吸引著大量年輕人和歐美遊客。當然還有很多Live House棲身於澀谷,在這些地方看看錶演,也是一種享受。

要是玩得忘了時間,沒有趕上電車怎麼辦?澀谷有很多營業到早上的小店,可以讓你一邊休息,一邊等待早班電車。你會發現,雖然是清晨第一班電車,但往往擠滿了很多剛剛結束“夜生活”回家的人。像澀谷咖啡代名詞的“宇田川咖啡”、店鋪亮晶晶的“Cafe Flamingo”、異域風情濃烈的“Cafe BOHEMIA”和深夜可以做出美觀可口料理的“Risotto Cafe”,都會營業到凌晨五點;而深受廣大“吃貨”喜愛的博多風味拉麵一風堂、24小時營業的海鮮燒烤店磯丸水產等很多連鎖性質的拉麵店、居酒屋也都是營業到早上;而環境舒適可以洗澡的網咖、彙集全球流行曲目的卡拉OK店在澀谷一帶更是不勝枚舉。“夜間文化”不僅刺激了消費,也讓很多人暫時遠離工作壓力,尋找到片刻心靈上的放鬆。

04

法國巴黎:政策扶持激活夜間文藝消費

探訪全球“夜經濟”,不只是吃好喝好玩好那麼簡單

▲ 蓬皮杜當代藝術中心晚間等待入場的觀眾排隊

法國大概是全世界最關注文化消費的國家之一,全民文藝,雅俗共賞。法國人的夜生活,除了朋友家人聚會下館子、去酒吧,或是年輕人泡夜店,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看電影、看戲劇、聽音樂劇、參加文化沙龍、去美術館聽講座等等,品類豐富,大眾小眾口味兼顧。而對小眾藝術的重視,恰恰奠定了法國全民審美高起點的基調,也是法國人對自己的文化如此驕傲的原因。

巴黎是世界上電影屏幕最多的城市之一,法國人也頗為熱愛電影。根據法國國家影視動畫中心統計,2017年法國擁有歐洲人數最高的電影觀眾,每個法國人平均每年看3.3場電影,遠高於英國、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根據統計,雖然2016年至2017年法國人看電影的總次數有所下降,從2.13億下降到2.09億次,但在文藝和實驗電影領域,2017年的票房反而有1200萬歐元的同比增長。顯然,近兩年小眾品類的藝術電影在法國觀眾中重新斬獲了市場份額。

藝術電影能夠在法國長盛不衰,源自法國政府的文化政策及稅制支持。以電影行業為例,法國可能是全世界對小眾藝術電影最為友善的市場之一,因為法國實行電影資助制度。從1948年以來,法國國家影視動畫中心可以從每張售出的電影票(7-14歐元)中抽取12%的稅金,用來支持藝術電影的製作、宣傳和發佈。即便美國大片要進入法國市場,也必須將票房的12%交給法國政府,這樣就為藝術電影建立了強有力的財政保證。

除電影外,法國人的文化夜生活形式還涉及戲劇、歌劇、音樂劇、藝術講座等,形式豐富無比。只要看看巴黎地鐵站那些大幅的集體戲劇廣告,就知道這一領域有多麼活躍。從庸俗喜劇到經典莫里哀,從荒誕派再到當代實驗戲劇,各類風格應有盡有,滿足不同需要的大眾與小眾喜好。至於經典的大型劇院,如巴黎歌劇院、巴士底歌劇院,則以古典戲劇、歌劇和芭蕾舞劇為主,吸引主流人群。

除戲劇表演外,各大美術館和博物館往往會在白天的日常展覽結束後,開設晚間的主題講座或研討會,邀請文化藝術領域的名人和藝術家普及藝術知識、發起公共討論。盧浮宮就常年為大眾開設晚間藝術史講座,專供平時忙於朝九晚五的白領們做業餘知識補充。蓬皮杜藝術中心則時常開設免費的現當代藝術主題討論會,邀請哲學、文學、社科領域的前沿人物,帶領現場觀眾一起創造性地解讀當今世界的各類問題,如和平、環境保護等。

法國的夜間文化藝術消費如此活躍,也歸功於國家在文化市場領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調整作用,通過維護文化藝術多樣性的政策和藝術贊助抵稅制度,激活這一市場的原動力。在法國,企業和個人可以通過購買藝術品或者贊助受到認可的文化藝術非營利機構,抵消一部分需要繳納的稅款,由此形成財富和文化生產的良性循環。舉例來說,在法國,藝術家和作家都享有優惠的納稅模式,抵消他們不穩定收入情況帶來的風險;普通的法國居民可以通過收藏在世藝術家的作品減免稅務,企業也可以通過收藏或贊助藝術文化創作,在當年或未來四年減免與藝術產品價格等同的稅收,同時積累社會聲譽,可謂名利雙收。此外,在法國,從1970年開始,新戲劇上演可以減免增值稅,這裡的戲劇包括話劇、音樂劇和舞蹈劇,也包括翻新後首演的經典戲劇等。

法國人能享受如此豐富的文化夜生活,顯然與國家的文化多樣性扶持政策及稅收制度緊密相關。沒有政策支持,文化藝術領域的活力無法充分激活,純市場導向的文化產業很容易傷害本土文化的創造力。相反,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勵下,民眾也有機會接觸真正高質量的文化產品,有助於塑造整體國民的審美能力,這無疑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05

韓國首爾:政府多措並舉 力促夜間消費

探訪全球“夜經濟”,不只是吃好喝好玩好那麼簡單

▲ 韓國“夜貓子夜市”

韓國首爾是一座不夜城,每當夜幕降臨,其他地方開始入眠之時,首爾的喧鬧才剛剛開始。午夜時分,街道商鋪依舊是車水馬龍、燈火通明,人們三五成群、呼朋喚友,形成了韓國夜生活獨特的一景。

眾所周知,韓國加班文化盛行。韓國最大就業網站Jobkorea統計數據顯示,韓國上班族每週平均工作時間達50小時,日均工作時間約10小時。而白天努力工作賺錢,晚上花錢解壓已經成為不少上班族生活的真實寫照,他們也成為了韓國“夜間消費”的主力軍。

為了緩解上班期間高度緊繃的神經,韓國上班族們喜歡下班後小酌幾杯或是逛街血拼,以此來洗去一天的疲憊。對韓國上班族來說,這些與白天的工作、生活同樣重要。

順應上班族的需求,營業到凌晨到餐館和酒吧隨處可見,大型超市運營到夜間11至12點,便利店都是24小時營業,汗蒸房、卡拉OK、網吧、遊戲廳、電影院等娛樂場所大部分也是通宵營業。

此外,韓國的時尚中心、潮人聚集地——東大門更是憑藉獨特的夜間經營方式,大大帶動了經濟效益,成為了最具人氣的韓國購物中心。東大門一帶的商場一般都是從中午開始通宵營業至次日凌晨5點,整夜燈火輝煌,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和買手前來感受通宵購物帶來的樂趣。

其實,韓國夜間消費的發展也不過10餘年時間。1997年外匯危機後,為了應對韓國國內消費萎縮,韓國政府管制改革委員會於1999年3月下令完全解除深夜營業的禁令。至此,韓國商家才可以完全自由地在夜間進行營業活動。近幾年,為了振興萎靡的經濟,韓國各地方政府在城市核心商圈舉辦各類夜間活動,以促進民眾夜間消費。

首爾市政府從2015年起,在汝矣島漢江公園、盤浦漢江公園、東大門、清溪川等地舉辦“夜貓子夜市”。每週五至週六晚間18點起至24點間,首爾市民和遊客們可以在夜市上看到形形色色的移動餐車和商鋪,在享受美食和購物的同時欣賞漢江和清溪川的美景。這樣“零距離”體驗首爾夜晚魅力的夜間活動受到了民眾的追捧。據統計,2018年,“夜貓子夜市”共計接待了近430萬人次,共有189輛餐車、317組商家參與其中,總銷售額達到11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044萬元)。

06

英國倫敦:夜間地鐵助力打造“24小時城市”

探訪全球“夜經濟”,不只是吃好喝好玩好那麼簡單

▲ 倫敦的電影院

當英國的夜間來臨,人們總會選擇去酒吧或俱樂部喝一杯,在倫敦街頭你經常可以看到許多人拿著杯子站在酒吧門前交談。英國酒吧的歷史起源於羅馬時期的酒館。現在英國各地擁有超過五萬個酒吧。在英國許多地區,特別是在鄉村,酒吧是當地社交活動的中心,提供桌遊、飛鏢機,以及投影和電視等供觀看足球比賽。塞繆爾·皮普斯曾形容英式酒吧是英格蘭的心臟。

倫敦的夜生活也散發著濃郁的文化味,其戲劇發展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莎士比亞創作了大量深入人心的作品,戲劇開始由尋找觀眾變為在固定場所演出吸引觀眾。倫敦西區(London's West End)是世界著名的戲劇中心之一,也是英國戲劇界的代名詞。倫敦市中心的這一劇院區就集中了40多家劇院,每一家都有自己的保留節目,包括《歌劇魅影》、《獅子王》、《悲慘世界》、《戰馬》等等。有些劇院還會編排一些由當代電影改編的劇目。這些戲劇或歌舞劇除了在每週有一天休息、有兩場下午場之外,都會在晚間七點半正式開演。每當夜幕降臨,就會看到倫敦不同劇院門口排起了長隊。

作為老牌的國際城市,英國倫敦非常擅長全方面自我推廣以實現經濟的增長。根據“倫敦24小時經濟”報告顯示,近年來倫敦推出夜間地鐵服務對經濟影響巨大。

倫敦的24小時經濟蓬勃發展,整個倫敦及各個行業的企業都在整夜工作,為城市和國家帶來就業和繁榮。2014年,倫敦夜間經濟為英國經濟貢獻了177億英鎊至263億英鎊的總增值(GVA),其經濟活動直接支持72.3萬個工作崗位,相當於倫敦八分之一的崗位。商家不僅包括酒店和餐館、藝術和娛樂,還包括物流、管理支持服務、科技、零售、修理以及信息通信等各個行業。

倫敦夜間地鐵在每週五和週六運行,主要在倫敦市中心地區的144個站臺開放,約每10分鐘一班。安保及工作人員與白天無異,費用與非高峰時段相同。其他線路在未來也將陸續開通。

2017年,倫敦市長薩迪克·汗發起了他的倫敦願景,將倫敦打造為24小時的城市。他推出了一系列原則是建立倫敦夜間文化來滿足所有倫敦本地人和遊客的需求。原則包括:促進各種形式的文化和休閒——不僅是酒吧和俱樂部,而是為各種年齡和興趣的人們提供廣泛的活動;吸引投資和旅遊;適當延長營業時間;確保居民、遊客和夜間工作人員的安全和福利;與自治市和警方攜手合作,在倫敦建立平衡和可持續的夜間活動。

07

澳大利亞:夜間經濟欠發達 正處於上升階段

探訪全球“夜經濟”,不只是吃好喝好玩好那麼簡單

▲ 悉尼夜景

印象中的都市多為不夜城。華燈初上,人們放下白日的忙碌,在夜晚享受一刻放鬆。夜間經濟也為當地繁榮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然而與眾多發達地區或城市相比,澳大利亞的夜間經濟並不發達,尚有許多發展空間。

澳大利亞德勤經濟研究所2019年2月發佈的數據指出,澳大利亞夜間經濟產值佔澳大利亞總經濟產值的3.8%,遠低於英國的6%。以悉尼為例,由於夜間經濟欠發達,悉尼每年錯失約160億澳元。

澳媒指出,2014年出臺的禁酒令削弱了悉尼夜間經濟的活力。禁酒令的頒發是為減少與飲酒相關的暴力事件發生,改善悉尼市中心及周邊一些區域的安全狀況。而德勤報告認為,夜間經濟遠不止酒吧和俱樂部,藝術、文化、零售、娛樂等一系列行業都應在夜間得到發展。報告稱,充滿活力的夜間經濟應該為商人和城市居民提供許多機會,包括24小時的健身房和超市、經營到深夜的藝術畫廊,以及購物和交通選擇。

當前,澳大利亞各級政府已經逐漸意識到發展夜間經濟的重要性。自2017年9月以來,悉尼市政府已斥資100多萬澳元,以“夜間經濟多樣化獎助金”和“現場音樂與表演獎助金”兩項撥款形式,扶持了50多家企業在夜晚進行經營活動。今年5月9日,悉尼市政府宣佈對市內商家、店鋪、餐飲等場所推行全新夜間營業時長條例,有些調整為24小時不間斷經營,以打造悉尼不夜城,這是近十年來的最大一次調整。此外,悉尼市還成立了夜間經營行業協會。

悉尼市長克羅芙·摩爾表示,夜間經濟的發展決定了悉尼的未來,本次整改是基於全市居民、商家和遊客的呼聲進行的。

數據顯示,悉尼目前每年夜間經濟活動價值270億澳元,並創造了超過23萬個就業崗位。此外,截至2018年9月,堪培拉的夜間經濟在過去八年內增長了8.3億澳元,其中5.72億來自餐飲業。墨爾本的夜間經濟總量在2016至2017財年間增長了7%,就業增長率為7.4%。澳大利亞的夜間經濟正在努力成為一個不斷擴大的經濟驅動力。

監製/任帥

主編/黎晶

來源/綜合人民網 央視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