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點攤的江湖

早點攤的江湖

深秋的清晨,比汽車尾氣更早喚醒城市的是早點攤上騰起的氤氳。攤主們起早貪黑的拉開了架勢,做好了對付早起匆忙人群的準備,迎來送往已成常態,嬉笑怒罵再也激不起心中任何一絲波瀾。做早點的、吃早飯的,同樣是為生活奔波,誰也不會真的把誰放在心上。

人生如武俠江湖,雖沒有快意恩仇的打打殺殺,但絕不少你來我往的明爭暗奪。我們每天睜開眼、出了門,踏足江湖遇到的第一位江湖故人便是早點攤了。

早點攤的江湖

沒有門臉的早點攤像是一個勁裝簡胄的俠士,招式快捷,身手不凡。往往你剛剛掃完支付碼,他的神功以運到了八重天,剩下最後兩重餘地是為你考慮:煎餅加不加辣,燒餅要不要鹹。買賣雙方話題不多,基本圍繞著早點展開,甚少閒言碎語。彼此都是江湖匆匆客,何必叨叨訴衷腸。你來我往套路打完,你繼續你的江湖路,我依然重複著眼花繚亂:“下一位客官,煎餅加不加辣,燒餅要不要鹹……”

這樣的江湖路數為我所不喜。流動早點攤雖然有江湖的爽利,但沒有江湖的溫情。乾脆利索的清冷顯然更適合時代的發展,可總有一些人與此格格不入,在他們的眼中,不坐下來吃的早點都是糊弄,不踏實吃的早飯才是生活的偶然。倒不是他們跟不上時代,而是他們更憧憬江湖的淡然。

早點攤的江湖

北方小城的固定早點攤分為兩種:一種是搭著帳篷,廚具皆為露天所置,桌椅板凳具可摺疊,擺開來痛快,收攤時簡單;另一種是有自己的店鋪門面,已經進化為小飯館,可依舊執著的將桌椅放在門外,似乎只有這樣才算是在江湖上亮出了刀劍,配的上自己武林人士的身份。

我一直以為,這座城市的早點攤之所以無論冬夏都願意在馬路邊展露頭角,並不是什麼經營策略,而是遠去的遊牧風俗留給歲月最後的彪悍。試想,在最冷的季節,室外溫度零下十幾、二十幾攝氏度,一群老少爺們穿著羽絨服,帶著棉帽子,哆哆嗦嗦的摘下皮手套,端起一碗熱氣騰騰的混沌、炸豆腐湯、豆腐腦,唏哩呼嚕的把這口熱氣吞下,中間不可停歇。此等神功路數的一氣呵成,讓人不禁大為感嘆。吃喝完畢,套上手套,連嘴巴都不抹一下,拋下幾顆“碎銀子”轉身便走,端的是江湖好漢的做派。早點攤主也習慣了人們的灑脫,錢盒子就放在一邊,顧客們自己放錢自己找錢,他看都不會多看一眼。江湖同道,為了銀錢,不談銀錢。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受的了早點攤擺在露天。風塵雨雪,終會敗壞食興,擾的人難以下嚥。坐在店鋪裡面吃早點,就成為了這類人的首選。雖然早點搬進了屋,可人們還是習慣於把它叫做早點攤。混跡江湖最重要的是名號,一旦形成共識便難以更改,“早點攤”亦是如此。

屋子裡吃早點的也大致分為兩類人:一類是江湖少俠們,母親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在家中為他們做早點,只好和孩子一起來到早點鋪子,兩個肉包,一碗雞蛋湯,既填飽了肚子,又能防止少俠們為了零食、玩具而餓著肚子省下早點錢。另一類是工作自在,生活逍遙的江湖高手,他們業已擺脫了時間的束縛,不用再擁擠於晨時的車水馬龍間。早點於他們而言,是最放鬆的時光,他們不用在觥籌交錯時阿諛奉承,也不用推杯換盞間考慮利益交換。作為江湖老手,所有的防備和不自在都可以在早餐時放下,享受江湖難得的平靜。

早點攤的江湖

還有一種浪蕩在早點攤江湖中的武林中人,便如吾輩。輾轉於流動早點攤和固定早點攤,遊離在室外和室內之間。看上去似是江湖遊俠,武林浪子,實是在江湖中疲於奔命,身不由己。我們這一類,只要有選擇吃早點的方式喝機會,會毫不猶豫的去尋找江湖中最難能可貴的東西-情懷。

吃個早點也要情懷,看上去真是矯揉造作,實際上是紅塵間的無奈。幸好,在早點攤的江湖中,一定可以覓得一處得我心的處所:或在樓下;或在小區門外;又或者需要驅車數里,是舊居故里的習慣所在。

這樣的早點攤,一定是在屋子裡的。江湖漂泊,只有頭上有瓦、地上有磚才能讓人心可以安放。在寒風凌冽的早晨,撥開油漬斑駁的棉門簾,進得屋中,老闆稍一抬頭,道一句:“來啦?”便再無問候。你需要自己搬凳子,找位置,拿盤碟,夾鹹菜,剛剛坐定,老闆再問:“今天吃別的?還是一碗餛飩?”回答:“餛飩。”老闆熟練的拿出提前包好的餛飩,點火起鍋,將餛飩一股腦倒入,回頭在碗中配起料來,不用你言語,少加蝦皮,多添香菜,煮熟的餛飩和水倒入,香氣瞬間被潑灑而出,埋頭便吃將起來。待到你用長把勺子細嚼慢嚥的吃完,老闆馬上扔過來一支菸,吞雲吐霧的打開了話匣子,不問名利,只問近幾日為何不來。

這時的早點鋪子像極了江湖百曉生的居所,老闆會告訴你某某食客兒子結婚,某某食客出門雲遊……全然不顧你是否能把他們一一對號入座,自且自說的十分愉快。你也不是沒有說話的機會,見縫插針的說說新聞軼事,自己生活、工作的不痛快。甚至兩人說了半天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也絕無違和之感。江湖人說江湖事,江湖事在談笑間。

早點攤的江湖也有規矩。無論是食客之間還是和老闆閒聊,千萬不要有顯擺的表現。誰要是高聲談論自家的孩子如何優秀,自己的買賣何等規模,自己的身價怎樣豐厚,瞬間就會被孤立,成為真正的自說自話,老闆起身找事去忙,顧客低頭不語專心吃飯,待到你自感無趣悻悻離開,早點攤才會再次熱鬧起來。

早點攤的江湖

早點攤的江湖,喧鬧中有著平靜,吵雜中藏著淡然。不管你是蕭峰郭靖,還是嶽不群左冷禪,來到早點攤,一隻碗,一副筷,都得面對面吃著,眼對眼看著,不存在互相鄙視,亦沒有敵對狀態。老闆在人群中穿梭,手腳麻利,步履輕盈,當為武林至尊,讓形色各異的江湖中人都可坐下來。你看那眾人裡,有繫著紅領巾的射鵰少年,也有內力深厚的耄耋老人,亦有脖帶大金鍊子的咋呼之徒,卻不見誰吃個早點一言不合動起手來。都挺累,都挺忙,都想有個美好的一天。於是,不著急的讓著著急走的,沒開車的先緊著開車不方便停的,江湖上難得的風輕雲淡。

說起早點攤老闆的記憶力也堪稱一代豪傑,數人乃至十數人要的什麼,加什麼東西只需說上一遍,就能熟記於胸。如此功力,非一朝一夕可以習得,也非我等可以窺視。江湖上安身立命,誰都需要點本事。所以說,江湖裡真正的“高手”不是掉下懸崖奇遇非凡立等可取,而是在時間的磨礪中將神功化為平淡,把歲月當做平凡。

也許,早點攤的江湖,才是江湖本來的樣子。


請關注風舞鷹翎,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