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报晓,一唱雄鸡天下白——看,那只鸡竟然活了!丨聚镁Art0X

古人认为:鸡有“五德”。头戴冠,文也;足博距,舞也;见食相呼,义也;遇敌敢斗,勇也;守夜思晨,信也。“鸡”与“吉”谐音,因此又被视为吉祥之禽。即使到了现代,寓意”吉“的鸡,代表吉祥如意,也是画家不可少的题材之一。金鸡报晓,一唱雄鸡天下白。公鸡威武勇猛的形象,总是给人于一种无畏向前的振奋感。也正是有了金鸡的报晓,才有了一天新的开始。

金鸡报晓,一唱雄鸡天下白——看,那只鸡竟然活了!丨聚镁Art0X

( 苏三秋 --- 金鸡报晓 )

在中国国画中鸡的题材有着大吉大利、雄鸡报捷、金鸡迎春、鸡鸣富贵、闻鸡起舞等等,受历代国画画家喜爱的。国画公鸡图气质典雅,公鸡是花鸟画中常见的题材,家居客厅或中堂挂一幅国画公鸡图,能够让主人的气质日益凸显出来,不仅如此,也能带给人吉利、吉祥的好征兆。

金鸡报晓,一唱雄鸡天下白——看,那只鸡竟然活了!丨聚镁Art0X

( 赵少俨---雄鸡一声天下白 )

虽然家鸡在中国艺术世界中很早就已出现,但它们往往以“子母鸡”的形象寓意多子与安乐,并没有占据“鸡画”的主要空间。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源自红原鸡的家鸡品种一直与其他雉科物种分享着古代画家的喜爱。家鸡(无论是公鸡,还是鸡群)开始占据“鸡画”主流,或许要与明清两代对耕地、林地的开发结合起来看待。随着荒野的减少,那些未曾驯化的锦鸡、白鹇渐渐远离了画家的视线,归隐到更遥远的山林。而鹧鸪、鹌鹑的驯化、养殖,则同样让它们失去了野性的自由。

也正因于此,那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赳赳雄鸡,终于站立到了清代画家的笔端。在张熊、任伯年等海派先驱的带领下,成为了“鸡画”的主力军。从清代中期开始,我们已经很难听到“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的鹧鸪声了,也难见到白鹇飞上树梢头的优雅身影。这对那些身怀绝技,却只能以家鸡遣怀的画家们,或许是一种遗憾。

金鸡报晓,一唱雄鸡天下白——看,那只鸡竟然活了!丨聚镁Art0X

( 苏三秋 --- 鸡栖凤巢 )

在今天,在聚镁艺术平台里我们感受到了艺术家的笔下,再次体验到那种各种雉科野禽惊起的慌张,再次从荒野中低愁婉转的啁啾声里,感受到许多世纪前古代诗人们被鹧鸪天笼罩的感叹。

看完以上聚镁艺术小编作出的分享,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国画中鸡的历史内容,请关注和登录聚镁Art0X公众号和聚镁Art0X APP观看吧。

欢迎大家下载聚镁Art0X“App,和小编一起聊聊艺术圈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