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心性文明是达到了宇宙实相的唯一文明

从文明诞生以来,人类就对神奇的宇宙充满敬畏和迷惑,千方百计地探索着宇宙背后的秘密,所用的方式方法也是各种各样,有宗教式的,有哲学式的,有文学式的等等不一而足,最成功的似乎是科学,科学解开了大量的宇宙秘密,但离了解宇宙的最终实相还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科学尚未成功,还需继续努力"。

科学到现在成功破解了诸多的宇宙之迷,所取得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就以最前瞻的量子力学来看,有两个方面颠覆了人类以前的认知。

中华心性文明是达到了宇宙实相的唯一文明

一是现在我们发现,我们认知的物质,仅仅是这个宇宙的5%。没有任何联系的二个量子,可以如神一般的发生纠缠。也就是说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5%,另外所谓的暗物质,竞然多达95%,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这和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圆地方相比,我们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像。"世界如此未知,人类如此愚昧"。

二是按照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客观物理实验的结果是由主观意识决定的,就是说人类意识的参与,打破了世界是物质的经典结论。这和佛法中的"三界唯心,万法为识"是不是有些异曲同工的味道。

本来在科学的实践中,人类是本着客观的立场去开展研究的,但量子力学的发展却把意识给引入进来,使人类丧失了这种客观的立场,遇到了绕不过去的意识的障碍,故爱因斯坦感叹地道,难道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吗?

有两个公案可供人以思考,一是爱因斯坦在谈到量子意识时疑惑地说,"月亮难道只有我在回头看它的时候才存在吗"?二是众弟子向王阳明请教"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王阳明回答:"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看看这两个公案有什么异同?

中华心性文明是达到了宇宙实相的唯一文明

这实际就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截断不同的两条道路,西方文明认为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身外或者说是心外。中华文明认为人要解决的问题在身内或者说是在心内。

解决身外问题的西方文明走的是格物的道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去格一个个具体事物的理,确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直到如今遇到了绕不开的意识难题。而解决心内问题的中华文明无赫赫之战功,认为人类的问题在心不在物,直指人心教我们如何修身养性,如何进道修德,如何宁静致远。儒释道三家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心的问题,好多问题似乎于心的关系不大,可量子力学的发展证明了物质与意识是息息相关的,关健问题是抓住心之本体,只有解决了心之本体的问题,才是从根本上、从终极上解决了问题,除此之外别无他路,要有也是旁门左道。

那我大中华解决没解决这心的本体问题呢?当然解决了,所以才说中华心性文明是达到了宇宙实相的唯一文明。何以证明?中国禅宗的兴旺发达就是证明,禅宗史每一位明心见性、开悟心性的禅师都是见证了本体、达到了实相、彻证了心源的圣者,唐朝的六祖慧能大师、明朝的憨山德清大师、近现代的虚云大师都是这样的人。

就以慧能大师来说,其出生是一个大字不识、砍柴卖柴的樵夫,因听人念《金刚经》而心中有悟,就跑去亲近五祖弘忍大师,并在五祖的点化下而大彻大悟,这一下所表现出的智慧就不同凡响,所讲佛法都从心体上自然流露而出,而不是意识思想的传授或无聊知识的堆积,传下了汉传佛教中唯一以"经"来命名的经典《六祖坛经》。到此谁还能说他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樵夫,如不是彻底证道之人谁能如此?

到如今,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试乎有殊途同归的迹象,要想往前行,就要排除意识的干拢。有意识在就做不到真正的客观,只有排除意识之干扰才能达到绝对之客观,但想排除意识之干扰却是不易。

中华心性文明是达到了宇宙实相的唯一文明

在佛家看来,这却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一直以来做的就是这个功夫。佛法中不但有意识,称之为第六意识,这只是浮在表面上的意识,还有第七识意根,意根才是真正强大的意识,在西方也称为潜意识,但潜意识也只是意根的一部分。真正做主的是第七识意根,第六识要受第七识的支配或主宰,比如说你今天第六意识知道应该6点起床去看书学习,可心里就是懒得不想起,这决定起不起的就是第七识,因为第六意识早就决定到点起床,起不起的来看第七识。

那怎样才能排除意识之干扰呢?无论第六识还是第七识,佛法统统称之为妄想,因为一落入妄想分辨,禅师称之为"鬼窟里做活计",就与本性不相应了,离本体就远了。这时就需要"禅定"了,也就是常说的"宁静致远"了,要静下来,静到无意,静到无心,才是"无意之中是真意",在无心无意中本体才能显露出来,才是真意。所以要走"戒定慧"的道路,以戒生定,以定生慧,以慧证体,这是达到宇宙实相唯一正确的道路,除此无他路可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