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腎虛要拍打這個穴位,黃帝內經就有記載,國醫大師也曾推薦

國醫大師推薦拍打法防治腎病

治療腎虛要拍打這個穴位,黃帝內經就有記載,國醫大師也曾推薦

我國首屆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鄧鐵濤鄧老,在他親自主審的《中醫簡便廉驗治法》一書中,介紹了一種防治腎病的自我拍打按摩法。

選取委中、委陽、合陽三個穴位,以拍雙膕窩至邪出。邪出後,腎病可轉愈。但還是應堅持每天拍打,每日堅持1次,每次各拍打150下,見到皮膚潮紅即可。

鄧老認為此法在臨床實踐中證實其實際效果十分確切,凡是腎系統疾病均療效甚好。

治療腎虛要拍打這個穴位,黃帝內經就有記載,國醫大師也曾推薦

特別對於有自慰習慣的青少年,腎氣受損較為嚴重,在拍打雙膕窩時均及時清除邪氣。並建議在施治後期每次可用溫灸石溫治患者雙腎俞、八髎及雙膕窩,幫助其徹底痊癒。

為什麼選穴委中?

委中穴又名膕中、郄中和血郄,屬於足太陽膀胱經,具有涼血瀉熱和舒筋活絡的作用。

委中穴是治療腰背部疾病的常用特效穴位之一,位於膕窩中央,膕橫紋中點處,股二頭肌鍵與半健肌肌腱中間。被歷代醫家所重視。

治療腎虛要拍打這個穴位,黃帝內經就有記載,國醫大師也曾推薦

《黃帝內經》中的《靈樞·邪客》記載:“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意思是說,左右腿的膕窩,是腎臟藏邪的所在之處。

《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刺腰痛篇第四十一》記載:“解脈令人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善恐,刺解脈,在郄中結絡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見赤血而已。”記錄了針刺委中穴放血治療腰痛的方法。

在古代,拍打委中穴屬於道家所推崇的“拍八虛”(八虛指的是“兩肘”“兩腋”“兩髀”“兩膕”)的養生術,其中的拍兩膕與今天所要說的委中穴密切相關。

治療腎虛要拍打這個穴位,黃帝內經就有記載,國醫大師也曾推薦

到了,明代徐鳳《針灸大全》的四總穴歌中,“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其中,“腰背委中求”高度總結了委中的作用,流傳至今。

如何腰背委中求?

腎虛的患者(如何判斷腎虛?李醫生這兩篇文章有講: ),特別是生活中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痠痛者,可用拇指按壓兩側委中穴以通暢腰背氣血、振奮膀胱經的活力。

治療腎虛要拍打這個穴位,黃帝內經就有記載,國醫大師也曾推薦

還可以“以指代針”按揉委中穴,力度以稍感痠痛為宜,一按一鬆連續操作,一般可連續按揉 30 次左右,按壓力度可逐漸加大,使患者有麻脹感向足底部放射為佳。或者兩手握拳,有節律的叩擊委中穴。

通過這些操作可以明顯減輕腰背痠痛,達到保健腎臟的作用。

除此之外,李醫生的文章 介紹了其他補腎填精的養生方法,都提供給您參考。

治療腎虛要拍打這個穴位,黃帝內經就有記載,國醫大師也曾推薦

最後

歡迎訂閱李醫生親自編寫的《中醫體質狀態養生手冊》,調理腎虛、氣虛、脾虛等不良體質,聽聽李醫生怎麼說。

此外,李醫生致力於中醫泛娛樂科普工作,編寫了《大明星小舌象》專欄,收集了碧昂絲、鄧超、張學友、宋仲基、宋慧喬等大牌明星的舌象,進行體質狀態分析,適合對中醫感興趣的年輕人訂閱。

感謝您對李醫生的支持~

治療腎虛要拍打這個穴位,黃帝內經就有記載,國醫大師也曾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