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手術後復發和轉移怎麼辦?如何提高肝癌的長期生存?

我國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發病率一直較高,每年新發肝癌的病例數量穩居世界首位,佔全世界每年新發病例數的一半以上。國內統計2015年肝癌的發病人數已超過46萬人,列所有惡性腫瘤的第4位,死亡人數則列所有惡性腫瘤的第3位(如下圖)。對於肝癌患者而言,手術徹底移除或破壞腫瘤(包括肝部分切除、肝移植、部分小肝癌可選擇消融)無疑是根治的機會,但很多肝癌患者在手術後仍然面臨著復發和轉移的風險,那麼我麼到底該怎麼面對這樣的問題呢?

肝癌手術後復發和轉移怎麼辦?如何提高肝癌的長期生存?

2015年肝癌發病情況

從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伴隨著手術技術提高,肝癌手術治療後的生存率獲得明顯提高,但90年代後的20年時間,儘管診斷、治療、手術技術等均有進一步的改善,但肝癌患者的總體生存情況卻不再像以前那樣有明顯進步了,原因在於治療肝癌的藥物太少了;可喜的是,從第一個有效治療肝癌的靶向藥物出現以後的10年時間,不斷湧現出新的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等新方法,又再次將肝癌的總體療效,特別是晚期肝癌的療效較之前有了顯著提高。

肝癌手術後復發和轉移怎麼辦?如何提高肝癌的長期生存?

肝癌治療歷程從局部治療向綜合治療發展

HCC術後如何防止復發和轉移策略之一

——早期發現並正確診斷是提高肝癌療效的關鍵

要想顯著提高肝癌的總體療效,早期發現至關重要,由於肝癌起病隱匿,早期症狀沒有或不典型,如果因身體已經出現不適後才來就診,肝癌往往已經發展到中晚期,勢必影響肝癌的治療效果,因此一直以來都強調對於肝癌的高危人群進行肝癌篩查。

肝癌手術後復發和轉移怎麼辦?如何提高肝癌的長期生存?

如果不做早期篩查,臨床診斷的肝癌大多數為中晚期

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感染者、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長期嗜酒、嚴重脂肪肝、長期接觸致癌物如黃麴黴毒素、以及肝癌家族史者。

檢查的項目應包括:腫瘤標記物(AFP、CA19-9、CEA)、腹部B超、肝功能、病毒學指標(乙肝五項、乙肝DNA定量),如果可疑肝臟佔位,需要進一步做增強CT或MRI檢查,必要時可以選擇組織穿刺活檢。

HCC術後如何防止復發和轉移策略之二

——規範化、個體化治療是提高肝癌療效的根本保證

越早發現的肝癌,手術治療效果就越好,而規範化治療在提高肝癌整體療效中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不規範的治療,不徹底的治療,都會影響到肝癌的治療效果。分期治療、個體化治療是指針對不同肝癌患者採取最佳治療手段,這樣才能爭取愈或儘量多的延長肝癌患者的生命。在這一方面,國家已經有了明確《診療規範》可以用來參考指導臨床。

肝癌手術後復發和轉移怎麼辦?如何提高肝癌的長期生存?

2019版診療指南在路上

我國肝癌具有自己的特點,臨床分期和診療指南不能照搬國外的標準,那麼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肝癌最新臨床分期和診療流程圖(如下圖)。

肝癌手術後復發和轉移怎麼辦?如何提高肝癌的長期生存?

2017版中國肝癌分期

按照這個中國肝癌分期,對於肝臟儲備功能良好的Ia期、Ib期和IIa期肝癌是手術切除的首選適應證,儘管有以往研究顯示對於直徑≤3cm肝癌,切除和射頻消融療效無差異,但最近的研究顯示外科切除的遠期療效還是要優於消融治療;在部分IIb期和IIIa期肝癌病人中,手術切除有可能獲得比其他治療方式更好的效果,但需更為謹慎的術前評估;對於多發性肝癌,相關研究顯示,在滿足手術安全性的條件下,腫瘤數目≤3枚的多發性肝癌病人可能從手術獲益;若腫瘤數目>3枚,即使已手術切除,在多數情況下其療效也並不優於TACE等非手術治療,這個時候就要慎重選擇手術了。

HCC術後如何防止復發和轉移策略之三

——術後定期檢查以早期發現復發和轉移

肝癌手術後復發風險較高,而肝癌復發和轉移的常見部位包括:肝內,其次為肺、骨、腹腔淋巴結、靜脈癌栓、腦等,其中肝臟內的復發和血管侵犯最常見,手術後的半年-1年屬於復發的最危險階段,因此強調要定期規範檢查,以期早發現、早治療,很多人都忽視這個問題,再次強調:

在手術後一定要主動進行定期複查和後續輔助治療,復發後的腫瘤治療原則和初次診斷肝癌的治療原則基本相近。

肝癌手術後復發和轉移怎麼辦?如何提高肝癌的長期生存?

肝癌患者在接受手術後的第1-2年,應每間隔1-2個月複查1次,檢查項目包括腫瘤標記物(AFP、CA19-9、CEA)、腹部B超、肝功能等,如有病毒感染也應檢查病毒感染狀態;每半年做增強CT或MRI檢查;手術後第3年後,每間隔2-3個月複查1次,檢查項目同前;還需警惕腫瘤發生肝外轉移的可能,應半年做1次胸片檢查,如果懷疑有骨轉移時應作同位素骨掃描。

HCC術後如何防止復發和轉移策略之四

——系統治療聯合局部治療,提高臨床獲益

肝癌患者要想獲得長期生存,絕對不是隻靠手術或只靠藥物,而是多種治療手段的合理聯合使用,全身治療的重要性越來越大。

肝癌手術後復發和轉移怎麼辦?如何提高肝癌的長期生存?

介入治療是經肝動脈插管化療栓塞(TACE),可以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早期發現肝臟微小轉移病灶,並通過栓塞來切斷腫瘤的血供,為後續治療提供幫助;另一方面將化療藥物進行肝臟局部灌注,提高抗腫瘤藥物的有效性並減少藥物副作用,推薦將其用在肝癌手術後的預防。

肝癌手術後復發和轉移怎麼辦?如何提高肝癌的長期生存?

介入治療是肝癌非手術治療的最重要手段

消融可用於複發性肝癌的再次根治性治療手段,也是創傷較小的局部治療方法之一。

肝癌手術後復發和轉移怎麼辦?如何提高肝癌的長期生存?

病毒感染相關肝癌術後的抗病毒治療必不可少,大量臨床與實驗研究均表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僅與肝癌的發生密切相關,與術後復發亦存在相關性。積極抗病毒治療在延緩肝纖維化發展、保護肝功能的同時,可以降低肝癌術後複發率。HBV相關肝癌患者術後應長期使用抗病毒藥物,目的是將HBV的複製抑制至最低水平,對於腫瘤的復發也有很大意義,同時避免由於乙肝病毒活化影響肝臟功能,影響後續治療的進行。

肝癌手術後復發和轉移怎麼辦?如何提高肝癌的長期生存?

抗病毒治療在肝炎病毒治療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靶向藥物治療HCC應運而生,目前針對肝癌的靶點藥物主要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抑制藥物、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拮抗藥、多靶點酪氨酸酶抑制劑、PI3K/Akt/mTOR信號通路、肝細胞生長因子受體(Met)抑制劑、TGFβ受體抑制劑等。目前以免疫治療為核心的多種治療模式綜合使用的臨床試驗,已經在肝癌治療領域廣泛開展,很多臨床試驗的結果令人鼓舞。

結語:肝癌的預防其實更為重要

兩千多年前,我國的《黃帝內經》就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而對於肝癌三級預防中的一級預防就是預防各種肝癌易感因素:

1、控制病毒感染和進展:我國已經把乙肝疫苗列為兒童計劃免疫內容,預防乙肝,在某種程度上說也預防了肝癌發生;對於已感染乙肝病毒且處於慢性肝炎者,採用恰當的抗病毒治療,也可減少肝癌的發生;

2、限制酒精:尤其奉勸慢性乙肝患者,不能繼續飲酒了,肝炎病毒和酒精損害的雙管齊下,肝臟早晚就要徹底罷工了;

3、改善生活習慣:不吃黴變食物、積極治療脂肪肝、規律健康飲食、適當身體鍛鍊、提高機體抵抗力,徹底遠離腫瘤的侵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