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巨嬰同事:你是來上班的,不是來上託管班的

致巨嬰同事:你是來上班的,不是來上託管班的

週末和一位HR朋友吃飯,兩個人飯沒吃多少,倒是聽朋友吐槽了一頓飯的時間。

HR朋友公司最近在秋招,不少應屆生來面試。面試時,面試官會例循問一些常見問題,比如一些專業性崗位,會問面試者是否有相關能力。

這個時候就能看到職場雞湯學氾濫的後果了,面對這種面試常見問題,多數面試者的答案都是“我不會,但我可以學”

HR朋友告訴我,每次聽見這句話,她都在旁邊拼命抑制住自己想翻白眼的心。而最讓她無語的是,這個答案裡還有那麼幾個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

當然了,可以預見的結果是,一般說出這句話的,十個人裡面有十個會被淘汰。

不過HR朋友公司對待初出茅廬的小朋友們還是相當友好的,面試結束後還會對小朋友們說:“好的,您可以回去等我們的消息哦~”

致巨婴同事:你是来上班的,不是来上托管班的

一個很不想承認的事實是,這句話,我曾經也說過。

那時候我剛畢業,去一家地產公司應聘策劃。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問我清不清楚策展流程,我當時腦子一抽風,照實表示“我不太清楚,但是我可以進公司慢慢學”。

我還沒來得及進一步表達我的好學精神,就被面試官劈頭蓋臉地給教訓了一頓。面試官的話我到現在還記得挺清楚的:

“我們是公司不是學校,很抱歉我們沒有能給你學習的時間,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可以直接上手的員工。”

最後的結果自然不言而喻。我當時很不服,回來跟朋友抱怨:“我當然知道要有經驗,問題是你們給著應屆生的工資妄想招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員工,想得倒挺美?”

致巨婴同事:你是来上班的,不是来上托管班的

後來工作後,經歷了職場的磋磨。回頭想想面試官也沒有錯。在這個90後平均7個月就辭職的年代,哪家公司能允許你有時間去成長。

萬一你“學習”到一半就開溜,公司不僅要重新招人,還要倒貼給你“學費”。再者,即使你想學,還要專業的老員工來教你?活都幹不完,哪有時間來照顧你?

為了更多員工的身心健康,公司也只能從源頭上扼殺了職場巨嬰的存在。

畢竟,職場巨嬰從來都令人聞風喪膽。

想想,作為一個員工,誰想後面跟個每天問你“怎麼啦?怎麼弄?誰能教教我啊?”的新同事。本來是給自己工作減負的,最後耽誤自己工作進度不說,還每天都遊走在心態爆炸的邊緣。

職場巨嬰都有什麼樣的特徵?

幹活挑肥揀瘦,期待被照顧,生怕被累及;

遇到一點問題,立馬問同事,視百度為無物;

拖延症晚期,要交的文件總是拖了又拖;

雖然是成年的年紀,但是心理還停留在嬰兒階段,碰見一點困難就像向外界發出“怎麼辦”的求救信號。這也間接性的導致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員工,上班的同時還要兼職保育員,負責教會大齡嬰兒的職場生存之道。

環顧一下職場,巨嬰真的太多了。

某朋友之前公司的一位實習生。第一天帶著爸爸來入職,HR幫忙安排好座位以後,實習生爸爸拿著抹布跑動跑西幫忙擦桌子,實習生妹妹拿著材料在旁邊觀看。

這一幕讓朋友以及同事歎為觀止:原來上班還可以帶家長

致巨婴同事:你是来上班的,不是来上托管班的

聽完這段故事,我在腦海裡盤算了一下讓我媽跟我去上班的可能性,我猜我媽會給我倆耳刮子的可能性比較大。

去年,一則控訴職場冷漠的長漫畫很火。一位職場新人,用圖畫形式記錄了自己為期5天的實習生經歷。

在實習的她覺得被周圍同事忽視,因此發了長圖吐槽自己在公司受到的“不公待遇”。令她覺得不舒服的地方主要有四點:

同事吃飯不叫上她,感慨人心冷漠;

同事買奶茶的時候,沒有主動幫點一份;

在吃下午茶的時候,同事沒有主動叫她去吃;

作為實習生,連門卡都沒有,有一天甚至被關在了公司。

作為職場新人,這種思維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習慣了學生時代食道相通一起吃飯的生活,很多人初入職場難免都會感受到同事不同於同學的“冷漠”。

但她不知道的是,這種希望得到所有人關注,理所應當覺得大家應該照顧她的思維,是職場人都討厭的“職場巨嬰”思維。

看完這段經歷,我好想搖著女生吶喊:螞蟻競走十年了,你清醒一點,你上的是班,不是託管班

致巨婴同事:你是来上班的,不是来上托管班的

職場不比學校,每個人來上班都是為了生活,完成工作才是大家的首要任務,哪有人有時間和精力去關心你的情緒。

如果來上班還要時刻注意同事的情緒,那我就要懷疑我來應聘的是不是幼教了。

職場巨嬰之所以成為職場人人避之不及的存在,正是因為,上班已經夠累了,誰還想多出一份帶孩子的兼職?

在此也勸告職場萌新們,可千萬不要在職場說出“我不會,我可以學”這種話了,說出這句話之前請大家先思考一個問題:你們交學費了嗎?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