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許秀華

玩瘋了教研總監、少兒科普作家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碩士。16歲男孩貓先生的媽媽,多年科技記者,醫學記者,科普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員,《生命世界》等多本少兒科普雜誌撰稿人。著有少兒科普書《超級農業》、孕產期保健科普書《媽媽寶貝愛妻錄》、《盧良恕院士傳》等。

前一陣,海淀黃莊突然被一些自媒體大號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成為了全國中小學家長趨之若鶩的聖地。今天,我也想來說說海淀黃莊,這個我上大學、居住和至今在這裡工作的地方。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上個好大學,畢業後找到好工作,有個好薪水,開啟幸福美好人生,也都真心希望孩子過得比我們好!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而我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的平均水平有多遠?孩子的高考成績離海淀黃莊走到頭,路東路西那兩所大學(北大、清華)有多遠?這是全中國家長們共同關心的問題。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在北京的教育圈,幾所中學名校校長都是網紅,他們的一些教育觀點也被口口相傳。比如,幾年前,江湖上傳說人大附中的老校長劉彭芝女士喜歡這樣的孩子:動手能力強,想象力豐富,眼睛亮亮的

真假無從核實,但是,幾年前,我應楊煥明院士邀請,到深圳參加一個科學傳播領域的會議。人大附中的老校長劉彭芝的會議報告安排我的前面,在上午場。她一口氣說了一個小時,像一位炫耀孩子的父母一樣,介紹她經歷的一些學生,把每個學生都誇成一朵花,透露出老師對本校學生濃濃的喜愛。

她誇獎的這類孩子,應該也是每位父母心心念唸的。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比起成績,綜合素質更重要

死拼高考成績,或許能讓孩子進中關村北大街盡頭的北大、清華。但是,人生能走多遠,能到達多高的目標,是靠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決定的。綜合素質包括什麼:作為基礎的健康,更上一層的毅力和態度,再上一層的技能和水平。

在我兒子貓先生小升初的時候,清某附的龍班和人某附的早培班,家長們趨之若鶩。家長圈子裡流行著一個段子:為了讓孩子進這倆個班,豁出去了,哪怕孩子“加兩圈”,也在所不惜。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什麼叫做加兩圈?眼鏡加一圈,近視度數深了!腰圍加一圈,孩子肥胖了!這兩圈值得嗎?不值得!

因為,應試教育的重點在高考,贏在高中,才是真正贏。而在高中階段,不管男孩女孩,都有相當數量孩子,成績異軍突起,從中等生一躍為優等生,名列前茅。所以,我們要贏在高中,贏在應試教育的終點。在心儀的大學裡,開啟人生的新起點。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為什麼這些孩子能夠異軍突起,贏得最後的勝利?這是因為高中課程和初中課程、小學課程在思維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更強調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強調孩子對數理化的理解能力。

身為高中生的家長,學校以及教育機構反饋過來的高考信息源源不斷。新高考,新改革,語數英,數理化,史地政,不管你學文學理,靠死記硬背得高分,越來越難了。改革首先從北京開始,慢慢地全國各地也要開始適應這種考知識面、考理解力、考綜合素質的新型高考形式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我們玩瘋了群裡家長們的娃娃,不管身處祖國何處,他們都是幼兒園或者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長大的時候,正好這套新高考在全國普及。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給孩子們打造好邏輯思維能力,打造好文理堅固的知識面,打造好深度廣度俱佳的科學思維。

我們的孩子,怎麼辦?

身居祖國各地的家長,總是好奇,我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的平均水平有多遠?作為海淀黃莊中學生的家長,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海淀黃莊的孩子不僅在忙於應試,也在搞素質教育。

海淀區科研院所、高校眾多,中小學都會組織孩子們參觀實驗室,到大學研究所做些力所能及的課題,邀請科學家到學校做講座,還會組織孩子們野外實習,觀察植物動物天文。

這是北京得天獨厚的首都環境決定的。這些孩子知識面廣,對事情理解深入,還有很好的同伴效應作為外在激勵。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中國科學院“公眾開放日”,

所有科研院所向熱愛科學的青少、兒童開放。

玩瘋了受邀在現場向小朋友展示科學的魅力。

那麼,不在海淀黃莊怎麼辦?千萬別焦慮。寫這篇文章不是想販賣焦慮,我們給您解決方案。孩子要贏得高考,就要適應高考新形勢,新變化。

玩瘋了精心打造的大科學課程體系,

跨地域,時間靈活,

把最高水平的科學思維啟蒙送到家。

一、磨刀不誤砍柴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把孩子的大腦塑造好,以後學啥都靈。

學齡前和小學低年級時,孩子學業任務沒有那麼重,一定要抓緊時間,幫助孩子打好邏輯思維和理性思維的基礎,讓孩子的大腦做好今後應對繁重功課的準備。

一個聰明的大腦是學業成功的神經基礎。在兒童期大腦可塑性強,我們不要錯過孩子大腦智慧發展的最佳時期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二、好的教育應順應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

《白板》是斯蒂芬·平克的名著,這位平克,大家可以人肉他一下,看看是哪個重量級的認知科學家。他認為,孩子出生時,大腦並不是白板一塊,而是自帶操作系統,好的教育不是和這套操作系統擰著幹,而應是順應這條操作系統。

所以玩瘋了科學課程有幾大特點:

1、能動手就絕不吵吵

我們特別強調孩子的實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比如方大手的實驗,很多小朋友都看過,非常想動手試試。這下機會來了,整套科學課,都配有實驗材料包。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2、順應孩子興趣

孩子們都喜歡看動畫,所以科學原理,我們基本上都用動畫來展示,絕不會出現老師口乾舌燥地講,孩子興味索然聽這種情況。我們的科學大課直播課堂,孩子們從來都是歡呼雀躍,高度專注,積極投入的。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3、跨學科融合

把課程都編成故事,升級打怪,價值觀很正派。

數學和語文打通,科學和古詩詞打通,不僅講科學,還講“古詩詞裡的科學”。這是玩瘋了科學課的特色,把海淀黃莊,把清華、北大、中科院高水平的科學教育送到全國孩子們當中。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4、孩子喜歡啥形式,我們講課就是啥形式

說一千道一萬,衡量教育效果只有一個

金標準:把我的孩子教會。教會我的孩子,這就是家長的心聲,家長們應該都贊同吧?

科學思維直播大課,60節課程,每節30分鐘,專為學齡前和小學低年級孩子打造,直接對標高中物理化生的STEAM直播課程。

也許有家長會疑惑,那麼小,講高中物理,能懂嗎?來看上過課的家長怎麼說: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我的孩子,離海淀黃莊有多遠?

就在本週四

線上直播體驗課開課

讓孩子跟我們一起

開啟一場別樣的科學之旅

感受不一樣的科學體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