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炒房,80後炒股,90後炒幣,00後炒鞋...你在炒什麼?

70後炒房,80後炒股,90後炒幣,00後炒鞋...你在炒什麼?

70後炒房,80後炒股,90後炒幣,00後炒鞋...你在炒什麼?
70後炒房,80後炒股,90後炒幣,00後炒鞋...你在炒什麼?

限量鞋款、盲盒、手辦

樂高積木、lo裙、漢服

… …

最近一段時間

一些原本普通的商品

逐漸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性

成為一種所謂的

“社交貨幣”

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

椰子發售當天,天津某鞋店門口早早的排起了長隊

萬物皆可炒

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

消費者人群畫像

如果說比幣圈更瘋狂的炒鞋市場,是在消費“直男”購買力,盲盒就是女生們欲罷不能的玩具。去年近20萬消費者在盲盒花費超兩萬元,最硬核的一年壕擲百萬。和鞋圈一樣,盲盒手辦小眾出圈,甚至有了金融屬性,被當作理財產品一樣炒賣。

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

“球鞋一面牆,堪比一套房”、“炒盲盒賺首付”、“買到轉手就賺了600%”的造富“神話”讓市場越來越瘋狂,“炒貨”行為也受到網民關注。

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

70後炒房,80後炒股,90後炒幣,00後炒鞋。真是萬物皆可炒,萬物皆可“潮”。

“炒貨”行為不可取

你喜歡Yeezy,我中意AJ;你喜歡Baby兔熊,我“長草”泡泡瑪特……只要經濟條件允許,為自己的愛好買單當然無傷大雅。可是,當某種物品被冠上“炒”的前綴時,其本身的價值往往就會被數不盡的金錢和慾望、喧譁與騷動所掩蓋。“25歲炒鞋月入百萬”“炒盲盒最高可賺 40 倍”“Baby家的限定兔熊已經被炒到上萬了”……光是看看這樣的新聞標題,就不禁讓人想起一句話——事情正在起變化。

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

幻想“一夜暴富”的浮躁之風不可取。許多跟風炒作者不是不明白,自己所做的跟賭博相差無幾,但在利益的誘惑面前,總是有人心存僥倖,總以為在“風口”上快進快出、見好就收,就能借機撈一把。在一場場泡沫狂歡中,每個人都希望別人是“韭菜”,都希望雷爆在別人手中。殊不知,越是這樣想,越容易成為資本案板上的魚肉。股神巴菲特就曾講過這麼一句話:“好比打牌,如果你在玩了一陣子後還看不出這場牌局裡的凱子是誰,那麼這個凱子肯定就是你。”

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

上帝欲使其滅亡

必先讓其瘋狂

每一種投機的背後

總有深深的套路

無論什麼時候

珍愛生命 遠離套路

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

團團小貼士:總之,只有迴歸初心、以人為本,把潮流文化留給真正喜歡它的人,讓“鞋穿不炒”“娃玩不炒”成為消費者的共識,才能構建起健康、理性的消費市場和交易環境,大家能更輕鬆愉悅地“買買買”。

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

新的一週

讓我們一起學習

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
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

- THE END -

-2019/10/25-

校對:黃攀、鄭璐茜

審核:唐佳

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你在炒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