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刊:為了活著要什麼臉皮!科學家首次記錄下細菌「脫皮」的耐藥全過程,為了生存,細菌竟然敢於扒掉自己的一層皮丨科學大發現

面對抗生素的圍剿,細菌為了生存真是太拼了。

近日,來自英國頂級學府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Katarzyna Mickiewicz和Jeff Errington發現[1],人尿液中引起疾病的大腸桿菌,為了躲避抗生素的追殺,竟然能輕易地轉化成沒有細胞壁的L型細菌,讓青黴素等靶向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完全失去作用

要知道,細菌體內的滲透壓可達到20-25個大氣壓,在細胞壁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很快就會因過度吸水脹破死亡。青黴素等就是依靠這個原理殺死細菌的。

《自然》子刊:为了活着要什么脸皮!科学家首次记录下细菌「脱皮」的耐药全过程,为了生存,细菌竟然敢于扒掉自己的一层皮丨科学大发现

左:接連破裂的細菌 右:正常生長的細菌

不過,巧就巧在,尿液非常特殊,幾乎和細菌的細胞質是等滲的

細菌:“為了活命,我連細胞壁都不要了,我看你咋搞我。”

抗生素:“小賊,要不是因為尿液的高滲環境保護著你,你的小命早沒了。”

讓研究人員沒有想到的是,L型細菌能輕鬆挺過抗生素治療週期(一般5-14天),而且一旦抗生素撤離,L型細菌能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分裂出有細胞壁的細菌,恢復往日活力,導致感染復發

此外,在本研究中,科學家們還用視頻記錄下了細菌在L型和有壁型之間的轉換過程。證明了細菌變成L型是一種耐藥,導致疾病復發的方式。

《自然》子刊:为了活着要什么脸皮!科学家首次记录下细菌「脱皮」的耐药全过程,为了生存,细菌竟然敢于扒掉自己的一层皮丨科学大发现

Katarzyna Mickiewicz在實驗室(www.ncl.ac.uk)

實際上,L型細菌發現的並不晚。就在弗萊明發現青黴素的7年之後,德國生物學家Emmy Klieneberger-Nobel在英國Lister研究所研究念珠狀鏈桿菌時,第一次看到細胞壁缺陷型細菌(L型細菌的名字來自於Lister研究所的首字母)。在當時的認知條件下,Klieneberger-Nobel的震驚程度可想而知。

Klieneberger-Nobel:“沒有了細胞壁的保護,L型細菌怎麼還能存活而不炸裂?”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由於常用的細菌培養基是低滲的,因此不可能獲得L型細菌。不過,只要使用等滲培養基,就可以通過多種方法誘導出L型細菌,例如溶解細胞壁的溶菌酶,和青黴素等抑制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

不過這種沒有細胞壁的L型細菌對細菌的生長繁殖有什麼作用,一直沒有定論。有科學家認為L型細菌廢了,沒啥致病能力;也有科學家認為,沒準兒這就是細菌的一個耐藥機制呢?但是都沒啥直接的有力證據。

《自然》子刊:为了活着要什么脸皮!科学家首次记录下细菌「脱皮」的耐药全过程,为了生存,细菌竟然敢于扒掉自己的一层皮丨科学大发现

在高滲條件下,抗生素處理,細菌失去細胞壁變圓,形成L型細菌

其實,大家之所以對這個問題爭論不休,主要問題還是研究的比較少,沒有被重視起來,沒有認真地往耐藥方向想。

長期以來,對於耐藥,有兩個主流認知:一個是產生耐藥基因了;另一個是產生了微生物持留菌[2,3]。這個微生物持留菌引起的復發和因耐藥引起的復發還不一樣。

微生物持留菌是細菌的一種特殊形態,可以說是,當外界的環境條件不適宜細菌生存時(例如抗生素治療),有一小部分細菌會改變細胞狀態,悄咪咪地蟄伏在一些細胞中長久地休眠,等抗生素打擊期過去之後,重新出來活躍,導致感染復發。

有了這兩個認知,就很少有人把L型細菌當回事兒。

《自然》子刊:为了活着要什么脸皮!科学家首次记录下细菌「脱皮」的耐药全过程,为了生存,细菌竟然敢于扒掉自己的一层皮丨科学大发现

在低滲條件下,抗生素處理,細菌失去細胞壁,膨脹,炸了~

微生物學家Jeff Errington把這個問題當做他的研究重點。去年,Errington團隊在《細胞》雜誌上發文稱,在某些生理條件下,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產生的溶菌酶,實際上對細菌起到了保護作用[4]。因為,溶菌酶破壞了細菌的細胞壁,讓靶向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沒了用武之地。

為了進一步探索抗生素與L型細菌之間的關係,以及L型細菌與耐藥之間的關係,Errington和Mickiewicz打算從尿路感染入手。

尿路感染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疾病,美國估計每年要在這個疾病上花費16億美元[5]。

其實不僅僅是美國患者受這個疾病的困擾。在全球範圍內,尿路感染每年影響著全球1.5億人,即使是接受抗生素治療,也仍30-50%的患者在治療之後會復發[6]。

《自然》子刊:为了活着要什么脸皮!科学家首次记录下细菌「脱皮」的耐药全过程,为了生存,细菌竟然敢于扒掉自己的一层皮丨科学大发现

該圖片由Gerd Altmann在Pixabay上發佈

Mickiewicz分析了30位複發性尿路感染患者[7]的尿液樣本,她發現只有一個患者的尿液中沒有L型大腸桿菌,其他的患者都有。而且他們還用一些方法證實,他們看到的L型物體確實是細菌,而不是人的細胞產生的囊泡等物質。粗略估計的話,每毫升尿液中有100到10000個L型細菌

體外實驗顯示,在抑制細胞壁生成的抗生素存在的條件下,如果培養基對L型細菌沒有滲透保護作用,在2.5小時之內,細菌都膨脹、裂解死光光;如果在滲透保護的培養基中,大約經過3個小時,L型細菌就出現了

如果想證明L型細菌是感染反覆發作的原因,就必須得證明L型細菌確實能轉化成有細胞壁的細菌。Mickiewicz不僅證實了這一點,而且還用視頻記錄下了L型細菌,分裂增殖出正常細菌的全過程。在體外的條件下,整個過程大約需要40分鐘左右

《自然》子刊:为了活着要什么脸皮!科学家首次记录下细菌「脱皮」的耐药全过程,为了生存,细菌竟然敢于扒掉自己的一层皮丨科学大发现

撤除環境中的抗生素之後,L型細菌繁殖出有壁正常細菌

最後研究人員還在斑馬魚體內觀察了L型細菌轉化成有壁細菌的過程。從研究人員將L型細菌注射到斑馬魚體內開始算起,20個小時後取樣能檢測到有壁細菌的存在。而且他們還在斑馬魚體內觀察到了,在抗生素的處理下細菌變成L型細菌的過程。

總的來說,這個研究表明,除了其他的耐藥機制之外,

L型細菌也是一個耐藥途徑,而且無需基因變異,便可以通過丟棄細胞壁在抗生素治療期間頑強存活。更為重要的是,一旦撤出環境中的抗生素,這些L型細菌很快就會繁殖出一堆正常的有壁細菌出來

研究人員認為,要想治好一些複雜的反覆感染,靶向細胞壁的抗生素要與其他類型的抗生素組合使用。

*我看完這個論文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果尿路感染的患者在接受靶向細胞壁的抗生素治療期間,每天都大量飲水,會不會有輔助治療的功效(我不知道,我瞎猜的哈

《自然》子刊:为了活着要什么脸皮!科学家首次记录下细菌「脱皮」的耐药全过程,为了生存,细菌竟然敢于扒掉自己的一层皮丨科学大发现

)。

最後,我要說的是:你以為微生物就這麼點兒本事嗎?如果是這樣,那你就真的是“拿豆包不當乾糧”了。

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人體微生物的數量幾乎與人體細胞一樣多。這些看上去非常不起眼的小東西,與人類的多種疾病有關,從普通的感染和炎症,到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是癌症,都有一股神秘的來自微生物的力量在背後操縱著

今年奇點編輯部傾力打造的音頻內容《醫學趨勢50講》,裡面有5節課是關於人體微生物的,我們希望通過這5節課,幫助大家認清影響人類健康的這幫小東西。歡迎大家前去試聽~~

全體奇點糕嘔心瀝血嘔心瀝血嘔心瀝血打造的重磅音頻課程《醫學趨勢50講》終於上線了。我們一口氣幫你同步了全球醫學前沿領域最重磅的進展。只需500分鐘,讓你徹底搞懂最重磅的醫學前沿進展。

課程亮點如下:

1、全面:一網打盡最重磅的醫學前沿進展。

在這套《醫學趨勢50講》中,我們囊括了免疫治療、幹細胞、微生物、人工智能、二代測序,抗癌新藥研發等15個重要的前沿領域,幫你將全球最頂尖的科研成果一舉收入囊中。

2、緊跟趨勢:幫你無縫同步全球認知。

奇點跨學科專業知識團隊,依靠強大的自有數據庫系統,每天跟蹤全球3000多本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期刊,實時把握醫學前沿科技最強勁的脈搏。和全球認知同步,你不需要費心費力,我們把全球脈動送到你的耳邊。

3、有趣易懂:不用絞盡腦汁,就能理解全球醫學頂尖難題。

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論文往往晦澀難懂,再加上語言的隔閡,導致很多人對此望而卻步。這一次,我們幫你把艱深晦澀的前沿學術調製成清新爽口的科學小品,讓你在享受科學之美的同時,輕輕鬆鬆理解醫學頂尖難題。和全球最聰明的大腦思考同樣的問題,你也可以。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購買這套超值的音頻課程。兩人拼團即可享有超值優惠價格。

《自然》子刊:为了活着要什么脸皮!科学家首次记录下细菌「脱皮」的耐药全过程,为了生存,细菌竟然敢于扒掉自己的一层皮丨科学大发现

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們知識服務的品質,歡迎您添加奇點主編的微信,隨時交流課程感想。

《自然》子刊:为了活着要什么脸皮!科学家首次记录下细菌「脱皮」的耐药全过程,为了生存,细菌竟然敢于扒掉自己的一层皮丨科学大发现

[1].Mickiewicz K M, Kawai Y, Drage L, et al. Possible role of L-form switching in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1): 1-9.

[2].Jorgensen I, Seed P C. How to make it in the urinary tract: a tutorial by Escherichia coli[J]. PLoS pathogens, 2012, 8(10): e1002907.

[3].Maisonneuve E, Gerdes K.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bacterial persisters[J]. Cell, 2014, 157(3): 539-548.

[4].Kawai Y, Mickiewicz K, Errington J. Lysozyme counteracts β-lactam antibiotics by promoting the emergence of L-form bacteria[J]. Cell, 2018, 172(5): 1038-1049. e10.

[5].Simmering J E, Tang F, Cavanaugh J E, et al. The increase in hospitalizations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nd the associated co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8–2011[C]//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4(1).

[6].Foxman B.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syndromes: occurrence, recurrence, bacteriology, risk factors, and disease burden[J].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4, 28(1): 1-13.

[7].Drage L K L, Robson W, Mowbray C, et al. Elevated urine IL-10 concentrations associate with Escherichia coli persistence in older patients susceptible to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J]. Immunity & Ageing, 2019, 16(1): 1-11.

《自然》子刊:为了活着要什么脸皮!科学家首次记录下细菌「脱皮」的耐药全过程,为了生存,细菌竟然敢于扒掉自己的一层皮丨科学大发现

本文作者 | BioTalk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