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領導找去談工作問題,卻無內容可聊?牢記3點,有談資,漲工資

在職場,和領導談話很日常,首當其衝的問題可能就是“說說工作的問題吧”。

理解問題不難,其實就是展開工作的“自我反思”,但是怎麼回答卻愁壞了一眾職場人。

說多了,感覺自己特沒價值;說少了,又怕領導覺得自己沒眼色,意識不到錯誤。當然,還有甚者,部分職場人可能壓根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麼。

為什麼會造成領導一提“工作自我反思”,職場人就“言之無語”的現象呢?

被領導找去談工作問題,卻無內容可聊?牢記3點,有談資,漲工資

平時自我反思少,自我安慰多

“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這是胡適先生創作的《差不多先生傳》中的一句話,主要是諷刺當時中國社會那些處事不認真的人。從“處事不認真”到“處世不認真”,諷刺許許多多的“差不多先生”就這樣渾渾噩噩的度過了一生。

而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職場。在職場中,有部分職場人心態擺不正,覺得反正是給人打工者,差不多就行。於是會偷換概念,時刻進行“自我安慰”而非“自我反思”安心於“還行”和“差不多”。

自我反思可以讓人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現狀,特別是工作的不足。而自我安慰則屬於一種非常典型的心理暗示,導致很多職場人滿足於當下“尚可”的成績而發現不了問題,產生不了思考,因此和領導談話,也就不知道該說什麼。

被領導找去談工作問題,卻無內容可聊?牢記3點,有談資,漲工資

掉入“偷懶、推卸責任”慣性思維陷阱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處於“工作鏈”中的一環。平時風平浪靜,總是高舉“勤勞勤奮,工作是責任”的旗幟,但是一旦工作負擔大,或者出現問題或者有疏忽,很多職場人可能就會習慣性推卸責任,找藉口偷懶,讓自己“獨善其身”。

“偷懶、推卸責任”是人性,更是職場中的慣性思維,大多數職場人都容易誤入陷阱,可一成為習慣,不僅平時會覺得自己很“完美”而疏於分析問題和努力,年末或者日常和領導談話、反思工作問題時,不僅會無話可說,即便有說的,可能也會非常容易變成“吐槽同事大會”,因此而得罪人。

“工作反思拖延症”是慢性毒藥

平時及時進行工作自我反思,才會發現工作中的不足和自己欠缺的能力。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真正去實施的職場人,數量並不多。

一個項目中發現了問題,可是因為緊接著有其他工作,將該項目的反思工作延遲,再或者本計劃是每天反思工作,結果拖成每週、每月、一季度……久而久之,想要反思的內容,早已經忘了。

在職場,人人都忙。可有時忙是一個狀態,有時候,忙是“工作反思拖延症”的一個“藉口”。

被領導找去談工作問題,卻無內容可聊?牢記3點,有談資,漲工資

那麼,如何做到跟領導溝通,反思工作時,自己有“談資”呢?

1.擺正心態,精益求精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為何發出這種感嘆,還不主要覺得看的太少,不知道的太多?

工作也是一樣,當你遇到的問題越多,你越會發現你需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自然也就會勤思考、勤總結。與此同時,對工作中的細節問題保持敏感神經,包括自己遇到的,也包括同事工作發生的,為我所用,可以大大提升工作處理能力和水平。

雖然說上班是給別人打工,可何嘗不是為了自己而拼搏呢?

對待工作,盡職盡責,儘自己最大的能力、最大的潛力去做好。若結果令人滿意,跟領導溝通時,這就是你的可自誇的內容;若結果結果差強人意,跟領導溝通時,你也會輸出很多有價值的經驗教訓,深得領導心,領導自然也會覺得你是可塑之才。

所以對待工作,不要安於“尚可”,不要當職場“差不多先生(小姐)”,不然長此以往,你的工資、待遇也會變成“差不多”。

被領導找去談工作問題,卻無內容可聊?牢記3點,有談資,漲工資

2.堅持“多一盎司”的責任

老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而這點,與職場中大名鼎鼎的“多一盎司定律”不謀而合。

“多一盎司定律”由著名投資專家約翰·坦普爾頓提出。他通過大量的觀察研究發現,取得成就的人與取得中等成就的人相比,對待工作的努力程度,可是說幾乎相同,僅“多一盎司”。

一盎司相當於1/16磅,表示很少,微不足道。也就是說,優秀員工只比普通員工多付出一點,結果卻是天壤之別。

所以,平時工作不要偷懶或者推卸責任,這“一盎司”的差距並非不能企及的高山,都已經付出了99%的努力,再多加“一盎司”的責任和努力並不難。

天道酬勤,“多一盎司”的責任、敬業態度、努力,不僅是你與領導的溝通的談資,更能體現你的工作價值,溝通工作,還何愁言之無物?

被領導找去談工作問題,卻無內容可聊?牢記3點,有談資,漲工資

3.讓“反思工作”成為日常

反思工作,組建工作反思經驗資源庫,一是建議以日為單位,二是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

工作反思內容則包括問題、解決措施以及經驗感受,當然,也包括你取得的成績。與此同時,還包括平時開會時同事彙報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等,都可以記錄下來,作為借鑑。

最好每天都要堅持“5思”:今天的工作是否圓滿完成?是否受到領導的批評?工作中出現了哪些問題?問題的解決措施是什麼?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反思工作,積累經驗信息,不僅與領導溝通時可以迅速組織內容,更可以把這些反思的積累經驗運用到實踐工作中,這對職場人日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被領導找去談工作問題,卻無內容可聊?牢記3點,有談資,漲工資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被領導找談話說說工作問題,首先要“言之有物”,才能去談之後的溝通技巧、話術技巧。順序不可顛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