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臺灣省農村醃製酸菜現場,看完後再也不吃泡菜了


在臺灣省的雲林縣大埤鄉,那裡生產一種特別的美食——酸菜。可說起酸菜,咱們內地北方肯定不會覺得陌生,一到冬天家家戶戶都大缸地醃上酸菜。可臺灣的這個醃菜的場面,確實讓北方人看完一點食慾都沒有了。

在當地都有一家大型的酸菜加工廠,每天有上白斤的酸菜從這裡運往各地,因為需求量大,工人們採用先進的技術,快速醃製酸菜。經過一系列的醃製後,白菜被放到了一口大井裡,經過一段時間的脫水,大量的酸菜浮現在眼前。每每這時,工人們開始把傳送帶放到深井中,把一個個醃好的酸菜放到傳送帶中。

最後,經過傳送帶的運輸,一個個新鮮的蔬菜堆積在了地上,通常這裡面的工人都是用長叉來挑揀酸菜的。

大量的酸菜被堆積之後,下一步就是要把一些殘次的酸菜挑揀出來,因為一系列的工作只能人工才能完成,所以每天這裡都要有大量的酸菜挑揀和裝運人員在這裡上班,這樣的工作都是由婦女來完成的。

挑揀酸菜的婦女們通常會把自己的頭髮裹得很嚴實,這樣做是以防把頭髮掉到酸菜裡,雖然跟國內的正規生產酸菜的工廠相比,這裡的衛生有點不達標,不過卻是非常熱鬧。

一位這裡工作長達一年的婦女告訴我們,在沒有工廠的時候,我們只能種地養活自己,現在大埤鄉的這個酸菜工廠,為地方上的很多居民創造了不少就業的機會,工作一天差不多能拿到650元左右的臺幣。

別看這裡的婦女都是來挑揀酸菜的,她們的工作流程分的很詳細,有人挑揀酸菜,有人包裝酸菜,一系列的工作流程跟機器的流水線差不多。

最後,挑揀好的酸菜需要封裝到桶裡面,不過酸菜裝桶密封之前,還要加入旁邊水桶中,不過這樣的醃製方式卻跟北方人差不多。

在經過短暫的醃製後,一桶桶的酸菜就可以運送到各地了,雖然看起來非常的整潔,但是加工過程小編真心覺得不衛生,要論好吃還是咱們北方的酸菜好吃又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