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孤舟泛盈盈,

江流日縱橫。

出自唐朝詩人宋之問的《入瀧州江》

瀧州江,即是羅定市境內的瀧江

“瀧”是急流之意

此江也因其上游水流湍急而得名

但千百年來,這條急流逐漸變得平緩

勤勞的羅定人在河流兩岸世代生息繁衍

他們建宅立村,聚族而居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同飲瀧江水的你,一定知道瀧江的座標在哪裡,但是瀧江河的發源地和淵源流傳的水利發展,你又知道多少呢?


01:瀧江的發源地

南朝齊時(479~502),羅定江曾稱為“南江”;20世紀60年代,珠江水利委員會在省級報刊公佈的“廣東河流標準地名”中,以瀧水的主要流域及經濟文化中心均在羅定,將瀧水定名為“羅定江”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羅定江源頭有兩處,皆在信宜市境內:一為信宜東部的雞籠山,經合水、新堡、平塘3鎮流入羅定太平後稱太平河(又稱南水);一為信宜東北部的貴子大營坳,經貴子流入羅定羅鏡後稱為羅鏡河(又稱西水)。羅鏡河和太平河在羅鏡官渡頭會合後始稱“瀧水”(又稱“雙水”)。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02:瀧江的水利發展

1956年前,羅定江航運比較穩定。建國後,兩岸人民“以鞭山趕石,引水環山”的氣勢大搞引水工程,把江水引到岸上灌溉耕地,江水流量逐漸減少。羅定江航道從1958年開始用築堤引水歸槽的辦法進行整治,情況稍有改觀。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引鏡灌太”工程

但也是從該年開始,羅定江上游陸續分段興建了很多水電站和水輪泵站,江水急劇減少,船隻僅能在南江口至羅城的江道上航行。後來,南江口至羅城的江道上也建起了雙東、大灣、河口3座大壩,大壩修建期間船隻無法航行,直到1967年大壩的船閘相繼竣工,船隻才得以繼續通行。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1980年,羅定江上的船隻全部停航,新建的鬱南宋桂水電站也不再興建船閘。羅定江航運終被新興的公路運輸所替代。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03:飲水思源,感謝大自然的饋贈

瀧江如玉帶環繞這座小城而過

勤勞的羅定人歷經千百年時光代代生息繁衍

我們應該飲水思源,感謝大自然的饋贈

如今的瀧江

也在創文創衛下變得更加清澈,更加美麗

下面我們就隨著網友的鏡頭

一起來欣賞一下

晚霞後的瀧江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世上處處有美景,而最容易忽略的美景就在我們身邊。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圖片來源:羅鏡鎮鏡東村,攝於2017年

在落日的映襯下,平緩流淌的瀧江河泛著金黃,熠熠生輝。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這樣的瀧江河,羅定人也未必瞭解…

其實最珍貴的

往往就是最容易被我們所忽略的日常

因為我們所度過的每一個日常

也許就是連續發生的奇蹟


雲浮融媒中心

來源:羅定廣播電視臺、羅定E天空論壇

值班主任:趙軍鰻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