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济学通识》6、生命有限

解读《经济学通识》6、生命有限


解读《经济学通识》6、生命有限

——晓书童

今天和同学们聊聊《经济学通识》的第二章,生命有限。

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系大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利息则是金融生产与发展的基础,那么对于利息的思考,是生命不够这一章的重要部分。

早在遥远的古代,借贷活动就附带一定的利息支付。但是比如《威尼斯商人》里面的夏洛克,或者是我们国人所熟知的黄世仁,都因为向他人提供周转资金并索取高额利息,成为了文艺作品嘲讽的对象。尽管很长一段时间里,基督教把索取利息视为罪恶,并在教义中予以谴责,但是至今利息依然客观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

那么什么是利息和为什么会有利息。一般我们都认为因为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向前发展,投资会有回报,所以就有了利息。其实这种普遍的理解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社会即使没有进步,投资没有回报,利息依然存在。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前景黯然,朝不保夕,大家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可能命都没了,我还管那么多干嘛?而那个时代的利息不是下降的,而是上升的。

薛兆丰给我们解释的利息是这样的。人的生命是很有限的,生命有限也是我们这章的主题,而未来是不确定的,因此人们不愿意接受延迟的消费。如果让你把钱借出去,延迟自己的消费,那就必须对你做出相应的补偿,而这补偿就是利息。所以啊,无论资源是多还是少,经济增长是快还是慢,只要对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利息就存在。并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越大,那么利息就越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战火纷飞年代的利息会上升,这完全取决于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加大。

那么接着说,投资回报就算再高,也不会推高利息。设想有人发明了一种新技术,能让每斤饲料增产十倍猪肉。回报率上升了十倍。但是利息不会因此上升。因为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没有改变,人们明确的知道使用了你的新技术猪肉增产十倍。那么我对未来的预期也就增加了十倍。这并没有增加不确定性。

所以只有当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才会提高利率。不确定性的增加就意味着社会上更多人需要“现货”,而更少的人需要“期货”。反之亦然。那么既然利息源自对未来的不确定。那自然就引出了下一个话题,未来可以预测吗?或者说的更现实一点,股票可以预测吗?这个为了能让同学们听明白,我要慢慢的推,大家静下心来慢慢听。

首先啊,商品是分为易耗品和耐用品两大类。鸡蛋一口就吃了,算易耗品;那么一幅油画不能一口吃了,得花时间慢慢欣赏,是耐用品。以此类推,果树、房子、汽车这些东西都在未来很长一段世界里持续发挥着功能,所以他们都是耐用品。那么耐用品现在购买他的价值,就是说你愿意花多少钱购买他。所谓的他的现值是多少。

就取决于你对这个商品未来时间内持续释放价值的预期。打个比方,一棵果树,我们认为它将来每年都可以结果子,所以我们认为以后树上结出的果子有多大的价值,那么现在果树就有多大的价值。所以,果子的预期价格决定了现在果树的现值。请注意哦,不是能结多少果子,树就有多大的现值。而是人们认为,将来结出多少果子,果树就有多大的现值。换言之,耐用商品的现值完全建立在人们对未来的主观估计上,主观估计发生变化,耐用品的现值就发生变化。

这样一来我们就是在描述两个并行并且独立的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在这里,一切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着。另一个是观念世界,人们时刻都在形成、比较、交换和修正对未来的预期,这些预期的变化直接决定了资源现值的变化。所以,不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影响了价格的变动,而是“人们对事物发展认识的变化”决定了价格的变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是说事物发展没有规律,而是人们认识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进一步往下推,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逐渐认识到一些,但是我们是没有办法遇见新的知识。也能这么说,可以遇见的知识,就不再是新知识。哲学家波普尔推断过,只要知识是增长的,那就必定有部分知识是我们明天才知道,而今天是不知道的。那既然社会发展是受我们的知识影响的,那社会的发展就是不可预测的。

同样的道理,既然总有部分知识不可预测,那么由知识所决定的资产未来价格变动,也就不可预测。我们知道,观念一变,价格就变。变化的间隔可以是非常短的。如果人们忽然相信果子能治病,那么果树的现值也就马上上升,用不着等果子成熟。如果果树被台风吹倒,那么果树的现值也就会立即下跌,而不会等到收成的时候再下跌。而我们没有办法预知人的观念的变化的。

那我们假设,如果存在一套可以精确预知股市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非常准确的预测股票和期货的未来价格走势。那就意味着如同发明了增长十倍猪肉的饲料一样。使得未来根本不存在不确定性。既然可以明确投资的收益率,那我们自然就会向被投资人索取这笔资金所带来的收益,这反而消除了市场对于资金的需求,那么现代金融体系的土壤就不复存在了。

尽管众多的投资者对于信息的攫取是不惜余力的,逐利的动机使他们咀嚼、消化所有可以获得的市场信息,帮助自己做出投资决策。2013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法马提出有效市场假说,他认为资产的价格已经反映了关于该资产的内在价值的所有可得信息。所以研究价格的历史走势、研究公开信息、寻找内幕消息,对预测股价一点帮助都没有。

简单的说,根本不存在真正不为人知的秘密。金融市场自发的运行会使得投资人依据自身信息做出决策的结果,全部包含到价格的变动之中。意思就是说不管你得知了什么小道消息,并且根据这个小道消息做出了任何经济活动,这些活动都已经全部被反映到股票的升降中去了。

比如说,当你根据一定的投资决策分析出某一只股票能从8元涨到 10元,其他的投资人也可以获得同样的信息做出同样的结论,这就意味着只要股价低于 10 元,就会有人愿意买进。那么普遍的市场行为就导致这只股票的价格很快达到预期的 10元。你想方设法搜集市场信息,绞尽脑汁进行价格预测的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

而同一年的诺贝尔得主,经济学家席勒则认为,市场中存在大量的非理性现象,金融资产的价格并不完全反映资产价值。人不可能是机器,总有七情六欲,有时会因为同情、怜悯、愤怒、冲动或者简单的从众心理,做出很多不符合经济合理性的选择。这就大大的增加了经济预测的复杂性,使得经济预测其实是算命行为。这个理论看上去就和刚才我们说的法马提出的效应市场假说背道而驰了。他们 2就是同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位经济学家。

但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可以理解和预测席勒所说的非理性行为的话,这种看上去毫无头绪的非理性行为马上成为法马所说的有效市场的信息,立即反应到金融资产的价格中。他们两人最终还是殊途同归了。两种毫无关系的金融理论都达成了一个不可预测价格经济未来走向的共识。这就是薛兆丰本章“生命有限”观点的理论支持。

现在很有必要和同学们梳理下。首先,利息的出现,是因为在生命有限的前提下,愿意放弃马上消费的人,比如说你,愿意把钱借给我拿去做大保健,而你就要承受现在只能打飞机的残酷现实。所以我就要用利息的方式补贴你的损失。

那么你想要的利息多少完全取决于你对我的预期。如果你觉得我脸很脏,很倒霉,在去做大保健的时候很有可能被警察抓了。那么你要求我的利息就会非常的高,甚至就不会借钱给我。而如果你觉得我们两个关系好到可以同床睡,那你对我的利息要求就会趋近于零。

利息只和你对未来的预期有关,而我拿着你的钱去做大保健,难说我很厉害,人家还倒贴钱给我,使得我赚了很多的钱。那么你向我要的利息和这事没有半毛钱关系。如果人人都迫不及待的立马拿着钱去做大保健,那么现货的价值就会很高。如果人人都愿意先打个飞机进入圣者模式,冷静下想象再说的话,那期货的价值就会很高。

其次现实世界和观念世界是两个平行独立的世界。观念世界里的想法,会直接影响现实世界价格变动的结果。对于股票等金融市场走向的预测是不能实现的。金融体系其实高端到,就连所有人想要预测它的想法以及做法都已经被金融市场内化,而通过价格走向反映出来了。

就如同电影里经常有这样的情节啊。就算你真的能遇见未来,结果却是,未来事物的变化就已经被“你能预测未来”这个事情而改变了。所以不用自欺欺人。如果真的可以通过预测谋利,茫茫多伟大的经济学家天天都在做经济分析和研究,那他们早就成亿万富了。还轮得到我们这些烂屌丝跳来跳去?是不是。

呵呵,对于“生命不够”观点的最佳载体就是现代保险制度。话说2014 年底,圣诞节的时候,印度洋沿岸多个国家遭遇海啸,瞬间吞噬了几十万人的生命。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转瞬间变成了愁云笼罩的苦海。人们从天灾中得到各种启示,有人认为生命脆弱,应该珍惜和平,有人认为天灾无国界,国与国应该守望相助。而给薛兆丰的启示是强调保险机制在追求信息和分摊损失上的作用。薛兆丰认为,保险的运行机制和对社会冲突的协调作用往往都被低估了。

保险这个东西大家都知道,但是并不是了解的很深刻。我举个有趣的例子说明一下。911事件,同学们都知道哈。两栋世贸大楼倒塌,请问谁是损失的承担着?世贸大楼业主?不是,因为他们买了保险。那么就肯定是保险公司?我告诉大家也不是,第一、因为 911事件的发生,纽约曼哈顿地区和其他地区的高楼保险费增加了。第二、即时保险公司入不敷出,其损失也将由保险公司投保的再保险公司支付。那到底是谁承担损失?答案是全世界!

因为社会广泛采用了层层的保险机制,世贸大楼倒塌的损失,实际上是牵连了全世界人民,是地球上的所有人共同分担了损失。每个人的分摊未必一样,但都小得微不足道。正是因为株连这个属性,保险机制进一步得到推广。

我们往小点的事情说,作为一个家庭就是最典型的保险机制。父母之所以承担子女的教育和监督责任,不仅是出于对子女的爱护,也是降低子女潜在的保险索赔,因为子女一旦遭受意外损失,全家人都要共同分担,也就是要株连全家的人。

为了降低风险,家庭成员倾向于互相关心、互相监督。还有,几年前,重庆有市民被高楼坠落的花盆击伤,这位同学也是倒霉到家了。被砸伤了之后但是无法判定是哪一家掉下来的,这位同学将整楼住户一起推上了法庭。法院作出判决,50家住户共同赔偿受害人14 万元。这个事情虽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是我们要说,法官运用了株连的概念,不仅符合经济原则,也有助于防范于未然。

那么我们说了保险中的一个功能,这个就是株连,他就是分摊个别投保人遭遇的损失,另外保险还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准确评估风险或然率,另一个是合理约束投保人的行为。任何具有上述三项功能的社会机制,就是保险机制。而市场化运行的保险机制恰恰能在以上三个方面做得更好。

从我们刚才说的印度洋海啸事件,再到“5.12 汶川地震”人们对于官方主导的地震预报还有天气预报的诟病实在是太多了。那我们想想如果放弃地震局和气象局这些占用了国家大量投入资金的预测国家队,组建由保险公司市场行为主导的民兵组织怎么样呢?看上去他们没有这么强的风险预测实力,但是在竞争当中保险公司有强力的动机,对天气、海啸、等自然灾害进行探索、分析、评估和预警。

如果他过高评估了灾害风险那么收取了过高的保费,他会在竞争中被市场淘汰。如果他过低的评估了灾害风险,它就必然遇到意想不到的索赔最终被自然灾害打败。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既然卖了保险,就肯定会从事灾难预报,因为死了人他们要面对巨额索赔的啊。一开始它们为了减少灾害引发的索赔,很可能增加误报的次数,

但是这样会直接增加经济损失。所以减少误报,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就是保险公司互相竞争的目标之一。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自然可以促使保险公司,尽可能准确的预测灾害的到来。保险的第三点属性,对投保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市场更容易做到。不守规矩的人得不到赔偿。如果保险公司对游客发出警报,游客听到了就要赶快跑,不然真的灾害发生,你是拿不到赔偿的。这样是能挽回更多人的生命的。

同样的道理,在美国的汽车保险也是这样,在美国,司机普遍都比我们国内小心得多,原因是司机一旦违章,他所缴纳的保费必定大涨,而且买保险还是强制的。所以保险公司从来不直接提醒司机遵守交通规则,但保险公司向投保人索取歧视性的保费,你违章你就多交钱。不折不扣的表明了他的立场和分寸。

所以啊,如果运用市场中的保险机制,无论是分摊投保人的损失,还是预测风险的或然率,或者是约束投保人的行为。这三点市场都要比政府做得更好。所以很多看似就是应该政府做得事情,能不能试着以开放的态度让市场的力量进来试试呢?最后我们看薛教授吐槽一下我们的医疗保险,本来投保者的损失分担机制,就是之前说的株连机制啊,应该是保险最为典型的作用,但是居然却不是医疗保险的自带属性。

政府所主导的医保与商业保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机制。商业保险会根据投保人的风险概率细分组别,对风险程度相似的投保人收取一样的保费,以降低高风险人群占低风险人群便宜的可能性,并且在每个风险级别尽可能多地争取投保人的规模,增加同类风险投保人的聚集度,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而医保完全就是大锅饭。医保机构强制性的把不同特征、不同属性、不同风险率的人放在一起,强迫所有人缴纳费用,不可避免的导致一部分人可以从医保中获得较多的收益,另一部分人无法弥补自己的保险费投入,反而产生一种明显的逆向选择机制。

意思就是身体状况越是不好或者不注意身体保养的人就越愿意加入医保,而身体健康、关注保健的人则不愿意和其他人缴纳一样的费用。所以医疗保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险,而是政府主导的一种收入再分配机制罢了。如果打破政府对医保、社保等广受批评的社会保障机制的垄断,把他们交付给更具有活力、运行更为灵活、竞争也更为激烈的商业保险公司,市场机制就可以保证他的运行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