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底愛不愛我

他到底愛不愛我 | 心理諮詢

戀愛中的“作”

是對自己情結的不斷催眠導致的

文 | 心之愛/孫恩

他到底愛不愛我 | 心理諮詢


他到底愛不愛我 | 心理諮詢


作為心理諮詢師,這是經常聽到的話題:“我不知道他到底愛不愛我,能不能幫我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哪怕出現在朋友的聊天中,都非常難以回答。

如果你告訴對方,他挺愛你的,提問者馬上能舉出一大堆例子,證明對方不關心她、不愛她。但你如果說,那你們分開吧,她馬上又給你講,他上次送給我的禮物,我其實特別喜歡。討論兩個小時之後,仍然得不出一個“到底愛不愛我”的答案。求助者一臉困惑,回答的人無可奈何。

很多人對這個問題找不到答案,其實因為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這個問題潛在的存有一種邏輯,對方要麼是愛我的,要麼是不愛我的,非此即彼。但事實的情況卻並非這樣,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感情,很多時候是複雜的。對方有可能既愛著你,也不愛你,兩者同時存在。

比如,一個男人,跟他妻子的價值觀很匹配,生活方向很一致,但是妻子性格中有過度依賴的部分。大多數的時間他都感到跟妻子志同道合,有裡有應,但是當妻子過度依賴的時候,他會產生厭惡煩躁的感覺。從這個男人的角度來說,他厭惡的時候,並不等於平時對妻子的愛就沒有了,同樣的,雖然他愛著妻子,但只要妻子的過度依賴干擾到他的生活節奏,他仍會感到厭煩。這份愛與厭煩,是同時存在並行不悖的。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會明白,生活中確實是這樣的。但為什麼有些人會喜歡問“愛不愛我”這種問題呢?這種想不清楚,又很纏人的念頭,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大部分的情況,是源於自己的“情結”,或者說,是被自己認可的,卻又不自知的自我信念。

比如,一個人在很小的時候,總是感覺到“我不可愛”,這個“我不可愛”的感覺,他用語言說不出來,想說也很難說清,就只是存在這樣一種模模糊糊的感覺。這種“我不可愛”的感覺,會如同鬼魅一般伴隨這個人的成長。平時的時候,這個鬼魅不出現,當這個人開始在生活中感到自己有點可愛的時候,這個鬼魅就會出來作祟。他會跟你說:“不是這樣的,你其實不可愛,如果你不信,你就去怎樣怎樣驗證一下”。而且很見鬼的是,往往這個人去驗證之後,就真的發現自己不那麼可愛。(其實是因為,某個信念提供的驗證方案,只會證明這個信念本身。對於這個例子,它只會幫你證明 “我不可愛”。)

當這個人在未談戀愛時,ta偶爾會懷疑擔心自己是不是“不可愛”,在談戀愛之後,這份懷疑擔心開始向對方身上投射,於是問題變成了:“他到底愛不愛我”。戀愛中有很多的“作”,其實都是為了驗證求取這個答案。但這個問題本身是假的,這個問題是那個鬼魅控制自己的一種手段。

但是,如果你真的想捉住這隻“鬼”,卻並沒有那麼容易,因此類信念往往形成於個體生命中的早期體驗,而語言期之前體驗到的感受,很難被整理成語言,這些信息最初就不是以語言的方式和結構來輸入的。

嬰兒期接受信息的方式,其實更像催眠,但比催眠還要原始。嬰兒幾乎全盤接收著身邊的所有信息,不加任何思維、分別、篩選、判斷,只是接受下來。這些信息包括聲音、光線、溫度、氣味、哭喊時是否有人回應、被抱起時是否舒適、奶水的味道、媽媽的眼神等等。嬰兒會本能的盡全力適應環境,使自己活下來。同時也在一片混沌中反覆確認著“我”是何物,“世界”是如何對待我的。

每個人在這個階段所存留下來的自我信念是不一樣的。像是“我是最重要的”、“我是被拋棄的”、“我得不到”、“我是可愛的”等等。這個最初的信念如果是正面的,這個人底子裡就會讓人舒服,愉悅。但如果最初的信念中存有負面的不舒服的信息,這個人會在成長過程中發展出種種的方式,來應對和包裹這個最初的不舒服。反過來說,亦是最初的這些未被意識化的自我信念,對一個人的影響最深最廣。

小到生活細節,大到人生重大事件,往往無處不涵蓋生命早期生活的影子。老話講,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即含有這個意味,同樣說明了這個現象人們很早就觀察到了。

再次回到“愛不愛我”這個話題。舉例說明,其中的“情結”是如何影響自己與周圍人的。在一個人進入戀愛關係之後,情結不斷給主人拋出問題“他到底愛不愛我”。這個問題所起到的效果,並不是讓主人思考這個問題,只是讓主人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了“對方可能不愛我”這個主題上。主人越是把注意力集中於此,這個問題越是被放大,這個過程本身是一種自我催眠。當這個問題帶給一個人足夠的焦慮,並驅使他做出行動時,這些行動就將焦慮傳遞給了愛人。單次的焦慮不會構成太大威脅,但當很多次行動都在傳達同樣的焦慮時,作為愛人即便不能洞察這些情緒的真正來源,也會下意識的覺得不太舒服,想要避開。

而這份避開,對情結的主人來說,會再一次印證他心中的結論:世界果然是冷漠的,我果然是不可愛的。

這個自我催眠與催眠愛人的過程,就這樣完成了。但這個過程下來,不能真的說明對方是否愛自己,只能說,這個信念再一次成功的驅動了主人,並且證明了信念本身。

他到底愛不愛我 | 心理諮詢

所以,最簡單的預防方法,就是識別出自己的哪些行為是在傳遞自己的負面信念,然後停止這個行為。換句話說,如果自己的某些言行,會催眠自己和伴侶進入負面信念當中,那麼就停止這些行為。認識到自己會給自己挖坑時,可以先做的一件事是,停止挖坑。還可以適當的跟伴侶交流彼此心中的這些心理過程,讓對方也知道,自己會在關係中製造那些溝溝坎坎,這樣的交流能夠起到修復和改善親密關係的作用。

面對自己心中的情結/信念,“停止應對”這個方法不僅簡單,且可以很深刻。真正貫徹這個思路並沒有那麼容易。

第一步,是先識別出自己的哪些行為是情結驅使自己做的事,屬於自己對情結的應對,這個步驟需要一定的自省能力。

第二步,就是不再採取這些對自己不是真正有利的行為。一個人越是依靠某種應對方式,停止這種應對方式的難度越大,因為停止了應對,情結中帶來的焦慮情緒就會更加明顯,難以承受。但若真的能過了這個關卡,消化掉情結中的能量,情結對自己的牽絆就會減弱很多。也由於自己對自己的牽絆減少了,這個人可以更多的實現自己的理想。相應的,他也會感覺這個世界如同煥然一新。這份感覺很像是電影《阿甘正傳》裡所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你拿到的下一顆是什麼”。這個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變得更加自知,心理健康,而且他開始對生活有更多的熱情,他也真的可以在這個世界中尋找到更多的美好。

這樣的一個捉“鬼”識“鬼”,學會與自己的情結相處,甚至將負面情結轉化成為自己可用的資源的過程,就是心理學對人性與人生的一種理解。這樣的一種視角,同樣像是在說,自我與世界之間的那份聯繫,如此微妙。當一個人向內看時,當他在向內看的過程中尋獲不一樣的自己時,這個世界也隨之變了。

這樣的學科與知識,當然是希望更多人都尋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幸福,這樣的過程,說改變命運有點誇張,但確實會對一個人有深遠影響。心理成長與蛻變的過程,同樣需要細心澆灌耐心等待,不存在拔苗助長。因此,單次的心理諮詢可能看起來費用昂貴,但是看到長程心理諮詢的效果反而覺得物超所值。雖然西方人將心理學知識總結為學科只是近一百多年的事情,但心理行業與實踐所借用的智慧,卻是人性中亙古存在的。

(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機構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