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如懿傳》:如懿一點兒也不喪

我眼裡《如懿傳》是非常好的片子,華美、典雅、精緻、深沉,立意高遠。越到後面越精彩,拍得越好。

評《如懿傳》:如懿一點兒也不喪

一、如懿VS甄嬛

甄嬛和如懿不一樣,甄嬛是屬於深宮,屬於那個年代的,甚至可以說她是最適宜深宮和那個年代的女子。到最後除了名利富貴,她都失去了。但在人們眼裡,她是大贏家。

如懿不一樣,她不屬於深宮,也不屬於那個時代。最後,她也得到了大自在。

大家能理解甄嬛,欣賞甄嬛,是因為和她一樣,都是檻內人。而如懿,已經是檻外人了。

評《如懿傳》:如懿一點兒也不喪

很欣賞如懿的人生觀,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盡力善待身邊的人,並且很用心地做女紅、烹茶、澆花、寫字,把苦悶平常的日子過得簡單卻豐盛。

只是她對愛情太執著較真,不說帝王,換作別的男子,也是難以擔負她的深情的。

最後,她看開了,放下了。而弘曆卻是始終愛著她的。我覺得對待愛情和婚姻得有一種道家的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或者說無為而治。但這一對都太倔強了,一旦陷入針鋒相對、劍拔弩張的境況,就很難有緩和轉圜的餘地了。而皇家又是個多是非血腥之地,註定兩人的情路多災多難。

二、懂如懿的人,包括甄嬛

說來說去,懂如懿的人不多。海蘭和弘曆都很愛如懿,但是都不懂她。最後,弘曆應該懂了。

凌雲徹和容妃是懂如懿的。所以,他倆和如懿一開始就很投緣。如懿懂意歡,意歡未必懂她。意歡是個心智不太成熟的文藝少女,還很高傲好強。

評《如懿傳》:如懿一點兒也不喪

意歡這樣的女子,一旦發現自己所託非人,便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可嘆人世間情愛多是辜負。

人和人之間能否相知,和智商、情商、出身、能力、性情、境遇有些關係,更關鍵的是,靈性和悟性以及境界是否在一個維度上。

我眼裡甄嬛是薛寶釵和王熙鳳的結合體,如懿類似於林黛玉和史湘雲的結合體。兩位都是極聰慧的既洞察世事又練達人情的姑娘。為達到目的,甄嬛是不在乎使用一些陰暗甚至腌臢血腥的手段的,而如懿則希望把醜陋的險惡的人和事都導向光明,可悲的是,幾乎每一次她都失敗了。只有最後精心佈局,請炩妃入甕成功了。然而,她已油盡燈枯,黃泉路近。

而炩妃要是成功了,就是下一個甄嬛了。她其實是低配版的甄嬛。

評《如懿傳》:如懿一點兒也不喪

我看的可能是刪減版,記得看過一篇報道,在嬿婉死後,弘曆來到永壽宮,對著無人的宮殿,說了聲“對不起”。

《如懿傳》裡如懿令甄嬛敬服,甄嬛最終讀懂了如懿。

拋開早逝和沒有成為世人眼裡的“大贏家”,如懿這一生,是相當圓滿了。

試問有幾個人,真正能做到,按自己的想法,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試問有幾個人,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嘴上可以逞強,心裡真的不自知麼?

總之,如懿是做到了。那些追隨她的人,海蘭、惢心、江太醫、李鈺、三寶、容珮,無一不是折服於她強大的人格魅力。如懿不為觀眾所認同、欣賞,是因為我們所處的世界仍是《水滸傳》所描述的世界。

三、如懿的遺憾

如懿的一生,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油畫,最大的敗筆,就是在婚戀上消耗太大。

然而,有幾個人能勘破情關?愛情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她那麼喜愛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物,怎麼能避免得了醉心情愛呢?

但是,她其實只是愛上了愛情,並非愛上弘曆本人。弘曆卻是真正愛上了她,二度愛上了她,也深深明白了她並不適合他。她只是他生命中一出纏綿風流的《牆頭馬上》。她早早離開了,留下他獨品花開花落自有時的悲涼。

評《如懿傳》:如懿一點兒也不喪

如花美眷,抵不過似水流年。

評《如懿傳》:如懿一點兒也不喪

等著等著,就睡著了。日後長夜漫漫,哪還有個蘭質蕙心的解語花等弘曆?

評《如懿傳》:如懿一點兒也不喪

兩次遊杭州,二人情分有云泥之別。這是最幸福的時刻。

評《如懿傳》:如懿一點兒也不喪

弘曆最後的回眸,眼裡滿是對如懿的愛意。他不知道這是此生最後一眼了。

評《如懿傳》:如懿一點兒也不喪

永失我愛後的慟哭。

評《如懿傳》:如懿一點兒也不喪

弘曆剪下自己的一縷白髮,和如懿的斷髮一起放在錦盒裡。錦盒裡還有那條繡著“紅荔青櫻”的帕子。

四、如懿一生最痛

可能年紀大了,觀劇時我最關注的不是情愛,而是那些孩子們的命運。從大阿哥到十二阿哥,還有那些公主,大多在君權和父權的雙重高壓下活得戰戰兢兢,危如累卵。永璜死時有無限憾恨,永琪到死還要擔心生母和嫡母的安危,還有早夭的二阿哥、七阿哥、五公主、十阿哥、十三阿哥,稚子無辜,這些幼小或者年輕的生命都是宮斗的犧牲品。

永琪之死令人淚崩。但海蘭悲泣獨子之死時,可能早已遺忘很多年前她用蘆花害死了有哮喘症的二阿哥。今日她的喪子之痛,一如當初孝賢皇后的失子之慟。而由永琪之死開始,如懿的身形變得佝僂,真正地心死了,生命開始步入倒計時。

評《如懿傳》:如懿一點兒也不喪

永琪之死促使弘曆和如懿最終決裂。永琪之死看得人太揪心了。為人父母最怕孩子不成器和早夭了。

最感人的一幕,就是如懿為那些早逝的生命一一繡制經幡了,可惜鏡頭沒有逐個展示姓名。在這個視人命為草芥的地方,如懿憐惜、追思每一個枉死的生命,這是涼薄人間的最大溫柔了。

有一幕早已暗藏不祥,永琪未發病時日日派人給如懿送檀香和鮮花,檀香和鮮花都是供品,與鬼神有關,到後來竟是如懿為他上供誦經了。

如懿臨終前和容珮邊喝茶邊閒話家常:“要是永璜和永琪還在,永璟和璟兕都能活著長大,那該多好哇!”

是的,那該多好。

斯人已逝,往事已矣。

在善良(代表者如懿)和邪惡(代表者炩妃)的殊死鬥爭中,如懿贏了。

在良心(代表者如懿)和皇權(代表著弘曆)的多回合較量中,也是如懿贏了。

如懿,哪裡喪了?就因為她看穿了宮鬥,懶得宮鬥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