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茅臺鎮國威酒業,探尋中國醬酒釀酒大師樑明鋒一生的釀酒印記

走近茅臺鎮國威酒業,探尋中國醬酒釀酒大師梁明鋒一生的釀酒印記

10月26日上午,由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的“全國百家媒體走進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宣傳活動第三天,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鳳凰網,貴州日報、貴陽晚報等100餘家全國媒體代表共同走進貴州茅臺鎮國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國威酒業),探尋“釀酒人”一生的釀酒印記。

走近茅臺鎮國威酒業,探尋中國醬酒釀酒大師梁明鋒一生的釀酒印記

低矮、平凡的小平房,梁明鋒的一天從這裡開始,我們也從這裡開始,體驗了一次“國威酒業人”的一天。

在國威酒業董事長、貴州梁大師酒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國家高級品酒師、中國醬香酒釀酒大師、綿柔醬香酒創始人梁明鋒的帶領下,記者們先後參觀了國威酒業最老的辦公樓、植物埋藏專利、30年前起家的制曲工坊、生產車間、老酒庫……

在參觀的國威酒業傳統釀造工藝的同時,記者們與梁明鋒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走近茅臺鎮國威酒業,探尋中國醬酒釀酒大師梁明鋒一生的釀酒印記

圖:國威酒業董事長梁明鋒向記者介紹他的老廠房

記者們跟著梁明鋒的步伐,走進他與酒結緣、與酒為生、與酒共生的馥郁世界裡……

夢開始的地方,沒有那麼多傳奇故事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做完了一天的功課,我們來盡情歡樂,我問你親愛的夥伴,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一首耳熟能詳的兒歌,從多少人耳邊滑過,然後消逝在風中。卻在年幼的梁明鋒心中埋下了一顆奮發圖強,主宰自己人生的種子。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什麼時候,甚至不需要思索,梁明鋒脫口而出:“那是1979年6月1日的下午,星期五,兒童節。”

早慧的孩子多半懂事,能吃苦。梁明鋒回憶道:那天學校放學很早,同學們在無憂無慮的奔跑、打鬧,可他已爬上青草悠悠的山坡,因為家裡嗷嗷待喂的豬還等著他揹簍裡的草。從村中喇叭裡傳來的歌聲,沒有給到他安慰,輕飄飄的歌詞反而讓他哭出聲來。目光所及之處全是貧窮,幸福的生活遙不可及 。

走近茅臺鎮國威酒業,探尋中國醬酒釀酒大師梁明鋒一生的釀酒印記

誰說少年不知愁滋味?那是少年的梁明鋒第一次有了要改變點什麼的想法。

彼時,中斷多年的高考剛剛恢復,連續虧損了16年的茅臺酒廠也迎來了連年盈利的良好勢頭,一切都預示著欣欣向榮,梁明鋒也開始勾勒他夢想的藍圖。

希望就在唸書,希望就在釀酒。只有好好唸書,才能考上大學,才能進入茅臺酒廠,才能通過釀酒讓所有人富裕起來。

與酒結緣,彷彿就是梁明鋒的天命。天時,人合,一切都那麼的順理成章。

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如果說少年的梁明鋒不自怨自艾、顧影自憐,總是仰望星空,對未來心馳神往。那之後的梁明鋒就是不動如山,堅定的朝著自己夢想的地方前進。

30年來,所有的心酸與悲憤、堅持與堅守、快樂與幸福全都釀進了他的酒裡,成就了一瓶瓶質量上乘讓人魂牽夢縈的佳釀,鑄成了一座座讓釀酒人心馳神往的獎盃,化作了一本本釀酒業奉為圭臬的著作。這些12歲的梁明鋒想不到,但是有幸我們一路見證。

“畢業後我如願進入茅臺酒廠工作,並有幸成為季克良先生的嫡傳弟子。”這句話從梁明鋒的口裡說出來輕飄飄的,可作為一代大師季克良的嫡傳弟子,成為當今中國醬香行業的釀酒大師,又豈是區區“有幸”二字就能一言以蔽之,其中所付出的努力與艱辛可想而知。

青年時的梁明鋒不善言辭,那一股子“犟”脾氣全體現在行動中、眼神裡。工作中的他似乎有著無限的精力,酒廠各個部門都有過他駐足的身影,醬香酒生產的165個工藝環節,每個環節他蘊藏著無限的好奇,不打破沙鍋問到底,決不罷休,廢寢忘食更是常事。

走近茅臺鎮國威酒業,探尋中國醬酒釀酒大師梁明鋒一生的釀酒印記

記者們一同品嚐國威酒業基酒

長期沉浸在釀酒廠的梁明鋒拿起酒糟,一看,一聞,一摸,幾分鐘就能精確判斷出配料是否達到最佳狀態;端起酒杯,一看,一聞,一嘗,便可分辨出酒體的好壞及釀造年限,甚至辨別出酒體中幾十種香味成分的含量高低。

梁明鋒與酒,就如同已練至人劍合一境界的武林高手,一招一式,都彰顯著實力與氣度。

也是這份實力與氣度,得到季克良大師的另眼相待,不僅收他為嫡傳弟子,毫無保留地傳授他畢生技藝,更是慈愛如父,教導他為人處世的道理。

如果說從季克良大師那兒傳承的精湛釀酒技藝讓梁明鋒有了更進一步的底氣,那麼學會並堅守著簡樸、認真、務實的作風,則成就了梁明鋒一往無前的氣度。

在季老的指導下,梁明鋒參與了《茅臺酒生產工藝操作作業指導書》、《茅臺酒制曲工藝作業指導書》等多個標準化文件的修訂工作,又做了許多釀酒技術與工藝方面的發明創造。

其實我不怎麼會領導,我,只會釀酒。

我們總說大國工匠,何為工匠?

工匠就是在各個行業“倔強”而“執著”的堅守著責任與情懷的“梁明鋒”們,他們的存在,讓這個世界除了利益的追逐之外,多了一份單純的訴求,喧囂塵世,守一種精神,做一個“匠人”。

在面積僅有200多平方千米的茅臺鎮,白酒產業直接從業人員近5.4萬人,白酒生產企業351家,競爭不可謂不大。而在梁明鋒的領導下國威酒業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跨入規模型集團企業,成功躋身遵義地區5強企業之列,成為了茅臺鎮不可不說的傳奇。

然而在被問及從一個釀酒人,變成一個企業領導者的心路歷程時,梁明鋒卻給出這樣一個回答“其實我不怎麼會領導,我,只會釀酒。”

梁明鋒認為在漫長的商業歷史長河中,那些熠熠生輝的品牌,從來都是以非常穩定的品質,並付出了足夠的耐心而勝出的,且這種品質不會隨著市場跌宕起伏而變質。企業要想做到基業長青,其恆古不變的商業道理就是品質為上,做一家匠心企業。

走近茅臺鎮國威酒業,探尋中國醬酒釀酒大師梁明鋒一生的釀酒印記

“領導就是——以身作則,不忘根本。”梁明鋒如是說,他也做到了。

前不久,梁明鋒在“2019中國醬酒產業大會暨大國醬香榮耀盛典”大會上斬獲了“大國醬香首席工匠”的榮譽稱號,對於工匠精神,他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新時代的匠人精神,不僅要做遵守品質的“魯班”,還要具備喬布斯那種敢想、並追求零瑕疵的創新精神。

酒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產物,想要把中國的白酒做好,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不容易,只有一直堅守“崇本守道、正本清源”的釀酒精神,才能在積累中完成昇華和成功。工匠精神首先要敢於奉獻,而大無畏的奉獻就需要我們對人生及事業有追求、有堅守。

你希望有光,於是便有了光

今天,國威酒業解決了600多個家庭的生計,在接下來的幾年,逐漸地能解決至少1000個貧困戶的工作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梁明鋒認為,給貧困戶一份工作,才是扶貧的根本。

他說:“我們貴州的貧困戶太多了,我希望、也正在更加努力的把企業做大,只有企業做大做強了,才有能力解決更多貧困戶的就業問題。”

2018年,國威酒業的納稅額已達到6677萬元,在中國酒都的酒企中排名第五。

就2018年來說,國威酒業向仁懷市二合鎮火石崗鄉、長崗鎮學孔鄉,扶貧資金共計40萬元;捐資茅臺高級中學10萬元;為困難戶修建房屋,花費資金23萬餘元。並在梁明鋒的母校天津輕工業學院(現天津科技大學)甲子校慶之際,捐資300萬元用於校史館的改擴建工程。

對於梁明鋒來說,每一滴酒,都凝聚著他的匠心,述說著他的人生,而梁明鋒本人也像他手中的醬香酒,用他那敦厚而善良的心氤氳著太陽照不到的地方,給需要的人們帶去光亮。

走近茅臺鎮國威酒業,探尋中國醬酒釀酒大師梁明鋒一生的釀酒印記

釀酒工人正在潤糧

走近茅臺鎮國威酒業,探尋中國醬酒釀酒大師梁明鋒一生的釀酒印記

全國媒體代表走進國威酒業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