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是小惡還是大惡?社會、學校、家長應該怎樣去面對?

校園欺凌雖然是小的惡行,但也不要去做。因為小的惡行也是惡行,會給被欺凌者帶來傷害,小的惡行若一直持續,終將有一天會變成滔天大惡。

校園本來應該是最美好、最純潔、最神聖的地方,但因為校園欺凌事件層出不窮,卻成了施暴者的“天堂”,被欺凌者的“地獄”。這不僅傷害了孩子,也寒了無數家長的心。很多老師會把“校園欺凌”誤認為同學之間的簡單打鬧,但是,這兩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校園欺凌”的危害比想象中得大得多。

“校園欺凌”是小惡還是大惡?社會、學校、家長應該怎樣去面對?

校園欺凌的概念

指在校園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校園欺凌的影響

校園欺凌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普遍存在,小學和初中特別嚴重。校園欺凌不僅會對學校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更會造成被欺凌者嚴重的身心傷害,如果處理得不及時,甚至會毀掉一個人的一生。校園欺凌不只是孩子之間的小事,孩子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孩子的健康成長,關乎祖國的未來,關乎社會的發展。

電影《悲傷逆流成河》的多組校園欺凌事件讓我們直面校園欺凌的影響

“校園欺凌”是小惡還是大惡?社會、學校、家長應該怎樣去面對?

流言成了毀人利器,同學處處對易遙刁難,易遙遭受各類殘酷欺凌。顧森西教易遙對校園暴力進行反擊,意外卻將她再度推入黑暗。當受害者變成施暴者,當看客變成助推,在這一場名為“玩笑”的鬧劇中,沒有旁觀者,只有施暴者。

校園欺凌的表現

1、身體的欺凌行為:打擊他人身體、踩腳、絆倒以及任何導致身體疼痛的行為。

2、言語的欺凌行為:嘲笑戲弄、辱罵、不停地喊他人名字。

3、精神排斥行為:孤立排斥被欺凌者。

4、欺凌者缺乏同理心,無法與他人的感受、情緒聯繫起來,對自己的行為沒有內疚或悔恨。

5、被欺凌者一般弱小、膽怯,焦慮、害怕、孤獨、抑鬱、自卑、沒安全感,缺乏信任和勇

氣。

“校園欺凌”是小惡還是大惡?社會、學校、家長應該怎樣去面對?

政府出臺解決校園欺凌的方案

據瞭解,2018年7月5日,北京為解決校園欺凌,教育部首先發布北京市中小學欺凌治理方案;11月12日,廣東出臺治理校園欺凌方案,明確指出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欺凌行為。11月21日,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等。

只有社會、學校、家長重視校園欺凌事件,才能更好的預防和解決校園欺凌事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為什麼在校紀校規的約束下,校園欺凌事件依舊頻頻發生?

從小學到大學,孩子的心智發育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正處於叛逆期的他們甚至無法正確的判斷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再加上校園、社會、甚至是家長對校園欺凌事件的錯誤認知和不作為,導致欺凌者越來越得意,越來越過分,被欺凌者就變得無助失望,自卑,沒安全感,甚至不再相信家長和老師。沒有人及時出來制止這些淪為欺凌者的孩子們,他們就會認為這樣的欺凌行為是被社會大眾認可的。受到欺凌的同學,因為弱小膽怯,大多都是選擇沉默啞忍,這更助長了校園欺凌的氣焰。

“校園欺凌”是小惡還是大惡?社會、學校、家長應該怎樣去面對?

作為家長,怎樣瞭解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受到校園欺凌?孩子出現這幾種異常表現,可能是受到“校園欺凌”,家長要正確的應對。

1、孩子處於人少或者隱秘的地方會莫名的緊張。因為一些校園的隱蔽地方不容易被老師同學發現,是校園欺凌事件的多發地。

2、要錢的次數變得頻繁,金額變大。孩子被人索要“保護費”,經常會以買筆買書向家長要錢,欺凌者也會想盡辦法讓被欺凌者保密,孩子受到驚嚇,情緒不穩定,心智不成熟很容易受控制。

3、孩子突然性格大變,本來樂觀開朗變得沉默寡言,本來能說會道,變得孤僻沉默,這個時候,很有可能在學校受了欺負,導致孩子的情緒發生了變化。

4、孩子不想去上學或者害怕去學校。受到校園欺凌的孩子會讀學校產生一種恐懼心理,潛在的保護意識會讓他們想逃離學校那個“恐怖”的地方。

“校園欺凌”是小惡還是大惡?社會、學校、家長應該怎樣去面對?

面對“校園欺凌”,被欺凌者應該怎麼做?

1、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係,不要做孤僻者,不要單獨一個人,不給欺凌者有機可乘。

2、面對欺凌要先明哲保身,不能硬碰,事後找家長和老師反映。

3、學習尊重他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堅決不做欺凌者。

面對“校園欺凌”,學校應該怎麼做?

1、教師都要知道校園欺凌的相關常識,為學生創造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

2、糾正欺凌事件只發生在中小學的錯誤觀念,學生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會有欺凌事件的發生。

3、教師應及時教導學生能做什麼,而不是等事情發生後才告訴學生不該這樣做。

4、及時並嚴肅處理已經發生的欺凌事件,可以作為校園欺凌的警鐘。

5、校園要重視欺凌事件的處理和預防,做到無死角的監察監督。

“校園欺凌”是小惡還是大惡?社會、學校、家長應該怎樣去面對?

面對“校園欺凌”,家長應該怎麼做?

1、在欺凌事件未發生之前,家長應該提前給孩子普及相關知識,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多孩子受到欺凌不敢告訴父母和老師,原因就是因為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家長一定要經常告訴孩子,在學校受到欺凌,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和父母。

2、出現校園欺凌事件時,家長要第一時間站出來主持公道,讓孩子明白,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家長永遠是他們強大的後盾。

3、處理校園欺凌事件時,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和日常行為活動。孩子被欺凌之後之後,很容易出現心理與精神方面的問題,家長要及時和孩子溝通並引導孩子正確處理負面情緒,必要時求助心理醫生。

4、所有家長都應該給自己的孩子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會孩子尊重他人,改變孩子不正確的思想及行為,沒有欺凌者,校園欺凌事件也就不會發生。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