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學文:外資機構參與我國財富管理市場迎來了黃金窗口期

霍學文:外資機構參與我國財富管理市場迎來了黃金窗口期

新京報訊(記者 張思源)在10月27日在京召開的2019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在主旨演講中指出,隨著國家金融業開放力度持續加強,外資機構參與我國財富管理市場迎來了黃金窗口期。並從四個方面提出要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財富管理中心。

據霍學文介紹,近年來,在財富管理發展方面,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做了大量的努力。去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後,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積極做好全方位服務對接,吸引銀行理財子公司在京落地展業。五大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中有三家在北京落地,下一步民生銀行、郵儲銀行理財子公司也將在京落戶。銀行理財作為財富管理行業的龍頭,勢必為北京財富管理在新時代的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

日前,國務院金穩委發佈的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中,明確鼓勵境外金融機構參與設立、投資入股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允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司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等多條資產管理領域的開放政策。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霍學文認為,要充分發揮首都金融資源聚集、資產聚集優勢,積極豐富財富管理領域市場主體,引進國際先進的財富管理實踐和專業經驗,滿足投資者多元化服務需求。

霍學文將四個方面作為主要著力點:一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金融機構服務水平;二要加大金融開放力度,引進國際先進專業經驗;三要加強金融科技應用,提高財富管理服務效率;健全風險防控體系,保障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首先,霍學文提出,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金融機構服務水平。據其介紹,北京推出了服務管家制度,對每家重點金融機構,將設立市區兩級服務管家,服務管家專職固定,聯繫方式交給機構,機構有任何需政府協調解決的事項都可以隨時聯繫服務管家。建立外資金融機構登記註冊和人才引進“綠色通道”,解決機構痛點難點。我們將當好管家,做好服務,在新設機構、業務創新、辦公樓字、高管人才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支持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等新型理財機構、國際頂級資產管理機構、家族辦公室在京落地、發展。對標國際一流標準,加快城市副中心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優質財富管理機構入駐。

在加大金融開放力度,引進國際先進專業經驗方面,霍學文表示,要加大服務業擴大開放金融領域政策落實力度,持續推進金融領域開放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支持外資金融機構參與設立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推動在京設立外商獨資、中外合資資產管理公司;推動境內資產管理公司走出去,主動融入國家金融開放和“一帶一路”倡議大局,拓展跨境亞務,推進雙向資產全球化配置。一項重要舉措是支持建立北京國際財富管理研究院,今天正式揭牌。

此外,霍學文指出,要加強金融科技應用,提高財富管理服務效率。加強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在財富管理前、中、後臺的場景應用,推動財富管理與金融科技的產業鏈融合創新。支持財富管理機構、金融科技企業在依法合規和風險可控前提下開展合作,通過金融科技提高資金端客戶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推動財富管理業務轉型,提供更加準確的差異化和定製化服務和產品,有效提升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

最後,霍學文強調,要健全風險防控體系,保障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推進投資者權益保護,推動設立北京金融法院,建立與國際規則接軌的多層次金融糾紛解決機制。打破剛性兌付,強化居民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防範意識。把握財富管理跨行業跨市場特徵,發揮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的監管合力,健全風險防控體系,利用技術手段提升財富管理業務風險監測、識別能力,持續防範化解P2P、互聯網資管和各類私募基金等風險,保持安全穩定的行業發展環境。

新京報記者 張思源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李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