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記憶能維持多長時間?國外的一隻貓,走失三年依然記得原主人

貓的記憶能維持多長時間?國外的一隻貓,走失三年依然記得原主人

偶然間跟朋友聊起有關貓記憶力的問題,她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說的是國外有一家寵物店,收養了一隻流浪貓,根據店主的觀察,這隻貓應該是已經上了年紀,少說得有10歲,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三年後的一天,一對父女無意中透過該寵物店的玻璃櫥窗看到了這隻被收養的貓,女孩當時就感覺這隻貓像是自己家之前走失的,而貓看到父女倆也馬上興奮的衝了過來,女孩記得當時自己家的貓,肚子底下有一個被火鉗燙傷的印記,當它把眼前這隻貓翻過身來觀察的時候,果然發現了這樣的一個烙印,確認了這就是她們家之前走失的那隻貓,讓父女倆感到欣慰的是,時隔三年,這隻貓居然還能認出他們來,這真的是個奇蹟。

本故事據朋友說,是真實發生的,小美也無法去考證,但貓的記憶到底能維持多長時間呢?這個是本期推送小美要跟大家聊的話題。

貓的記憶能維持多長時間?國外的一隻貓,走失三年依然記得原主人

貓是怎樣產生記憶的?

所謂記憶是大腦對經驗過的事物的識記、保持和再現,它是進行思維、想象等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

貓在還沒有被馴化之前,往往都是獨自去捕食的,而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好幾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貓必須耐心等待、解決困難,同時總結出一套適當的捕食策略,為了保證自己在捕獵以後能夠安全的回到住處,貓們需要記住自己所經過的各種路線、氣味和聲音,以及哪些區域有對自己構成威脅的動物存在,隨著長期的進化,這種能力也被遺傳到了家貓身上。

貓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通過學習獲得經驗,不論好與壞的記憶都是由各種活動和接觸的經歷所帶來。例如小貓們會通過觀察它們的媽媽,如何使用貓砂、吃飯和社交,然後進行模仿。

所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貓咪之所以會產生記憶,會學習是基礎,這是在長期的生存鬥爭中進化而來。

貓的記憶能維持多長時間?國外的一隻貓,走失三年依然記得原主人

貓的記憶能維持多長時間?

研究人員發現,貓產生記憶的方式和人腦並沒有多大的區別,都要經歷編碼、儲存和提取三個階段,同樣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先說短期記憶,是指那些時長能夠維持一天以內的記憶。貓短期記憶存在的時間長短,主要取決於編碼階段對信息提取的完整度及對信息的關注程度,信息量提取的越全面、對信息的關注度越高,記憶的時間也就越長,曾經有人在一項尋找食物的測試中測得,貓的短期記憶持續了16個小時

長期記憶又可分為陳述性記憶和非陳述性記憶。

陳述性記憶是指貓通過有意識的過程接觸到的知識,比如貓某天在一處陽臺上叼走了一條魚,下次它想吃魚的話,還會去那個陽臺;

非陳述性記憶是指無法通過有意識的過程接觸到的知識,比如貓長期形成的對主人的認知,當在別處看到主人的時候它還是認得。

這一點需要著重解釋一下,因為貓產生記憶的方式和人沒有多大的區別,就好比你認識你的親戚朋友,時隔多年再見面,也能想起來他們是你的親戚朋友,貓也是一樣的,至於到時候會不會它會不會開開心心的跑到主人身邊,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一樣的道理,多年以後再見到你的親戚朋友,不相認不代表不認識,可能是有什麼其他的原因。

所以貓是有可能記住主人一輩子的,除非是主人的樣貌變化很大,或者是貓的腦子出了問題。

相對來講,貓的非陳述性記憶持續時間要比陳述性記憶長很多,有的甚至可以持續一生,比如貓從小形成的排便要去貓砂盆裡的記憶。而陳述性記憶持續時間的長短,跟短期記憶又很類似,主要取決於對信息提取的完整度和關注程度。

貓的記憶能維持多長時間?國外的一隻貓,走失三年依然記得原主人

貓的記憶是如何退化的?

貓的大腦皮層大約有83平方釐米的面積(此數據只供參考),人類的大約是2200平米釐米,雖然貓的大腦比人類的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和正常的人腦一樣具有額葉、顳葉、枕葉和頂葉,同樣的也有神經網絡和迴路,所以貓記憶的儲存、提取、退化等,都與人類相似。

關於記憶的儲存,目前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記憶存儲在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連接中。

這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Hebb細胞集合理論了(下圖)!Hebb認為,腦內反應某外界客觀物體時,是由被該外界刺激(下圖4a)激活的所有神經元細胞組成的,這群同時激活的神經元被稱為一個細胞集合(下圖4b)。他設想這群神經元是相互連接的。只要集合內的鏈接持續激活,對外界客觀物體的內部反映就能夠作為短時程記憶始終保存(下圖4d)。如果該細胞集合的激活持續足夠長的時間的話,記憶的鞏固就可能通過一種“生長過程”而發生,該過程是的細胞間的相互連接更加有效(下圖4e、f)。因此,若一個刺激再激活集合內的一部分細胞(下圖4g),強有力的相互連接就會使得整個集合再次興奮(下圖4h),再現外界刺激誘發的整個內部反映,從而形成一個循環(下圖4i)。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詮釋這個理論:一隻貓多年前曾抓住過一隻老鼠,雖然很多年過去了,在這些年中它也始終沒有再見到過老鼠,但是現在一旦看到類似老鼠的玩具,它又會馬上想到那是一隻老鼠,可以去抓。

貓的記憶能維持多長時間?國外的一隻貓,走失三年依然記得原主人

講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哺乳動物大腦的發育規律。

1、哺乳動物在出生之後,大腦依然會繼續發育的。但是由於大部分神經細胞沒有增殖能力,會不斷衰老死亡,所以,大腦中的神經元是會一直減少的。

2、雖然神經元是大腦最基本的結構單元,但是真正發揮作用時,單憑一些神經元單打獨鬥可不行。為了執行特定的功能,神經元必須要相互連接,組成功能環路。連接不同神經元的便是我們常說的突觸。與神經元數量會持續減少不同的是,突觸的數量會在出生後經歷先增加後減少的變化趨勢。並且,突觸不會像神經元那樣不可再生,新的學習和記憶的過程都會產生新的突觸。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便能明白與記憶相關的2個事實:

1、記憶存儲於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內,神經元與神經元通過突觸相互連接。

2、腦內神經元在我們出生後就一直在緩慢的衰亡。溝通神經元的突觸存在先急劇增加、修剪,而後不斷更新的過程。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貓的記憶退化,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衰弱的,而其中有些記憶則是會隨著突觸的修剪而消失,永遠找不回來。

貓的記憶能維持多長時間?國外的一隻貓,走失三年依然記得原主人

能不能人為對貓進行記憶強化?

人為對貓進行記憶強化,說的實用一些,就是一個訓貓的過程。養過貓的人都知道,訓貓相對於訓狗來說,還是很困難的,但是讓它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擺手、乞求等,還是可以實現的,下面小美就跟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

1、教貓咪如何擺手。準備好獎勵,之後和你的貓咪在同一水平線。輕拍貓咪的爪子,說“擺手”,當你的貓咪擺動它的爪子時,馬上給予它好吃的,重複這種訓練步驟,直到在聽到“擺手”的命令時,貓咪可以自己做出動作,以後每隔幾天重複訓練一次。

2、教貓咪如何乞求。這和“擺手”的訓練方式有些相似。在貓咪的頭頂舉起一個獎勵食物,然後下達命令,受到食物的引誘,貓咪會靠後肢站立起來,抬起前肢去抓取食物,這時就要把獎勵的食物給它吃,反覆訓練,直到不用在它的頭頂做食物誘餌,貓咪就能在聽到命令時做出乞求動作,同樣的以後每隔幾天重複訓練一次。

類似這樣的訓練,對於貓咪來說是有好處的,因為它能夠得到食物獎勵,所以記憶會比較深刻,同樣的道理,如果說貓咪存在亂拉亂尿的不良行為,也可以在它做出這種行為時,及時的給予呵斥或敲打,對於貓咪來說,這是不利於它自己的一面,所以記憶上也會比較深刻。

貓的記憶能維持多長時間?國外的一隻貓,走失三年依然記得原主人

小美寄語:

雖然貓咪的記憶具體能維持多長時間,就算是科學家都無法給出一個具體結果,但是貓咪對主人的認知卻是一輩子的,不過前提是主人跟它在一起的時間要夠長,畢竟對貓來說,想要強化對一個人的認知,是需要時間去積澱的。

貓的記憶能維持多長時間?國外的一隻貓,走失三年依然記得原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