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哥”、“房姐”手握上百套房,網友:讓這兩項政策解決

數十年來,房價不斷上行。尤其,2015年以後,房價歷經數度躍升,已經接近相當危險的高度。再想繼續保持過往的速度上升,除非開發商完全不想依靠地產行業賺錢。有朋友可能想問,房價什麼時候下降?對此,國內很少有人能夠回答出來。

其實,決定房價漲跌的因素非常多,囊括地價、人力物力成本、政府的各項稅金多寡、供需關係以及針對地產行業的政策等方面。其中,地價、人力物力成本都在不斷增長,政策則在不斷收緊,唯有供需關係比較縹緲。過去,由於城市化政策穩步推進,大批農民紛紛湧入城中。城市的土地卻十分稀少,住房需求難以得到滿足。於是,國家出臺棚改政策,推掉危房,讓開發商想辦法。開發商靈機一動,在原地蓋起了二、三層的高樓,解決了這一難題。

“房哥”、“房姐”手握上百套房,網友:讓這兩項政策解決

根據專家的研究,早幾年前,華夏的房屋已經滿足30億民眾居住。可是,大傢伙買房為何還是困難重重?

實際上,對於大夥來說,從來都是買不起房,並沒有住不起房。可以說,幾乎每一個人都有容納自己的地方。換而言之,華夏壓根就不缺房。更何況,由權威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商品房成交面積為128億平方米,而庫存面積居然有260多億平方米。這也就意味著,就算將這些面積除掉華夏14億人口,人均居住面積都達40平方米。更加可怕的是,以上數據並不包括農民的自住房。倘若加上這些數據,人手一套房並不是夢。

“房哥”、“房姐”手握上百套房,網友:讓這兩項政策解決

只是,這可能嗎?

如果中國不缺房,民眾都有自己的一套住宅,開發商應該怎麼活?銀行怎麼做,難道要依靠著實業來苟延殘喘?

正是因為如此,近些年來,國家的調控都儘可能求穩。縱然前前後後調控幾輪,也只是要求房價不要脫離市場,野蠻增長。然而,馬太效應依舊產生,社會資源或多或少向頂端雲集。

相比較芸芸大眾,那些“房哥”、“房姐”手持上百套房產,獨身一人佔據了社會大部分的資源。縱然他們確確實實使用了自己的錢財,可是也造成了社會資源分配不合理,資源極大的浪費。

“房哥”、“房姐”手握上百套房,網友:讓這兩項政策解決

所以,想要房價下降,就必須要均衡的分配社會資源,讓絕大部分剛需買得起房,讓“無房一族”住得上房。這也就意味著,必須將“房哥”、“房姐”們手中的資源合法地擠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有網友提出,必須讓空置稅、房產稅出臺。用空置稅、房產稅儘可能逼出更多的閒置房,使得供需關係保持平衡。

據悉,房產稅、空置稅在海外部分國家正式實施,效果匪淺。根據哪些國家的法律規定,倘若名下房產閒置跨一年,徵收10%的空置稅,每超過一年再加收2.5%。若是中國能夠儘早出臺房產稅、空置稅兩項措施,或許能夠解決大部分國民購房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