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草鞋、布鞋、解放鞋到現代戰靴——人民子弟兵的腳上裝備發展史

鞋子對於部隊的機動力和戰鬥力有著極大意義,無論古今中外皆然。那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鞋子又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我軍早期軍鞋

在解放前的二十餘年中,我軍裝備差,徒步行軍是常態,且經常需要大範圍、長距離的徒步機動,進攻時穿插、包圍,撤退時轉移,應對優勢兵力敵軍的圍剿。這時候,鞋子就更重要了。

1927年建立的紅軍,早期部隊來源都是起義的國軍,其軍裝也與國軍相差無幾,鞋子以布鞋、草鞋。工農武裝割據時期,紅軍控制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和縣城,加之頻繁遭到圍剿,條件更加艱苦,連衣服都是五花八門,鞋子更是有啥穿啥,有布鞋穿布鞋,沒布鞋穿草鞋,甚至還有赤腳的。後來蘇區擴大,部隊統一配發軍服、軍被和鞋子,配發的鞋子也是布鞋或草鞋。

從草鞋、布鞋、解放鞋到現代戰靴——人民子弟兵的腳上裝備發展史

(紅軍的草鞋)

紅軍的布鞋往往是鄉親們一針一線縫出來的,穿著舒適柔和,走路輕便。然而布鞋很不結實。以紅軍翻山越嶺一天幾十裡甚至上百里的節奏,沒幾天就會穿壞。因此,紅軍往往把布鞋當寶貝藏著,腳痛得受不了的時候才穿一會兒。別的時候就穿草鞋。

草鞋的質量當然比布鞋差得多,一來新草鞋容易磨傷腳,二來草鞋對腳的保護少,三來同樣不結實容易壞。但草鞋有一個好處,就是原材料豐富,容易編織,壞了可以很快補充,所以紅軍戰士一般都帶著兩三雙草鞋,壞了一雙立刻編新的。有草鞋穿,總比赤腳要強得多。

從草鞋、布鞋、解放鞋到現代戰靴——人民子弟兵的腳上裝備發展史

(穿布鞋的紅軍示意圖)

在一些老畫片裡,紅軍戰士的標準配置就是腳上一雙草鞋,揹包上綁著一雙布鞋。而“擁軍鞋”也是根據地人民尤其是婦女們最常見的一種勞動成果。

至於當時很少見的膠鞋,既和布鞋一樣輕便,同時比布鞋要結實得多,簡直就是行軍的無價之寶。

抗戰時期,八路軍、新四軍雖有了國民革命軍番號,但主力長期在敵後抗戰,條件同樣艱苦,軍服和軍鞋依然是草鞋、布鞋為主。

從草鞋、布鞋、解放鞋到現代戰靴——人民子弟兵的腳上裝備發展史

(八路軍的鞋子)

解放戰爭時期,由於抗戰後繳獲日本裝備,加上解放區擴大,經濟基礎提升,以及殲滅國軍繳獲裝備,解放軍的穿鞋條件比起紅軍、八路軍、新四軍有所改善,裝備了少數的皮鞋、膠鞋,布鞋的供應也充足了許多,當然也有穿草鞋的部隊。

從草鞋、布鞋、解放鞋到現代戰靴——人民子弟兵的腳上裝備發展史

(穿布鞋的解放軍)

尤其戰爭後期,國軍兵敗如山倒,解放軍佔領大片領土,獲得更豐富的軍需生產資源,開始大量生產統一式樣的軍服和軍鞋。這其中,一批實用的膠底鞋也生產出來。

從草鞋、布鞋、解放鞋到現代戰靴——人民子弟兵的腳上裝備發展史

(穿皮鞋的奢侈解放軍)

解放鞋的輝煌

1950年1月4日,全國絕大部分地區解放。解放軍後勤總部推出了50式軍服,這是建國以後第一套軍服。其中士兵的鞋子,每人每年布鞋6雙,棉鞋2雙,膠鞋2雙。其中的布鞋就是所謂的“老頭鞋”,而膠鞋是綠色帆布鞋面,黃色膠鞋幫,黑色膠鞋底。由於在解放戰爭中大量裝備,因此被人們稱為“解放鞋”。這個名稱後來一直叫了半個多世紀。有趣的是,“解放鞋”這個名稱並不見於總後的官方文件。官方稱謂始終是“布面膠鞋”。

從草鞋、布鞋、解放鞋到現代戰靴——人民子弟兵的腳上裝備發展史

一方面,膠鞋輕便性與布鞋相仿,而耐用性遠遠超過布鞋;另一反面,由於我國大力發展橡膠產業,使得解放鞋迅速淘汰了布鞋成為我軍主要裝備。在50年代的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穿著解放鞋,與美韓軍展開激戰。相對於美軍和韓軍的美式軍靴,解放鞋對腳的保護要弱不少,但卻輕便,利於步行行軍和翻山越嶺。在朝鮮的山區,雨雪路滑,道路截斷。被迫離開機械化車輛的美韓軍,發現笨重的美式皮靴爬山非常疲勞,而穿著解放鞋的志願軍則是健步如飛,神出鬼沒地大膽穿插。依靠機動性,志願軍在初期戰勝了裝備優勢的美韓軍,將戰線從鴨綠江推到三八線,解放鞋功不可沒。

從草鞋、布鞋、解放鞋到現代戰靴——人民子弟兵的腳上裝備發展史

(穿解放鞋的志願軍))

解放鞋輕便耐用、價格便宜,除了作為軍隊的基本裝備,也是運動員的主力用鞋。許多普通老百姓也很青睞解放鞋,尤其是那些體力勞動者。到80年代,中國年產膠鞋數億雙,居世界第一位。據稱近一半的農民穿解放鞋,而城市的體力勞動者則高達百分之九十。還有不少解放鞋出口到東南亞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國家。

解放鞋的淡出

解放鞋優勢突出,缺點也很顯著。一是採用純棉材料製作鞋面、鞋裡,不如皮鞋結實,容易穿破,對腳的保護也差。二是不透氣,容易汗腳,臭味難聞,還容易滋生細菌,甚至感染腳氣。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征戰溼熱的叢林,解放鞋透水性差、對腳部防護差的缺點顯露無疑。不少解放鞋的鞋底被越軍的竹籤子刺穿,導致戰士傷亡。同時,我軍從徒步走向機械化,解放鞋“輕便行軍”的優勢也漸漸弱化。

從草鞋、布鞋、解放鞋到現代戰靴——人民子弟兵的腳上裝備發展史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我軍)

因此我軍從80年代即開始研製新的軍鞋,1997年更是成立新型作戰訓練鞋課題組,推出了97式作戰靴。97式作戰靴的幫面為牛皮和迷彩帆布結合,鞋底為橡膠大底,既保持了膠底的彈性,又增強了對士兵腳步的保護和透氣性,只是輕便方面不如解放鞋。97式在2001年開始裝備,但並未普及全軍,大部分戰士依然穿著解放鞋訓練。

從草鞋、布鞋、解放鞋到現代戰靴——人民子弟兵的腳上裝備發展史

此後,總後又推出了99式作訓鞋。它包含了6項國家專利和1項軍隊科技進步成果一等獎,在10個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比如,使用了新型應用化學纖維材料,增強了耐磨性;鞋裡、鞋面等織物中加入抗菌劑,並有排汗功能;採用了短纖維增強型發泡橡膠新材料,減輕了重量;防滑底紋、結實耐用,適合部隊高強度作戰訓練時穿用。作為解放鞋的換代產品,它保持輕便優勢的同時,加厚的鞋底比老式解放鞋好了很多,抓地力強,軟底尖頭又利於攀巖,據稱在平整潮溼的水磨石地面疾走急停也沒有一點打滑。而橡膠臭味也比解放鞋改善許多。

從草鞋、布鞋、解放鞋到現代戰靴——人民子弟兵的腳上裝備發展史

因此,99式作訓鞋在2004年正式開始取代解放鞋成為解放軍標配作訓鞋,解放鞋只保留在武警部隊中。隨著2015年武警新式作訓鞋開始下發,功勳卓著的解放鞋已經成為歷史。

從草鞋、布鞋、解放鞋到現代戰靴——人民子弟兵的腳上裝備發展史

潛艇兵不要解放鞋

50年代解放鞋受到全軍歡迎,很快普及並淘汰了布鞋。但唯有潛艇部隊卻不要膠鞋,堅持仍然穿布鞋。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潛艇部隊不需要跋山涉水,鞋子不怕磨損。

更重要的是解放鞋透氣性差,那臭味太強,在封閉的潛艇空間裡面簡直是燻死人的節奏。

解放鞋成時尚,

當然,解放鞋的退役,只是意味著它不在成為我軍標配。在民間,輕便、便宜的解放鞋依然是很多勞動人民的最愛。對勞動人民來說,前面兩個優勢足以覆蓋腳臭的短板。目前淘寶上的解放鞋還有10元以下的。比起其他鞋子動輒上百元乃至幾百元來說,自然要大受歡迎。

中國人穿了幾十年的解放鞋,如今搖身一變,成了歐美日本的時尚。例如河南某廠的改良解放鞋,不長時間已經賣出300多萬雙,其中六成是國外。在中國賣2美元的解放鞋,經過改良後在美國能賣到70美元左右,與耐克同等價位。此外,隨著回捧傳統的風潮,解放鞋在國內時尚圈子裡面也有了粉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