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人變了,情淡了,好好的親戚走散了!農村斷親之我見

在當今農村常出現這種現象:親戚朋友聯繫少了,走動少了。感覺這份心情就像手裡攥著一把沙子正一粒粒地慢慢往下掉。好多親戚就這樣,慢慢的斷了來往。真的是人變了,清淡了,好好的親戚走散了。

真的?人變了,情淡了,好好的親戚走散了!農村斷親之我見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出現呢?農村人是否就變得這麼物質這麼勢利嗎?在我看來,並不完全是這樣,原因如下:

  • 一,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

以前大家都是靠土地為生的,衣食住用行都要需要從土地獲得的收入來來支付所有的開銷,土地是最重要的收入真可以說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大家一起在一塊勞動,你幫我,我幫你其樂融融,親情友情得到了很深的體現。然後現在農民獲得收入的方式不僅僅是依靠土地,而是有了更多的選擇。大家在農閒的時候出去務工,農忙的時候回來收莊稼。大家東一個西一個,經常不在一塊,時間久了就產生了陌生的感覺。

  • 二,住的地方發生了變化。

以前種地是就住在原住址,非常固定。可是你看看現在,從農村出來務工的人多了,大家東奔西跑,大部分是租房。以前的親戚,很少能在一塊住的。都說遠親遠親,可現實就是感覺得流淌在血液裡的那份感情慢慢變淡,以前的親戚似乎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 三,貧富差距引起心理的變

以前,大家靠土地為生時,貧富差距並不大,你家住瓦房,我家住瓦房,都是一樣的,沒有太大的差別,在心理上也很容易親近。而現在,大家謀生的方式不同了:有的打工,有的種地,有的做生意,收入也發生了差別,有錢的買房買車,沒錢的,常年漂泊在外。沒錢的心理,就產生了自卑的感覺,而有錢的,未免會出現得意洋洋的現象。身份變了,情感也變了,感覺在一塊沒有以前那麼融洽,成了不同圈子的人,也不願意,經常走動了,只有有重要事情的時候,比如婚喪嫁娶的時候才出現一次。

真的?人變了,情淡了,好好的親戚走散了!農村斷親之我見
  • 四,生活壓力引起心理的變化。

我覺得這是最主要的。現在的人們不缺吃不少穿,就是缺錢花。高昂的結婚成本讓人們舉步維艱。農村的父母們好多五六十歲的時候,仍然在外漂泊,打工掙錢,就為了順利完成兒子的婚姻。房價在不斷地上升,壓得很多人喘不過氣來,為了賺錢,很多人在一個地方一干就是很多年,中途不回家就為了多掙兩個錢,好讓兒子成家。長時間不見面,不來往,親戚跟斷了一樣。

  • 五,農村的各種花銷不斷增大,讓很多人頭大,大家只能避而不見。

先不說別的,就說過年的費用吧,回家花個萬二八千都是少的。過年紅包農村100塊錢是最常見的,有的給幾百上千的,又加上春節期間結婚的又特別多,份子錢自然又少不了,少則幾百,多則上千。我的一位朋友說去年光過年花了3萬多,而他在外邊一年又能掙多少錢呢?除了吃喝租房的費用家庭開銷能剩個五六萬塊錢,而這一過年就花去一半多,真是心疼。於是很多人選擇了不回家過年。

真的?人變了,情淡了,好好的親戚走散了!農村斷親之我見

總的說來,農村人是樸實的,正像他們熱愛的土地一樣。對於親情也是這樣。斷親,只是表面現象,大家少了來往。真正的親情是時間衝不淡的,它是融於血液裡,骨髓中的,在真正有事的時候就會體現出來。

如前年在家中聽到一位表叔患了重病在城裡住院,於是就和兩個弟弟一同去探望,誰想到在這裡又碰見久未謀面的幾個表姐及表姑,大家見面都很激動,握著手含著淚有說不完的話,訴不完的情。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看法,大家對農村斷親現象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