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是舊時俗語。本義是“人為了追求金錢,連生命都可以不要。鳥為了爭奪食物,寧可失去生命”,引申義為“人們為了自己的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會用盡全力去嘗試得到它,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在《聊齋志異》當中也記載了一個人,為了得到錢財而娶了個醜陋的狐仙,最後反悔,遭了報應的故事。

穆生是長沙人。家裡貧窮,連過冬的棉衣也沒有。一天晚上,他一個人孤寂地坐著,有個女子進來了,穿著華麗的衣服卻長著一張又黑又醜的臉。女子笑著說:“大冬天的,你冷不冷?”穆生吃驚地問她是什麼人。她回答說:“我是狐仙。可憐你孤單寂寞,暫且和你睡在一起暖暖冰冷的床鋪。”穆生害怕她是狐狸,又討厭她的醜陋,大叫起來。

狐仙把一個元寶放在桌子上說:“你若是和我相好,這個元寶就送給你。”穆生見錢眼開,這才高興地答應了。床上沒有被褥,就把自己身上穿的錦衣代替。天亮的時候,狐仙起床後囑咐穆生說:“把我送給你的元寶,到集市上去買軟綢緞做被褥,剩下的買棉衣和食物。你如果願意和我長久相好下去,就不用了擔心受窮了。”說完走了。

民間故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穆生按照狐仙的吩咐,買了軟緞和棉絮製成被褥和棉衣。狐仙晚上又來了,看見床上鋪得都是新的,高興地說:“你很聽話,少不了你的好處。”從此,狐仙每天晚上都來,每次離開,必定留下一些財物。過了一年多,穆生家的房子變得整齊乾淨,穿戴的衣服都是綢緞做成的,穆生儼然成了一個土財主。但狐仙送的東西卻漸漸少了,穆生開始討厭她。請了一個法師到家裡來,打算把狐仙捉住。

沒想到狐仙卻把法師痛打一頓,進屋指著穆生罵道:“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你如果討厭我,我會自己離開。但你既然恩斷情絕,從我手中拿去的就要還我。”說完,氣憤地走了。

從此,穆生害怕了,請了一個法術高明的道士來捉狐仙。道士擺設神壇,壇還沒擺完,道士倒地不起,穆生走近一看,道士血流滿面,不知怎麼被割去一隻耳朵。這時,大堆石塊從天而降,把傢俱門窗、鍋碗瓢盆砸得稀巴爛。穆生嚇得鑽到床底下,縮做一團。一會兒,狐仙抱著一隻貓頭狗尾的怪物進來,把它放在床前,怪物一口咬住穆生的鞋子,牙齒比刀子還鋒利,一口就咬掉了他的一個腳趾。穆生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狐仙說:“拿出所有的金銀珠寶,不許隱瞞。”穆生答應了。穆生忍著疼痛拿出二百兩銀子。狐仙嫌少,又讓怪物去咬他。穆生哀叫著請求寬恕。狐仙限他十天之內,償還六百兩銀子,穆生答應了。狐仙抱著怪物離開了。

民間故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穆生變賣家中所有,湊足了六百兩銀子。到期那天,狐仙果然來了,急忙把銀兩給她。狐仙沒說什麼就走了。從此再也沒出現。穆生好吃懶做,他的家境又像以前一樣貧窮了。

狐仙又找了鄰村的於某,於某也是一個窮光蛋。但是三年間,就開了五家當鋪,成了當地首富。但是於某沒過幾年就死了。

民間故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有一天,在野外穆生偶然遇到那個狐仙,長跪在路旁。狐仙沒有說話,只是用白手帕包著五六兩銀子遠遠扔給他。穆生等狐仙走後,拾起銀子,回到家裡,買了一頓豐盛的飯菜,可是由於太飢餓了,竟噎死了。

邪物進門,能把它殺了自然是壯舉。但已經接受它的恩惠,即使是鬼怪也不能負心。那女子不是你所喜歡的,即使給大量錢財也不應動心。穆生和於某見錢眼開,為了得到錢財,竟不惜喪身辱行。可悲啊,貪心漢,終於自取滅亡了。

申明:故事素材取材於《聊齋志異》,首段和末段評論是本人感悟,在於藉故事以明理,藉故事以化人,借鬼怪喻古今,請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