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唱歌不是為了“飈高音”,唱法不能簡單劃分

歌手記者:在《中國新歌聲》《我是歌手》等音樂類選秀節目中,不少歌手喜歡展示強悍的高音技巧,在大眾心中,也有一種“唱功等於高音”的觀念,以及“美聲歌唱家都會飈高音”的固有觀念,對此你怎麼看?

廖昌永:唱歌不是為了“飈高音”,唱法不能簡單劃分

廖昌永:只會飈高音並不一定就會唱歌。我們練習不是為了把音練得有多高。我們練習技巧是為了讓你的聲音更加有彈性。我們唱歌要用科學的發聲方法讓自己的嗓子能夠有更長久的藝術生命力,而不是一味飆高音。有時候好像有些訓練就是為了展示自己的聲音能飆多高,帕瓦羅蒂能夠唱High C,我能夠唱High D,你聲音唱得再高,沒有情感是沒有用

廖昌永:唱歌不是為了“飈高音”,唱法不能簡單劃分

我覺得唱歌不是為了飈高音,而是為了表達情感。技巧不在於音唱得有多高,而在於你在同一個音上,從最弱唱到最強,從最強唱到最弱,聲音的力量保持是一樣的,這個是最難的,而不是高音。因為高音能唱多高是你的嗓音條件決定的,有些人聲帶短、薄,他的會厭是呈卷葉狀的,他的高音就容易上去,但是有些人聲帶比較長,像我這種男中音,非要讓我去唱High C,就強人所難了。

記得有一次,有人問我,你現在在唱什麼,我回答“男中音”。他說,那好好努力啊,十年以後,聽你唱“男高音”,我只能一笑了之。為何聲部要分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就是從人的聲帶的長短、寬薄、會厭的狀態等生理條件決定的,是天生的。

廖昌永:唱歌不是為了“飈高音”,唱法不能簡單劃分

記者:以前人們印象中,美聲、民族、通俗三種唱法一直是涇渭分明的,但近些年,在很多音樂晚會、歌唱比賽以及音樂選秀節目上,開始出現了融合,學美聲的人唱起了流行歌,流行歌手開始運用美聲唱法,引起了不少爭議,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廖昌永:流行唱法、美聲唱法、民族唱法,從發聲技巧、唱法上講,當然是不一樣的,音色出來是不一樣的,但是不要簡單地分開。我覺得音樂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流行歌是否只能流行歌手唱,美聲的歌曲是否只能美聲演唱者唱?我不認同。

廖昌永:唱歌不是為了“飈高音”,唱法不能簡單劃分

流行歌也可以用美聲的方式、技巧來演繹,可以演繹出不一樣的音樂風格。比如《黃河怨》,大家一直認為是個美聲歌曲,大家一開始約定俗成的好像就是這樣來唱的,但是在抗戰勝利60週年的時候,我聽到了彭老師唱的《黃河怨》,當時給大家特別新的感覺,唱民歌居然可以把《黃河怨》唱得那麼好,這給我的震撼是特別大的。用民族唱法這樣的一種發聲技巧,依然可以把所謂的美聲歌曲唱得非常好。所以彭老師這樣一個演唱,給大家樹立了一個標杆。《黃河怨》本來就是一箇中國曲目,不論是美聲唱法唱,還是民族唱法唱,都是我們的母語,我們都應該把它唱好。

其實每種唱法都是可以把作品唱好的,就像美聲就是“優美的歌唱”嘛,無論我們技巧怎樣,最終目的就是把作品的內容唱好。對於我來講,演唱的曲目上,音樂風格上,沒有任何界限,不論是流行歌曲,還是美聲歌曲,只要是好聽的,能夠觸動我心絃的歌,我都願意唱。當然演唱技巧上一定有不同,我唱出來的不可能跟孫楠一樣,我唱出來的一定是廖昌永式的。

廖昌永:唱歌不是為了“飈高音”,唱法不能簡單劃分

關注作者,收藏文章,慢慢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