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天天發朋友圈的人?

朋友圈發不發,怎麼發,發什麼,都成了社交中印象管理的重要環節了。很多人都習慣了以此經營自己的外在印象。 我認為這件事可以分三階段:

一是隨心所欲地發:上班遲到,晚上加班,舍友用了我的沐浴露,吃了我一口零食,晚上睡不著,遊戲不好玩。 從生活瑣事到吟詩作對甚至無病呻吟,啥啥都可以。

二是開始考慮發不發怎麼發:發的頻率,內容,害怕被別人認為“空虛”,把發朋友圈這件事和自我價值掛鉤。 也為發的內容而發愁,濾鏡,擺拍,定位,九宮格,一個都不能少,極盡所能在朋友圈裡做一個風光的人。

三是又迴歸隨心所欲:不在意他人的眼光,想發就發。有任何想分享的,想紀念的,哪怕是一個矯情做作的感慨。

怎麼看待天天發朋友圈的人?

個人的經歷大概分為四個階段:

1·高頻率發朋友圈裝逼。 剛考上大學時候,沒什麼眼界,心智上很單純,只是覺得發點自己的逼事被互動的感覺很爽。

怎麼看待天天發朋友圈的人?

2.基本不發朋友圈或只轉發一些音樂文章。 這個階段,看了些諸如“朋友圈發的越多隻能證明你越空虛”之類的公眾號,感覺自己每天處心積慮為發一張圖片而想半天裝逼的文案這種行為屬實很幼稚,但是不發呢心裡又癢癢,想裝的自己看破朋友圈紅塵又想獲得別人的認同,怎麼辦呢?於是我每天轉發一些高逼格說唱音樂,你雖然過得比我好,但我發的歌你絕對聽不懂,你可能不會點贊,但我yy到了你一臉聽不懂卻感覺我這個人很高深莫測的表情。

怎麼看待天天發朋友圈的人?

3.完全不發。 突然有一天意識到了自己發朋友圈的目的就是想獲取認同,那些真正有東西的大哥們都沒見著發,為了也想成為這樣一個不需要別人認同的強者於是三天可見,一整年不見發一條,雖然寂寞,但想象別人覺得自己是強者而露出的敬重表情,欣慰的笑了。

怎麼看待天天發朋友圈的人?

4.面對自己。

遠離了發朋友圈,卻在時刻刷朋友圈,也從大學畢業進入了社會,加了各式各樣的人,客戶,領導,達官貴人,同事,發現只要是在現實生活中活的很開心的人他們的朋友圈往往是沒有用心經營過的,雜亂的放著自己年輕時青澀的想法,幫朋友女兒的投票,一些外人不懂的互動,醒悟到根本就不是朋友圈的問題,是我自己愛裝逼在乎別人看法 真正不在乎別人眼光的人,是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發朋友圈這種行為的,他可以不發,他可以天天發,但是真正受影響的是我們這種把朋友圈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想要用心經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