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終身成長》:一本能讓你看到自己未來的書

想象一下你正在做一件事情:比如,進行一項體育運動、學習一門手藝或者完成一個遊戲。

才接觸的時候,你很興奮,每天恨不得花十幾個小時在上面。後來,事情變得越來越難,你開始想要放棄。於是,你開始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說,我下班以後很累了,我需要休息;最近太忙了,我沒有時間去做這個事情了,等等。

一而再再而三,你的興趣慢慢消失了。興趣人人都有,但是為什麼能夠堅持做一件事的人卻那麼少呢?事實上,是你的思維模式在作怪。

043:《終身成長》:一本能讓你看到自己未來的書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思維模式:固定思維模式、成長性思維模式。

1、固定型思維:這類人認為人的才能一成不變,並急於一遍遍地證明自己的能力。他們時刻想證明自己的智力、個性和特徵。他們會把發生的事當作衡量能力和價值的直接標尺。

每一個時刻,他們都在接受自我評估:我會成功還是失敗?我看上去是聰明還是愚蠢?我是會被接受還是被拒絕?我看上去像是一個成功者還是一個失敗者?

這種思維模式,讓他們無法享受做事的每個當下,並會在受到打擊時,給自己貼上失敗者的標籤,對自己失去信心。

2、成長型思維:這類人認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養。雖然人的先天才能、資質、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過努力和經歷來改變。

即使每個人在先天的才能和資質、興趣或者性情方面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來改變和成長。

這種思維模式,讓他們在人生遭到重大挑戰的時候,也能茁壯成長。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發現了思維模式的力量,並將她的研究成果寫進了《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一書裡。

在書中,她介紹了固定型和成功型思維模式,並告訴我們:你認為才智和努力哪個更重要,能力是否能通過努力改變,決定了你是會滿足於既有成果還是會積極探索新知。德韋克揭示的成功法則,已經被很多具有發展眼光的父母、老師和管理者應用,並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如果你想要獲得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都需要的抗壓力,那就和我們一起翻開《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和心理學家德韋克一起探索成功的思維模式吧!

一、兩種思維方式的領域應用

1、體育:冠軍的思維模式

體育界有很多看似沒有優勢最後卻取得驚人成績的運動員。

比如,身高僅有1.6米的蒂尼·博格斯在NBA打球;獨臂棒球運動員皮特·格雷,打入了大聯盟;姿勢不夠協調的本·霍根,成為了最優秀的高爾夫運動員之一;威爾瑪·魯道夫,這個被稱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的一條腿曾經接近癱瘓……這些運動員都以出色的表現,打破了天才的神話。

那麼是什麼讓這些平凡,甚至先天不足的運動員收穫成功呢?經研究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性:他們都是成長型思維模式者。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認為,成功來源於學習、努力和自我提高;挫折能給人以動力、經驗和教訓,讓你變得更好。

總之,冠軍思維模式,就是相信成功可以通過努力爭取的成長型思維。

2、商業:思維模式和領導力

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領導者,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只關心個人是否偉大。在管理上,他們無心建立卓越的團隊,固執地認為天才不需要好團隊;在地位上,他們想成為企業中唯一重要的人,這樣才能突顯自己高人一等;在表現上,他們急於展示自己的優越,甚至利用下屬來證明。

而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領導者,他們的世界裡充滿了明亮、包容和正能量。無論看待自己或他人,他們都相信人具有發展潛能。對他們而言,經營公司不是為了突顯優越,而是為了促進自己、員工和整個企業的成長。他們十分重視團隊協作。

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領導者,總是追求證明自己、強調“我”,而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領導者則更重視“我們”。

3、人際關係:人們相處的思維模式

A、愛情關係中的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認為一切都可以培養。他們相信健康長久的兩性關係,需要彼此磨合,共同努力。即便兩人發生衝突,他們也仍舊相信彼此的關係是良好的。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認為,愛情是理想的,是完美和永恆的和諧相處。就像童話那樣,王子公主過上幸福的生活,一切都是註定。在兩人相處中,固定型思維模式者主要有兩個問題:

一是,他們覺得,如果愛情需要努力,說明它不屬於自己。他們希望兩個人心有靈犀、意見統一,所有的事都能自動發生。他們認為,伴侶之間的相互支撐、共同解決問題都是不靠譜的;

二是,他們認為,問題意味著性格缺陷。當兩人發生衝突時,固定型思維模式者會選擇責備。有時他們會責備自己,但大多時候他們會責備對方性格有缺陷。他們覺得這些性格缺陷無法改變,兩人之間的問題也無法解決。

B、社交中的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在社交中也會害羞,但不會受到影響。他們會很快漸入佳境,與人產生良好的互動,把社交當作一種挑戰,他們擁抱挑戰。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則害怕冒險,害怕傷害,一旦被某人傷害過,不去分析具體原因,就再也不會與對方來往。

4、教育:思維模式和教育

A、父母的思維方式

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父母,不在乎孩子的興趣和潛能,只要求孩子達成他們所期望的成就。否則,孩子在他們眼中,好像失去了該有的價值。

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父母,不僅會給孩子設定一個奮鬥目標,還會給孩子成長的空間。他們尊重孩子的興趣,重視孩子擁有完整的人格,鼓勵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活得更好。他們看到了孩子努力的方向,關注孩子是怎麼做的,為什麼這樣做會成長。

B、老師教育孩子的思維模式:

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老師,會營造一種充滿評判色彩的學習氛圍。他們會根據學生一開始的表現,判定哪個聰明,哪個笨。接著,他們就輕易放棄那些“笨”學生。這些老師認為“笨”學生不是自己的責任,他們無法改變學生的智力水平。

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老師,會創建一個充滿信任、沒有評判的學習氛圍。他們注重怎麼教會學生,而不是刻板地評判學生。他們致力於教會學生熱愛學習、教會學生自學和思考。就算學生當下水平不足,他們也會指導學生如何縮小差距。

二、通往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四個步驟

A、接受

每個人都是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混合體。對固定型思維模式,我們不必感到羞愧。我們首先得承認它、面對它、接受它。

B、觀察、覺醒、覺察力

其次,我們得知道是什麼引發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它什麼時候會出現?比如,有的人是在面臨挑戰時,有的人是在努力過程中受挫時。你可以想一想:最近一次你的固定型思維因為什麼而引發?當時你有怎樣的感覺?它對你說了什麼?最後導致你做出了什麼決定,或者付諸了哪些行動?觀察你的固定型思維人格,明確它出現的原因。

C、命名、行為

尋找亮點-太關注我不行,學東西看到進步。

給自己的固定型思維人格取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可以和生活中的某個人同名,可以是一本書名、一個電影人物名,當然,也可以是你不喜歡的一個名字,用它警醒自己。

D、教育

瞭解了引發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原因,和它帶來的不良影響。接著,我們要教育自己的固定型思維人格。當它出現並阻礙你時,你得學會和它溝通。你需要向它說明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讓它和你一起踏上行動的旅程。當你遇到挫折、壓力時,它又會出現。這時,你需要告訴它,你將怎樣計劃從挫折中鍛鍊和成長。

事實上,固定型思維模式是為了保護你,讓你感到安全。但它的方法卻做不到這一點。所以,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它溝通,教育它,它就能支持和幫助你。改變是不易的,改變是痛苦的。但正如作者所說,“改變也許艱難,卻從未有人說過不值得”。

上面闡述了書中提供的一些方法論,那麼落實到我們每個人身上,我們該如何用這些道路過好我們的一生,下面就來說說。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發光體。只是,錯誤的思維方式,會影響我們對成功和失敗的理解,讓我們離想要成為的自己越來越遠。

想要改變自己,你要明白即使你發生了改變,你以前的舊信念也不會消失。相反,新的信念會和你舊的信念一起存在,隨著新的信念變得越來越強,你就會獲得新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那麼,我們要如何做才能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呢?

我們要意識到,我們的信念一直在不斷觀察和解讀一切,使我們的生活得以在軌道上正常運行。但有的時候,解讀的過程往往會出現偏差。這時,我們需要調整它。

固定思維模式,創建了喜歡評判的內心獨白“這意味著我比他們強”“這意味著我是一個失敗者”,等等。他們會對每個信息做一次強烈的評估。如果是好事,他們就會貼上一個積極的標籤,如果是壞事,他們就會貼上一個消極的標籤。

成長型思維模式,同樣經常觀察身邊發生的事情,但他們的內心獨白與評價通常與他人無關。他們對積極和消極信息同樣很敏感,但他們更注重這個信息在學習和建設性行為方面能帶來什麼:我能從中學到什麼?我怎麼做才能提高?我怎麼做才能讓我的伴侶做得更好?

那麼,為什麼思維模式很難改變呢?

一般來說,固定思維模式會告訴人們你是誰,或者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且會告訴人們,你將如如何成為這個理想中的人,如何得到別人的喜愛和尊敬。這個想象中的完美的自己為你帶來的希望,會讓你想要成為這個完美的自己,並反覆證實自己已經做到了。

要放棄這種思維模式是很困難的,因為這意味著要放棄這麼多年帶它給你的自尊,和接受你曾經覺得恐懼的事情——挑戰、批評與挫折。期間,固定型思維模式會不斷給你的不安提供避風港。不要接受這個避風港的誘惑!

接受成長型思維模式,不僅不會讓你遠離自我,而會讓你釋放潛能,接近那個真實的自我。根據上面的三個方面的方法論,可以開始以下行動:

首先,當你想要去做某件事情,去學習某些知識,或是要面對某個問題的時候,你要先確定目標,然後制定一個成長導向的計劃。你要何時實行計劃?你將在哪裡實行計劃?你準備如何實行計劃?要考慮具體的細節。

其次,你要和有相似經歷的人聊天,告訴他你現在面臨的困難。當你鼓起勇氣訴說你的煩惱時,你說不定會發現,他也曾經經歷過你正在經歷的。沒有人會拒絕一個真心向自己尋求幫助你,勇敢一點,邁出第一步吧!

然後,你要放棄“全世界都欠我的”的念頭,意識到別人的脫穎而出是因為付出了努力,你要開始更加努力,想看看自己能否得到想要的獎賞。當你能夠慢慢享受努力的過程時,成功也在不遠處向你招手了。

最後,當事情變得糟糕的時候,你要思考如何走到這一步的。不要總是把問題推給別人,因為“一個巴掌拍不響”,也不要總把問題推給自己,因為你還年輕,你還需要成長。當你能夠放下自責與痛苦時,你就能帶著新的領悟重新出發了。

除了幫助自己,你可以幫助別人改變錯誤的思維模式。你要不斷地告訴對方,你今天通過練習,學到了哪些新的東西。你需要坦誠面對自己的錯誤,生動地講述自己如如何發現瞭解決問題的關鍵,讓他意識到成長型思維的魔力。

卡羅爾·德韋克說,改變也許艱難,卻從未有人說過不值得。的確,改變是一件非常困難甚至痛苦的事情,我們多年來已經形成的固有模式常常會阻礙這些改變,但是我們堅信,每個人都有一顆想要變得更好的心,只要有決心,沒有什麼不可能。

成長是一輩子的事,無關年齡!

PS:如何需要本書的思維導圖,評論區留言,私信發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