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王硇:歷史文化名村保護 從發展開始

​王硇村位於河北省邢臺沙河市境內,距首都北京465公里。全村252多戶,841多口人,村域面積20餘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6.9公頃,景區面積約500公頃。據考,王硇村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相傳王姓始祖王得才籍貫四川成都府,官任明朝鎮京總兵,後因押解皇綱被劫,犯下滿門抄斬之最,為躲避朝廷追查,而攜眷輾轉逃匿於此,繁衍後代,至今達600多年。


沙河王硇:歷史文化名村保護 從發展開始


王硇位於村內要道的典型石樓,兼顧居住和防禦功能


沙河王硇:歷史文化名村保護 從發展開始


院落東南方位大多數留有“缺角”,當地人稱其為“有錢難買東南缺”

該村保存著明、清及民國時期建築的完整古石樓群,這些石樓大多數帶有鮮明的邑蜀地域風格和戰爭防禦功能,目前仍完好保存有古石樓130處,房屋2000間,石樓群建築總面積達72000多平方米,佔全村現有建房總面積的二分之一以上。


沙河王硇:歷史文化名村保護 從發展開始


王硇古石樓群一角


沙河王硇:歷史文化名村保護 從發展開始


古石樓院落

王硇村地處太行山腹地,抗日戰爭年代曾為八路軍、游擊隊領導人民進行抗戰的根據地。村內現存1941年前後,沙河縣抗日縣政府機關辦公處、沙河縣獨立營、抗日高級小學校等多處革命遺址。老一輩革命家朱德、劉伯承、鄧小平、李德生、楊秀峰等多次在王硇村居住時的院落與房屋仍存;平漢縱隊司令員範子俠將軍犧牲後,其遺體曾在王家祠堂安放月餘。據統計,抗日戰爭中,王硇村曾有60餘人參軍參戰,其中14人為國捐軀。當年,由劉伯承、鄧小平親自授予的立功牌匾,依然懸掛在烈士故居的門楣。因此,王硇村具有較高的革命傳統教育意義。王硇村屬暖溫帶半溼潤區,年平均氣溫11.4℃左右,年降水量750毫米左右。村周匝山貌奇絕,幽谷環護,峻嶺旋繞,紅楓奇花,古樹綠蔭,舉目可見。有遠近聞名的紅楓山、官印山、筆架山、擂鼓硇、白雲山等;尤其是紅楓山上的黃櫨樹面積達2000餘畝,每逢秋季,櫨葉盡染,滿山碧透,奼紫嫣紅,堪稱冀南太行風景一絕。


沙河王硇:歷史文化名村保護 從發展開始


紅楓山秋景1


沙河王硇:歷史文化名村保護 從發展開始


紅楓山秋景2

王硇村被評為“中國最具魅力休閒鄉村”、“河北省歷史文化名村”、“河北省風景名勝區”、“河北省文明村”等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