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木生芳,馨香如故:走向世界的马家窑文化

“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是博爱、悲悯、责任。”这是柴生芳同志写在日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作为北大的优秀学子,他带着这样的精神为临洮的文化事业发展殚精竭虑,在他的牵线搭桥下,马家窑文化的考古发掘工作迈出了新步伐,

此木生芳,馨香如故:走向世界的马家窑文化

出生于甘肃宁县的柴生芳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1997年5月被公派到日本国立神户大学留学,先后获艺术史学硕士和文化结构博士学位,2002年回国后他回到了养育他的黄土地,用满腔热血回报家乡。2011年9月赴临洮任职后,柴生芳便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不遗余力的为马家窑文化的考古发掘奔走着。在他的努力下,2013年临洮县启动了马家窑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院。

此木生芳,馨香如故:走向世界的马家窑文化
此木生芳,馨香如故:走向世界的马家窑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队队员柳胜文

正是柴生芳县长生前的努力和积极争取,让临洮的马家窑遗址得以进行发掘,让大家更加了解马家窑文化,为马家窑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马家窑文化走出临洮、走出甘肃、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

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将临洮列为国情调研基地。同年,临洮县举办了中国•临洮马家窑文化国际论坛。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临洮设立了西北工作站,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也在此成立了洮河流域工作基地。成立了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2016年临洮县实施了马家窑遗址保护设施建设项目。2014 年—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对遗址展开考古发掘,陆续布设探方65个,发掘总面积2000平方米,累计发现六十多万件陶片,还有大量石器、骨器、动物遗骸,发现灰坑81个,房屋遗址48处,灰沟9条,墓葬10座。2017年,临洮县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马家窑文化节,至今已满三届,马家窑文化节日臻成熟,朝着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迅速迈进。

此木生芳,馨香如故:走向世界的马家窑文化

2019年,临洮县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启动了北大源流运动研学基地建设;与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博物馆签订了“新马家窑”三年复兴计划合作项目;与北京行知探索体验研究院就青少年研学营石器时代生存认证体验研学游基地建设项目达成了合作。

此木生芳,馨香如故:走向世界的马家窑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队队员瓦永兴

马家窑遗址的发掘是柴生芳县长生前未完成的心愿,我们作为考古发掘人员,我们要以柴生芳工作精神为指引,结合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科学发掘,认真研究,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文化。

此木生芳,馨香如故:走向世界的马家窑文化

记者|文 军

编审|谭明强

总编|边国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