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中東歐發起的論壇,引發這位總理盛讚

當地時間10月25日,“山鷹之國”阿爾巴尼亞迎來一場由北京發起的盛會——中國-中東歐國家首都市長論壇。

識政君注意到,今年4月,希臘成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正式成員,“16+1”升級為“17+1”,本屆論壇為擴員後首次召開

北京在中东欧发起的论坛,引发这位总理盛赞

論壇開幕式上,阿爾巴尼亞總理埃迪·拉馬為中國給中東歐國家帶來的重大機遇點贊。

埃迪·拉馬說,“17+1”中國-中東歐國家首都市長論壇,已成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及首都城市團結合作、共贏發展的新平臺。各首都城市把和中國的合作視為重大機遇。大家通過這一平臺,凝聚智慧、分享經驗、增進了解,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地拉那市更是在過去的合作中直接獲益,惠及旅遊、文化、交通、衛生等多個領域。

北京在中东欧发起的论坛,引发这位总理盛赞

論壇吸引眾多媒體報道

誠如埃迪·拉馬所言,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務實合作取得了眾多喜人成果。中國同中東歐17國在2018年的進出口額達近900億美元,這一數字在今年前7個月仍達536億美元,同比增長7.1%。截至7月,中國企業在17國累計投資近125億美元,17國在華累計投資愈16億美元,涉及機械製造、化工、金融、環保、物流、新能源、醫藥等多個領域。

而首都市長論壇作為“17+1”合作重要一環,是各國首都直接溝通、互利共贏的廣闊平臺,不僅在對外交往中代表了國家形象,更為國內城市的發展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

論壇在北京外辦統籌協調下,先後在保加利亞索非亞市、黑山波德戈裡察市、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市成功舉辦三屆,作為中國同中東歐國家共同打造的跨區域地方合作平臺,促成了多項合作文件的簽署,涉及經貿、文化、旅遊、衛生等多個領域;成立了中國—中東歐國家首都城市商協會圓桌會機制、中國—中東歐國家旅遊院校聯盟等由我市主導的多邊合作機制,有效提升了北京的國際影響力,對推動有關國家積極參與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北京在中东欧发起的论坛,引发这位总理盛赞

本屆論壇在城市可持續發展這一永恆主題下,下設議題“綠色城市”、“城市規劃”和“韌性城市”,主要目的就是促進各首都城市在環境整治、城市規劃和城市精細化管理等領域開展交流。論壇舉辦期間,各首都城市市長深入交流,緊緊結合各自區位優勢和經濟發展特點,分享城市治理經驗、成果及跨城市、跨領域合作需求。

每每提到中國、提到北京,各國首都城市代表都不吝讚美之詞。

“作為17+1的一份子,我們備感榮幸。”下一屆論壇的東道主,波黑首都薩拉熱窩市副市長米蘭·特里維奇在接受識政君(ID:PoliticalInside)採訪時說,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已經成為全球領導型國家。北京歷史悠久,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城市管理經驗。首都市長論壇無疑提供了絕佳的平臺,我們怎能錯過。希望我們能與北京共享合作機遇,共同打造和諧宜居城市。

“18在中國是吉祥數字,這意味著17+1的美好前景。而這份幸運是北京帶給我們的。地拉那市市長埃里昂·維利阿伊笑著說。

話音剛落,引起陣陣掌聲。他的話道出了現場許多人的心聲。

知多一點

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市

地拉那市是阿爾巴尼亞首都,全國第一大城市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8年3月21日,與北京市結為友城。

北京在中东欧发起的论坛,引发这位总理盛赞

斯坎德培廣場

地拉那最早於17世紀初由一位土耳其將軍所建。隨著交通發展和商隊來往的增多,逐漸變成為商業中心。1920年盧什涅會議決定把地拉那定為阿爾巴尼亞的首都。1928年至1939年佐格一世王朝統治時期,曾僱請意大利建築師對地拉那進行了重新規劃。1939年至1944年德國和意大利對阿的佔領結束之後,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於1946年1月11日在地拉那宣告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地拉那在蘇聯和中國的援助下進行了大規模擴建。

北京在中东欧发起的论坛,引发这位总理盛赞

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騎馬青銅雕像兀然聳立

當前,地拉那市權力機構分為市議會和市政府,市議會有55名議員,議員由市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市政府為執行機構,下設市長辦公室、服務和人事總局、經濟總局、公共事務總局、市政總局、法制局、公共採購局、財務監察局、土地監察局、項目準備和協調辦公室、公共關係局等單位。

北京在中东欧发起的论坛,引发这位总理盛赞

東正教堂

地拉那是阿爾巴尼亞最大城市和主要工業中心,主要產業包括冶金、拖拉機修理、食品加工、紡織、製藥、化妝品、染料、玻璃、瓷器等。該市附近有煤礦。

北京在中东欧发起的论坛,引发这位总理盛赞

魅力北京圖片展在當地展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