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一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蘊藏著許多的故事。今天我們一起去探尋青島最有故事的8條老街的故事……

大學路——愜意的慢生活

大學路,在很多文章中被描述為“青島最早的街道”。大學路始建於德國侵佔青島以後,沿青島河鋪設了一條現代馬路,並在今黃縣路口建了一座石橋,使馬路向北延伸,名叫奧斯帕斯街。但青島老百姓叫它東關街。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大學路上最美的風景要數濃廕庇日的百年法桐,棵棵粗可合抱,樹皮斑駁,灰白相間,樹冠擎天,配合著路旁的紅瓦屋頂,表現出高貴和典雅,有一種油畫一般的美。瞬間讓人忘卻城市的浮躁與喧囂。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大學路的一切似乎是單純為了浪漫而生,這裡沒有經濟繁榮的氣息,但絕對不缺乏情調,一個挨一個的咖啡吧臨街而立或隱藏在庭院裡,顯得別有情趣。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到咖啡館看看書、聊聊天,已經成為不少都市白領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品嚐咖啡的同時,感受“慢生活”的節奏。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榮成路——林蔭掩映的建築畫廊

青島的街道,稱得上林蔭大道的沒有幾條,榮成路是其中之一。榮成路兩旁有濃密的行道樹,是一條優美的建築畫廊。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榮成路雖然不寬也不算長,但道路兩側風格各異的數十棟歐式建築卻讓這裡充滿了異域風情,其中不少始建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獨棟別墅都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之列。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青島老街道中,榮成路是老建築保護最好的街道之一,靜謐、整潔,花草掩映著一座座庭院,海風徐來,濤聲陣陣。

福山路——文化名人故居一條街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中國海洋大學的東側是八關山,福山路是沿八關山東側修建的一條道路,道路兩邊都是一些獨立的院落。原國立青島大學的校址,就是現在的海洋大學,因而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這一帶曾聚集了一批名師大家,洪深、沈從文的故居就位於福山路上。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福山路上人很少,除了幾個老人坐在牆角嘮嗑,就是一兩個收舊傢俱的,偶爾喊上一嗓子。夏日的驕陽灑下來,柏油路面反著光。路兩邊的樹都很粗,落光了葉子,顯得枝幹虯勁。牆上爬牆虎的藤蔓有手臂那麼粗。兩旁的庭院也難見人影,許多藤蔓爬滿了老房子,顯出滄桑與落寞。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芝罘路——市井生活的鮮活標本

早期青島曾有“小柏林”之稱,以歐陸風格建築為特徵。但是,芝罘路上卻不是這樣,這裡有一些純中國式的建築。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青島芝罘路,地處老城區的繁華地段,與商業第一街中山路近在咫尺。它的北端連著交通要道膠州路,穿過店鋪稠密的高密路、海泊路、四方路,最後挽住車水馬龍的安徽路的腰身。芝罘路臨街的建築,全是舊式的二層小樓,下面是店鋪,樓上是住宅。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芝罘路、黃島路、四方路以及周邊街區,是眾所周知的青島老城街區中存留至今的市井標本,歷史風塵中的商號店鋪裡院故事隱現其中,世俗風物、市井百態展現於此。芝罘路是老街,是市場,是酒肆,是充滿人間煙火的生活劇場,也是城市百姓故事的鮮活繪本。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肥城路——多種視角凝望大教堂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肥城路在青島的市南區。青島市因為依山傍海,市區內的道路走向大都不規則。肥城路大體上是東西走向,在東端和浙江路相接處是著名的青島天主教堂。

青島著名的天主教堂,門牌是浙江路,實際上是在肥城路東端,青島的馬路十分不規則,如浙江路是一個“ㄣ”字型,這短的一橫是肥城路開端,雖然這一段叫浙江路。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晴天的下午,在肥城路上可以拍到大教堂最美麗的一面。由這裡下坡到中山路,尚存有一段極具青島特色的馬牙石路。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黃島路——蝸居生活

在島城,如果要尋找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普通市民居所,大概沒有比黃島路更合適的地方了。光滑的青石板、古舊而擁擠的小院落,年齡比很多老人都大的木門……歷史的痕跡在這兒處處可見,我們從喧鬧的中山路轉幾個小彎,就可以走進幾十年前,體味那段歷史。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房子不過百十年曆史,建設的也簡單直接,沒什麼風格可言,每個院落裡面都住的滿滿的,每個戶也就十幾二十幾平方的面積,是擁擠了些,但是卻有著令人羨慕的鄰里親情。這樣親切的場景,如果不記錄下來,怕是很快就再也看不到了!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浙江路——唯美與古典

浙江路不算長,門牌號只到30號,但浙江路在青島眾多老街中分量卻不輕,在這裡,住過民國“辮帥”張勳;“青島首富”劉子山。此外,青島最美建築之一的聖彌愛爾大教堂也在這裡。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浙江路26號老樓,最初名為 “安娜別墅”,始建於1901年,1903年建成,老樓比聖彌愛爾大教堂還老31歲,為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築。建築共有2層。南向立面闢有敞開的觀海陽臺,東立面則相應地建有一個四角的塔樓。陽臺和塔樓之上各為山牆,南面的山牆則較東面的繁瑣些。在該建築建成後的大部分時間裡,南面二層以上的陽臺和窗戶,都可以看到大海。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廣西路——百年紅房子傳奇

廣西路是青島市最早建成的道路,是青島老市區東西向主要幹道之一,是青島老城區地下水管道的起始點。廣西路路東起龍口路,與江蘇路、日照路、青島路、莒縣路、安徽路、浙江路、中山路、河南路、蒙陰路等馬路交匯,西抵泰安路上的火車站。德國佔領時期的名稱是亨利親王街 ,日本佔領時期改名為佐賀町。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廣西路是青島早期最寬、最平的一條大街。舊時廣西路的兩側就已經高樓林立,公寓、飯店、藥店、百貨公司等排在大街的兩邊。而今的廣西路,雖然歷經滄桑,道路兩側還是保留了不少當年的德國建築。

探尋青島這些最有故事的老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