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清理整改小水電站共1769座、404.6萬千瓦 全省22.3%面積納入生態紅線保護範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湖北清理整改小水电站共1769座、404.6万千瓦 全省22.3%面积纳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

北極星水力發電網訊: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湖北時指出,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湖北作為長江干線流經最長的省份,也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中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在長江生態保護方面的舉措和成效如何?10月23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國斌做客湖北省政府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和大家聊聊湖北在長江大保護方面作出的努力。

全力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

“三篇文章”

努力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湖北堅定不移抓好長江大保護戰略落實,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系統謀劃、紮實推進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雙十”工程建設,全力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

加快長江生態修復——全省22.3%的版圖面積納入了生態紅線的保護範圍,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管控措施。全省長江干線共清退岸線長度149.8公里,復綠面積809萬平方米。完成“三區兩線”56個礦山(2391畝)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長江兩岸造林綠化44.69萬畝。清理整改小水電站共1769座、404.6萬千瓦。已完成退垸還湖127.06平方公里。全省共293座大中型水庫累計洩放生態水量47億立方米。

加強長江環境保護——全力打好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解決化工圍江問題,完成沿江146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開展入河排汙口無人機航測11212平方公里,岸線總長度4808公里。整治完成190個黑臭水體,2019年建設截汙管網200公里。加快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新增汙水管網長度373.9公里,新增汙水集中處理能力42萬噸/日。推進108家三磷企業“一企一策”整治。完成113個城市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新改擴建鄉鎮汙水廠835座,已建成管網9339公里。開展多部門聯合打擊非法採砂,查獲違法採砂船492艘。禁養區內關停搬遷畜禽養殖場(戶)12784家,拆除127.54萬畝圍欄圍網和網箱養殖,取締27.45萬畝投肥(糞)養殖和4.5萬畝珍珠養殖。

推進長江綠色發展——實施湖北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58項重大事項全部啟動,91項重大項目開工86項,完工8項,累計完成投資5871.8億元,佔規劃總投資的45.2%。

武漢市獲批國家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我省主導的全國碳排放權註冊登記系統建設方案上報國家主管部門審批,碳排放成交總量、交易額分別佔全國的55.3%、62.8%。全省城鄉垃圾分類工作全面部署。武漢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華星光電顯示面板、中金數谷武漢大數據中心等一大批高端產業項目進展順利。全省5家國家級、9家省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全面實施,武漢青山工業區循環化改造通過國家驗收。

開展長江保護修復攻堅八大專項行動

長江大保護處在關鍵期,主要原因是剩下的任務都是“硬骨頭”,必須有強烈的整治擔當和久久為功的持久戰思想。下一步,生態環境部門將重點開展長江保護修復攻堅八大專項行動。

一是開展劣Ⅴ類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按照“控源、治汙、增容”的方針,開展水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力爭2020年底前,消除省控劣Ⅴ類斷面(水域)。

二是實施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落實“查、測、溯、治”四項重點任務,“一口一策”,分類推進入河排汙口規範整治,建立入河排汙口管理長效機制。

三是推進“綠盾”專項行動。全面排查各級自然保護區存在的採礦(石)、採砂、設立碼頭、開辦工礦企業、擠佔河(湖)岸、侵佔溼地以及核心區緩衝區內旅遊開發、水電開發等8類問題,建立問題臺賬,實行整治銷號管理。

四是啟動“三磷”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組織開展“三磷”(即磷礦,磷肥、含磷農藥和黃磷製造等磷化工企業,磷石膏庫)專項排查整治,取締淘汰一批,達標改造一批,規範提升一批,有效緩解長江總磷汙染。

五是推動“清廢”專項行動。持續深入推動固體廢物大排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地方政府限期整改,對發現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全面公開問題清單和整改進展情況,有效遏制非法轉移、傾倒、處置固體廢物案件高發態勢。

六是持續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專項行動。一是鞏固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整治成果。另一方面,以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噸以上的鄉鎮飲用水水源地為重點,今年全面完成鄉鎮集中式水源地保護區劃定,2020年,完成水源地“劃、立、治”整治工作。

七是持續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加快黑臭水體整治,2019年全省地級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0%以上;2020年基本消除地級城市黑臭水體。

八是組織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整治專項行動。開展長江經濟帶101家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汙水收集處理整治。2019年,完成管網不配套、汙水處理廠不達標的國家級園區的整改。2020年,實現其他所有工業園區汙水管網完善,汙水處理廠穩定達標運行。

網友提問

有看到最新科考顯示,有“長江的微笑”之稱的江豚數量正逐年上升,這是否意味著長江生態修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李國斌:江豚是我國特有的瀕危物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江豚對水質的要求較高,江豚數量的逐年上升,也表明長江的水質在提升。隨著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深入推進,目前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呈現好水變多,差水變少的趨勢,長江生態環境安全得以有效保障。我用幾組數據來說明一下:

出境水質穩定在優。2018年、2019年上半年我省長江干流出境斷面水質均為Ⅱ類,出境水質穩定,保持在優。

河流水質進一步提升。2018年,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穩中趨好,全省179個河流監測斷面,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89.4%,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長江干流18個監測斷面水質為優良,Ⅱ類斷面比例同比提高11.1個百分點。2019年1-9月,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86%,同比提高了6.14%。

消除劣Ⅴ類水體成效明顯。近年來,四湖總乾渠、天門河、竹皮河、通順河等劣Ⅴ類河流水質明顯改善。尤其是通順河流域水質近年來持續向好,2018年通順河潛江段水質達到Ⅲ類,通順河仙桃至武漢段水質穩定在Ⅳ類,達到最好水平。

主要汙染物濃度呈下降趨勢。2018年,全省地表水河流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總磷等主要汙染指標,年均濃度均值與2015年相比分別下降6.5%、33.3%和19.4%。

生態環境保護,沒有旁觀者,都是參與者。對於長江大保護,作為一個普通市民來說,如何力所能及地參與進來?

李國斌:良好的生態環境,惠及我們每一個人,所以人人都有義務成為環境保護的踐行者。雖說各項戰役與專項行動對保護長江可以起到一些立竿見影的作用,但是從長遠來看,湖北還是應該建立長江大保護的長效機制。這其中包括體制機制建立、立法完善、創新驅動等等。然而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公民環保自覺意識的樹立,每個市民都能有所作為。

市民可以積極瞭解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依法、理性、有序參與環保事務,參加環保公益活動,積極響應例如垃圾分類等各類對公民環保要求或倡議,自覺履行環保責任。

從身邊做起,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節約用水用電用氣、綠色出行、少用一次性用品、使用清潔能源的生活方式,保護環境資源,減少排放量。

利用12369環保熱線等對外公佈的各種官方渠道,對破壞或汙染環境行為進行監督舉報,積極參與汙染防治。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