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贺古道的起点,湖南道县里残存的双屋凉亭


你无法能想象:荒郊野岭中的这座凉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被认为是潇贺古道的“陆路起点”——双屋凉亭。 它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县城侧,距鹭鸶塘路3公里处。

潇贺古道,又名秦建"新道",原称岭口古道,后来称楚粤通衢、富川驿道。其雏形秦"古道"最初建成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冬。赢政为了便于对岭南三郡的辖制和管理,便在岭南古道的基地上,扩修了一条自秦国都咸阳到广州的水陆相连的秦代"新道"--潇贺古道,并与其海上丝绸之路相接。

双屋凉亭是秦始皇三十四年扩建岭口“新道”的起点,据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志·交通运输》记载,“新道”起于湖南道县双屋凉亭,经江永县进入富川县境内,经麦岭、青山口、黄龙至古城止。

双屋凉亭,本身被命名为“种福亭”,据说,此处因有两座凉亭相挨着,故人们又称此为双屋凉亭,但是,另一凉亭早已不见踪影,仅剩的一座凉亭被半人高的茅草包围着,看上去,颇显荒凉。

种福亭的建筑是湖南常见的样式,南北两侧的门墙筑成马头墙竖写的亭额镶嵌在门头上,门楣则雕刻着精致的双狮戏球图案。“种福”是佛家语;做善事如同种田,将来总会有收获的;修建凉亭的善事,也会有福报。

门楣则雕刻精致的双狮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没有任何保护的状态下,现状颇使人感到担忧。

种福亭的瓦顶因失修已经塌陷,里面的墙面可以看到刻印“种福亭”三字的墙砖,还保存着三块维修亭子的石碑。其中一块是1984年的《重修种福亭碑记》,翻修至今才35年。

凉亭的另一侧,门墙筑成马头墙竖写的“种福亭”镶嵌在门头上,凉亭显然有许多年月不被人打理了,周边杂草长得半人高。

门楣的雕刻毁坏严重,精致的浮雕无法辨出是何种的图案,弥漫着一股残破的气息。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双屋凉亭?

离开凉亭,亭子的侧面也烂成这个样,低矮的山岗长是高及腰胸的杂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这座双屋凉亭,只剩下残存的“躯壳”供人凭吊,一点点的陷入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