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部編版小學初段語文教材識字教學設計的若干瑕疵

按:前面兩篇公眾號文章《隱藏在部編版小學初段語文教材中的識字秘密——字源篇》和《隱藏在部編版小學初段語文教材中的識字秘密——語境篇》,主要談了部編版小學初段語文教材中識字設計的字源意識和語境意識。這兩個方面是識字中最應該注意的問題,具體到識字方法,也有諸如圖像識字、兒歌識字、遊戲識字等等,但都不能拋開這兩個意識,字源和語境是最為根本的問題。

今天這篇是關於談部編版語文教材識字教學設計的系列文章的第三部分,談缺點與不足。


談談部編版小學初段語文教材識字教學設計的若干瑕疵

部編版小學初段語文教材中識字教學設計方面,在字源意識和語境意識上都做了進一步的強化。當然,也有一些地方在設計上值得進一步思考,有進一步調整改進的空間。

比如,二年級上冊課文第23課《紙船和風箏》課後設計了這樣的練習:


談談部編版小學初段語文教材識字教學設計的若干瑕疵


猜猜下面加點字的讀音,和同學交流你是怎麼猜出來的。說說你用這些方法還認識了哪些字。

風箏 松鼠 抓住 祝你幸福 願意 哭

這是個結合了字形以及語境猜測生字的練習,但在一年級下冊課文第21課《小壁虎借尾巴》中,直接設計了這樣的課後練習:“在課文中找出不認識的字,猜猜它們的讀音和意思,再說說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談談部編版小學初段語文教材識字教學設計的若干瑕疵


這兩個練習相比較,顯然二年級上冊的要比一年級上冊的更簡單,至少更有抓手一些,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生字琢磨如何猜測讀音或者意思。建議這兩種類型的練習調換順序,先給具體例子進行練習,然後再放開範圍自由練習。由特殊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正符合學習的一般規律。而不是完全顛倒過來。

再比如,以二年級上冊識字第4課《樹之歌》為例,這一課中涉及了相當多數量的樹木種類,諸如:楊樹、榕樹、梧桐、楓樹、松柏、木棉、樺樹、水仙、金桂等。這大量的帶有木字旁的漢字集中出現,應該在這一課中設計相關的練習,強化學生的印象。還有一些課文中也有類似的情況,也應該設計相關練習,這樣就把通過字源識字的方式更加強化起來了。


談談部編版小學初段語文教材識字教學設計的若干瑕疵


又比如,一年級下冊課文第9課《夜色》的課後練習“讀一讀,記一記”中,設計了這樣四組詞語。

膽子 膽量 大膽 勇敢 勇氣 勇士

原來 草原 高原 微笑 微小 微風


談談部編版小學初段語文教材識字教學設計的若干瑕疵


這四組詞語設計在邏輯上並不完全相同,前兩組中涉及到的相同的字,不但讀音、字形相同,字義在具體的語境中也相同,但後兩組中“原來”和“微笑”雖然字音相同,字形相同,但意義與其他兩組並不相同。二年級上冊課文第1課“小蝌蚪找媽媽”中的課後練習中的“歡迎、迎接、迎風、迎面”也有類似情況。


談談部編版小學初段語文教材識字教學設計的若干瑕疵


比較其他課文中同類的練習,都儘可能選取讀音、字形以及字義均相同的詞語來處理(可以參看比較一年級下冊識字第8課“人之初”的課後練習,二年級上冊課文第8課“古詩二首”的課後練習,二年級上冊課文第22課“狐狸分奶酪”課後練習等),這裡也應該如此處理。比如,可以把“原來”替換為“平原”,把“微笑”替換為“微型”等。


談談部編版小學初段語文教材識字教學設計的若干瑕疵


談談部編版小學初段語文教材識字教學設計的若干瑕疵


現在這樣安排,雖然粗略看起來問題不大。學生也不會發現其中的問題,甚至老師也不會注意到這個差異。但細究起來,不利於學生形成漢字音、形、義緊密結合的觀念,應該讓他們樹立一個意識,嚴格來說,雖然字音、字形相同,但如果在不同的語境中字義不同,嚴格來說並不是同一個字,而是兩個字,只不過用了相同字形相同讀音的字表示了而已。

還比如,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識字加油站欄目圍繞著“金木水火土”這幾個字做了這樣的設計。

鉤(鉤子) 金 鏟(鏟子)

梅(梅花) 木 柿(柿子)

源(源頭) 水 漲(漲潮)

炬(火炬) 火 燦(燦爛)

垮(垮掉) 土 墳(墳墓)


談談部編版小學初段語文教材識字教學設計的若干瑕疵


圍繞著這五個字的前後兩個詞語在邏輯上也看不出一些規律來。不如在設計中把前面設計出以這些字為偏旁的可以實際看得見摸得著的漢字,然後後面設計成以這些字為偏旁的偏於抽象的漢字。比如,是不是可以做這樣的調整:

鉤(鉤子) 金 鑽(鑽研)

梅(梅花) 木 榮(繁榮)

源(源頭) 水 漲(漲潮)

炬(火炬) 火 燦(燦爛)

墳(墳墓) 土 垮(垮掉)

雖然可能這種設計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不容易能領會到設計者的用心,但是,要留有一定的空間,給學生更多發現和挖掘的可能。通過這樣的練習,讓學生意識到雖然是同樣偏旁,但有一些漢字是具體的,有一些漢字是抽象的。而且,漢字在從本義到引申義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常常走過的就是這樣一條道路。所以,做這樣的設計和調整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

當然,白璧微瑕。整體而言,小學初段的部編本語文教材在識字設計上既有繼承,又有創新,為學生初學漢字,並進一步學好漢字提供了特別堅實的教材保障。

為什麼“微瑕”依然要拿出來鄭重其事地說一說呢?是因為教科書不像別的出版物,受眾極為廣泛,影響到每一個曾經上學或正在上學的大人和孩子。因此須要不斷打磨,精益求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