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分的《大魚》:為你講述父子情感世界的三次流變

“我呀,堅信每一個人看到的世界都不該是眼前的世界。眼前的世界無非是些吃喝拉撒,難道這就夠了嗎?——王小波”

豆瓣8.8分的《大魚》:為你講述父子情感世界的三次流變

影片《大魚》於2003年在美國上映,就有幸在 2004年,獲得了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和第61屆美國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的提名。然而說起這部電影的導演,蒂姆·伯頓,許多人都會感覺非常陌生。因為很多人,都沒有辦法把這個總是頂著一頭雞窩的導演和《蝙蝠俠》、《剪刀手愛德華》這樣膾炙人口的影片聯繫在一起。不過,只要我們稍微耐心翻開蒂姆·伯頓的履歷,就能發現,這位孤獨又敏銳的童話大師,究竟在用他的鏡頭講述一些什麼。

從《蝙蝠俠》的英雄傳奇,到《剪刀手愛德華》的孤獨畸戀,再到《大魚》的魔幻現實。導演蒂姆·伯頓都用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率真溫情的童心,持續揭露著他內心亟待傾吐的那些故事。現實和童話,真實與魔幻,相互交纏環繞,這就是蒂姆·伯頓的電影世界。可以說,蒂姆·伯頓他不僅是一個現實世界的反饋者,也是一個童話世界的編織者。

當然,《大魚》這部電影, 也集合了蒂姆·伯頓手下的基本元素,讓這部電影,充滿了變幻無窮,又極具誘惑力的奇異色彩。而它所呈現的故事,都交織成了現實的羅網,讓我們從中體會

起起落落的人生,純潔美好的愛情和光怪陸離的成人世界。

最終,也是通過電影中父親愛德華傳奇的童話人生來反映真實世界的人生歷程;通過愛德華與其兒子威爾之間的情感變化來講述人類父子情感的變化過程。

豆瓣8.8分的《大魚》:為你講述父子情感世界的三次流變

小時候:父愛如山

父親教給你:“沒有人,是逃避著走向人生的終點的”

威爾從小就是在父親愛德華光怪陸離的奇幻故事中長大的。父親愛德華告訴威爾,年少時,他和朋友們一起冒險,穿透死亡森林,來到了一座女巫的鬼屋前。他自告奮勇,走進了女巫的領地,並從女巫的玻璃眼球裡,窺探到了自己死亡的那一刻。也是從這一刻,人生的困局萎蔫了下去,同時,人生的道路變得寬闊起來。

父親愛德華是小鎮裡的英雄少年,不管是他在危急時刻拯救球隊於危難之中;還是在熊熊大火中,救出被烈火圍困的小生命。在這裡,少年時期的父親總是給了小威爾無限的憧憬和勇氣。

愛德華從來都不滿足只在這個小鎮上孤獨終老,於是他選擇和巨人一起到外面的世界闖蕩。在小鎮盡頭的岔路上,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鮮少有人踏入的禁地,因為他知道,

“知道自己會怎麼死,便不擔心了。因為你知道這世界上,其他任何事情都殺不死你。”

豆瓣8.8分的《大魚》:為你講述父子情感世界的三次流變

愛德華的勇敢,讓他來到了一片世外桃源“幽靈鎮”。在這裡的居民都赤腳踩在軟綿的草地上,輕風和似羽,一切都恰到好處。安寧,祥和。但愛德華知道,這不是他要的人生,他的世界還在更大的地方。所以他赤腳跑出了森林,與巨人會合,去往更廣闊的遠方。

這時候的父親對於威爾來說,是高大的。父親口中的世界就如同小時候我們喜愛的武俠世界一樣。那裡有一個充滿英雄氣概的江湖,有一個永遠也追不完的至尊夢。也是在父親的世界裡,我們積蓄起勇氣,在成長中不斷克服困難,期待著變成和父親一樣的強大的人。因為父親教給我們的就是:“沒有人,是逃避著走向人生的終點的。”

豆瓣8.8分的《大魚》:為你講述父子情感世界的三次流變

長大後:父愛是累

但,人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成長,轉眼 ,鏡頭切換到了威爾的婚禮時刻。威爾坐在婚禮觀眾席的角落裡,看著父親在臺上繼續講著他從小聽了一百次,一千次的童話故事。聽他如何從女巫眼中看到自己的死亡,聽他如何走出小鎮,聽他如何與母親相知相戀。而這一刻,父親愛德華的故事卻不再能夠帶來任何悸動。

這些該死的,誇張的,哥特式的恐怖和玄幻故事,可以欺騙得了年幼的自己,但是卻欺騙不了現時的威爾。威爾斥責父親,他從來沒有在愛德華的口中,聽過一句真話,從來沒有見識過父親真實的人生。這一刻,他不再能夠分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也不再能夠分辨,眼前的父親,何時是真,何時是假。

豆瓣8.8分的《大魚》:為你講述父子情感世界的三次流變

父親愛德華,蒼老而滑稽的身形,伴隨著那些蹩腳的幽默故事,都變成了兒子威爾眼中的一場鬧劇。至此,父子之間的一場爭吵在所難免。整整三年,威爾沒有和父親說過一句話。

如果說,年少時,父愛如山,那麼當我們長大以後,父愛就變成一種累贅。他們的不思進取,他們的老套守舊,在成年後的孩子看來,就像一副咬合不當的齒輪——格格不入。思想,觀念,看法的疊疊碰撞,讓父與子之間的矛盾只能是不斷激化。

豆瓣8.8分的《大魚》:為你講述父子情感世界的三次流變

當時光老去,父愛是傳承

母親的一通電話,最終還是讓威爾決心回到父親身邊。父親,病了,恐怕時日無多。也是在這次的回家旅程中,威爾找到了小時候所遺失的父親故事中真實的另一面。

在家中的儲物間的一張收購單上,威爾串聯起父親似真似幻的人生。在這一刻,他不再試圖去探討父親口中人生的真假,而是把那些真實的,快樂的片段拾撿起來。因為在這些片段裡,凝結了父親華麗又滄桑的一生。

豆瓣8.8分的《大魚》:為你講述父子情感世界的三次流變

父親愛德華從小鎮出來的那一天,與20英尺高的巨人成為了朋友,步入過美麗安寧的“幽靈鎮”。也是在馬戲團邂逅了一生的摯愛,新婚後的他應徵入伍,在戰爭時期,把連體的朝鮮表演姐妹花帶到美國,完成了她們的明星夢。最後,他善意地併購了被金融危機影響的“幽靈鎮”,讓居民們重新過上了安逸的生活。這些人生片段,就像走馬燈,也像萬花筒,在威爾的眼前旋轉,重演。

就像這樣,父親愛德華的一生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事。然而所有的人和事,並不像他口中那般奇特,弔詭。只是愛德華生性的樂觀,讓他把每一件遭遇看作奇遇,把每一個風浪,看成了浪漫的冒險。

豆瓣8.8分的《大魚》:為你講述父子情感世界的三次流變

因為就如父親愛德華所說,“故事有趣,現實無聊,所以不理會現實,享受故事。”

這也是父親愛德華的人生哲學。直到在父親的彌留之際,威爾才恍然醒悟。也是在病床前,威爾完成了父親的童話故事。讓父親在威爾的口中,變成了一條自由自在的“大魚”,最終,遊入大海。也是在這一刻,父子之間的接力棒正是轉交。威爾體味了父親人生當中的無趣與有趣,也最終理解了為何父親總是把怪誕,滑稽的童話故事講了一遍又一般。

鏡頭的最後,威爾的兒子為小夥伴們講述著從父親口中聽來的傳奇故事,一臉驕傲和甜蜜......

是啊,“他最終自己也成為了故事;並且,成為了不朽。”

豆瓣8.8分的《大魚》:為你講述父子情感世界的三次流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