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建議你冷淡一點

人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愛說話了?是想聊人和想說的話越來越少嗎?不想接電話,不想聽語音,不群聊不點贊,朋友圈也設置為三天可見。其實這說明人的傾訴欲變小了,自控力變大了,就好像如果你不懂,我就無需多說,如果你不懂,那麼我更不需要去解釋。冷淡代表著很多情緒,可能是傷心的表達,也可能是無力訴說。

微信聊天,建議你冷淡一點

就像我一個朋友,她突然生病住院了,她沒有告訴任何人,她怕打擾到別人,但就是因為她住院不能經常出去,所以她朋友叫她一起出去玩啊,吃飯啊,她都拒絕了,在她朋友看來是疏遠他們了,所以我朋友在朋友在朋友圈發的不開心的動態就是矯情,評論區裡沒有安慰也就算了,還都是諷刺的話,讓他很委屈的刪除了動態,之後發朋友圈都會慢慢屏蔽他們了。有時候驗證朋友關係的好壞真的是冷很長時間就見分曉了,畢竟人心叵測啊。

微信聊天,建議你冷淡一點

很多人在成年後,開始精簡社交,慢慢發現沉默對的好。

公司有位同事,說她不怎麼喜歡那種熱鬧的氣氛了。一個人在家看電視睡覺,也不去逛街。回別人微信有時候都是隔天,不是沒看到,而是不怎麼上微信了,她說她最喜歡的事,反而是每天下班之後去健身房鍛鍊一個小時,睡覺前會寫個工作總結和讀書,因為她發現把那些聊天的時間拿來做自己喜歡的事,生活才會變得更有意義。有時候安安靜靜一個人也挺好的,身邊沒有誰,也不缺誰。

微信聊天,建議你冷淡一點

說有用的話,交值得的人。

成年人的世界越複雜,越要簡化自己,因為說話,成為了一件高耗能的事。比起討好別人,更想踏實做事,不想把精力耗在說話上。一個人放空時,真的很舒服,不會在意,不會煩惱,不會想太多,就這樣一個人靜靜享受一個人的時候。所以沉默是一種保護色,是讓自己舒服的一種方式。小時候交朋友,是想有個人陪我玩,長大後交朋友,是想有個人談談心。但成年後卻發現,走心的人越來越少,時間越來越寶貴,人也越來越沉默了。

微信聊天,建議你冷淡一點

沉默的方式,也是成熟的開始。

懂得人不必說,不懂的也不必費口舌。經歷的事情多了,也就懂了什麼叫做沉默是金。當然沉默不是妥協,也不是軟弱,而是一種溫柔的反擊。有些秘密只能藏在心裡,不能逢人就說,而有些事不想去點破,說了不如不說。

微信聊天,建議你冷淡一點

那些在群聊裡慢慢消失的人,其實比誰都忙,他們在你看不見的地方不停努力著,所以沉默是有溫度和隱形的力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