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之紫禁城: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

世界文化遺產之紫禁城: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

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俱及工藝品的9000多個房間的龐大建築,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這是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明清故宮紫禁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時對其作出的評價。

世界文化遺產之紫禁城: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作為天子居住之所,它對應著中國古代星象學說中天帝居住的紫微垣,被視為世界的中心,所以故宮原稱紫禁城。事實上,紫禁城正位於北京的中心位置。

世界文化遺產之紫禁城: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紫禁城始建於1406年,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平面呈矩形,面積約72萬平方米,大小房間8728間;四周圍以12米高的城牆與52米寬的護城河,四角各置角樓一座,形成閉合式的防衛設施;四面各開一門,分別為午門(南)、神武門(北)、東華門、西華門。紫禁城主要的建築均以中軸線排列,兩側建築大都以中軸線為中心東西對稱,總體上可分為“前朝“與“後廷”兩大部分。

世界文化遺產之紫禁城: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前朝”是紫禁城最主要的建築群,其中太和殿、中和殿與保和殿被稱為前朝三大殿。而太和殿作為三大殿之主殿,更是整個紫禁城的皇權的象徵。作為明清兩代舉行國家重大慶典的場所,太和殿裝飾十分華美,俗稱金鑾殿,也是中國現存規格與等級最高的古建築。中和殿是皇帝上大朝前做準備與休息之所,保和殿是皇帝進行科舉殿試與接見外藩賓客的場所。

世界文化遺產之紫禁城: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後廷”是皇帝與皇后及後宮嬪妃居住、生活、工作的地方,乾清宮、坤寧宮與交泰殿被稱為後廷三宮。乾清宮是兩代皇帝居住並處理政務之所,但從清雍正開始移居至西側不遠的養心殿。坤寧宮是皇后居位的正宮,而交泰殿是皇后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後廷三宮兩側為東六宮與西六宮,是嬪妃們居住的地方。在後廷以北、神武門以內,是宮廷園林——御花園。

世界文化遺產之紫禁城: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宮殿建築上覆黃色琉璃瓦,屋身與宮牆施紅色,充分反映出中國古代的封建禮制。自1421年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遷都入住,至1924年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被逐遷,紫禁城在做為皇宮的500年時光裡看盡了24位皇帝的政治風雲變幻。此後,紫禁城這個名稱漸漸被淡忘在時光裡,而越來越多的人將它稱作“故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