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近日,国务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

确定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共计762处)

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

(共计50处)

予以公布!!

江阴蚕种场作为“其他”类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其中!!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江阴蚕种场,即长泾大福蚕种场,位于泾水北街东端工业遗产。是国内唯一保存最好、技术最先进的蚕种场,代表着中国的蚕桑文化,有着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建筑科技价值。原有南北两场,中间有木桥横跨长泾河。1928年,由长泾镇民族资本家宋楚英、宋楚材两兄弟创办1956年公私合营,最后定名为“国营江阴蚕种场”,现为长泾老街的一大旅游景点。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东风二月暖洋洋,江南处处蚕桑忙。”江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养蚕缫丝历史。清末,江阴东乡地区的民间养蚕已经初具规模,宣统二年(1910年)长泾镇上就已开设了茧行,至民国五年(1916年)已形成规模,在苏南地区颇具影响力。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1928年,长泾镇民族资本家宋楚英、宋楚材两兄弟同友人吴瑞甫、华孟英等人集资38500法币,以每千元为股,共计38.5股,在长泾河南街东首创办“大福蚕种繁殖场”, 以“帆船”牌注册商标。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曾经的养蚕场

大福蚕种种繁殖场共建有蚕室两栋,簇室3栋,冷库1座及制种辅助用房等共104间,建筑总面积3559平方米。宋氏兄弟聘请了苏州浒墅关著名的蚕桑专科学校教授姜白名为总技师,初期职工180余人,并于1934年扩建了原种生产部。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蚕花娘娘收蚕老照片

那时的大福蚕种场,已是江浙一带蚕种制种业的“龙头”企业。1936年,宋楚材在河北东街增办了“大福二场”,有木桥与河南茧场相通。河北建造了两栋标准化蚕室,都是地下一层,地面两层半的建筑格局,其他辅助设施用房两栋,共124间,建筑总面积达5346平方米。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模型展示:老街河岸边的蚕茧收购

蚕种场所有建筑都以连廊沟通,蜿蜒曲折,其间小院错落,深邃幽雅,既体现了江南水乡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时代特色,又科学合理实现了蚕种培育的特色工艺流程。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兴福桥下,北向进入长泾老街东出入口(老街的建筑)

大福蚕种场的生产销售规模不断扩大,所产蚕丝遍销苏、浙、沪、皖、赣,甚至远销滇、黔、新疆,规模与当时吴江的费氏企业(奠基人是费孝通之姊费达生)并称全国之最。

抗战时期,在日机的轰炸下,大福蚕种场内被毁房屋一百余间;二场曾一度被日伪军所占据。蚕业生产处于萧条期,大福蚕种场几濒倒闭。解放后,大福蚕种场走上了恢复生产的道路。在修复被毁房屋的同时,又先后建起了蚕室、簇室、地下储桑室、机冰冷库和一百余间辅助房屋,并增添了加温设备,具备了催青孵化的育种能力。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展厅展出的干湿计、散卵盒、削茧刀

1956年,公私合营开始,云亭双利蚕种场并入大福,更名为“公私合营大福蚕种繁殖场”,后又更名为“国营江阴市蚕种场”,这时蚕种场建筑面积已达12000平方米。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至上世纪80年代,蚕种场平均每年产出蚕种五万七千多张;1995年时,最高年产蚕种一十六万八千多张,为我国丝绸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福蚕种场作为江苏近现代桑蚕业的活化石,今天终于成为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你知道么?在江阴

像这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7处

发布君马上带大家来看一看

↓ ↓ ↓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马镇南旸歧村。徐霞客故居是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的代表,对于研究江南地区(太湖流域)民居建筑的特点和建筑技术工艺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佘城遗址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佘城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大型杆栏式建筑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出土文物Ⅲ型D式鼎

佘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江阴云亭街道花山东侧,其建筑和使用年代距今约3500—3100年。先后有两次发掘。长方形的城址总计面积近40万平方米。城墙相对高度有6米左右。出土有陶豆、陶釜、石、箭镞、石戈等文物200多件,部分尚属完整。

兴国寺塔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坐落在江阴市区南街和中山南路相交的西侧。始建于北宋太平天国(976~983)年间,原为太平兴国教寺的七级浮图,俗称“兴国寺塔”。

适园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江阴适园位于江阴市区南街,占地七亩有余,为邑人陈式金于清咸丰四年(1854)就宅旁隙地所建。

黄山炮台旧址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黄山炮台旧址位于江阴市黄山风景区。黄山炮台又称江阴要塞,自古为军事要地,包括沿江的君山,肖山、长山及对岸的八圩港等处炮台。

刘氏兄弟故居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刘氏兄弟纪念馆是江阴市人民政府为纪念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而利用刘氏后裔捐赠的祖籍故居改建的。位于江阴市西横街49号,距今约有150年,与古兴国塔、文庙南北呼应,浑然一体,构成江南古城的一个游览区。

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位于市区最繁华的人民路步行街东侧,这座建筑系民国初年由江阴近代实业先驱者、爱国民主人士吴汀鹭先生所建,现已修葺一新,免费对外开放。

--------

参考:江阴文体旅游

┃ 江阴发布 ┃ 2019年10月18日 ┃

国务院最新公布!江阴新增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主办:中共江阴市委宣传部

内容与技术支持:江阴市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