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人從青藏高原南下,建了夢幻烏托邦大理

1998年電視劇《還珠格格》就像一陣風一樣席捲了全亞洲,不論是電視劇的演員“趙薇”“林心如”還是電視劇的主題曲都一夜爆火,我想很多人應該都記得電視劇中曾經讓“小燕子”等人嚮往的那個有花有水的大理。

白族人從青藏高原南下,建了夢幻烏托邦大理

在2003年版本的《還珠格格3》當中電視劇直接去雲南取景,大理這個地方再次成為眾人所鍾情的地方,其中大理世外桃源一般的景色還有悠閒快樂的生活也被每一位觀眾熟記於心。我想對於電視劇的觀眾來說,應該也不會忘記在電視劇中大理熱情、有著浪漫生活的民族“白族”吧。白族人能歌善舞、節日頗多造就了這個民族燦爛的文化,直至進日去到雲南大理依舊能看到許多的白族原住民靠著蒼山、望著洱海怡然自樂的生活。

白族人從青藏高原南下,建了夢幻烏托邦大理

那麼究竟為什麼雲南大理會成為白族人的聚集地呢?

白族人從青藏高原南下,建了夢幻烏托邦大理

白族,一個人口過百萬的少數民族,他們有自己的文字、自己的語言,分佈在我國的西南地區,其中分佈在雲南的白族人口是最多的。根據以前的文獻記載,白族先民最開始是生活在洱海周邊的土著昆明人、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一些外來的漢人、滇人等等多種種族人群融合的一種民族。

而對於“白族”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在元朝之後,文化屬性較為接近漢族的人群被確認為一個族群,並稱之為“白人”。“白人”即當今白族先民最早的統一族稱,明清以後稱為“民家”。而正是將“白族”作為正式的少數民族群體實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1956年才根據廣大的白族人民的意願才確立的。

白族人從青藏高原南下,建了夢幻烏托邦大理

中國歷史舞臺上太多的少數民族群體了,有曾經輝煌創立過國家的蒙古族,也有至今將世代文化傳播到全球各個地方的苗族,“白族”一個從名字就開始讓人覺得

寧靜、悠哉的一個民族群體。而為什麼“白族”會在這漫長的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留下自己的腳印,我想與白族豐富多彩的文化有關。

雲南號稱“彩雲之南”,雲南有著絕美的風景、多彩繽紛的花卉資源,也有著辛勤勞作的人們。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白族”人的生活、娛樂、文化等等,造就了“白族”至今保留下來的歡樂祥和的民族節日、色彩繽紛的服飾、熱鬧非凡的婚俗形式等等。而在雲南,美景數不勝數,浪漫寧靜的普洱、語花香的麗江、離天堂最近的地方香格里拉。而為何白族人聚集在大理生活,能夠每日過著如陶淵明書中寫到的“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呢?

白族人從青藏高原南下,建了夢幻烏托邦大理

曾經洱海和滇池都是白族原始文化和古代文化的起源地,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早的文化發源地。在距今四千年以前,遠古的白族先民已經開啟了完整的原始社會了,開始種植水稻、馴養家畜。在戰國時期,白族人民也早就已經開始了文明的社會體系。

在洱海西岸創建了以葉榆部落為主體的“葉榆國”政體,創建了農業文化。在唐朝時期,白族和彝族共同創造了“南詔國”其經濟文化依靠白族先民的“河蠻”為主導,以“河蠻”為代表的“白蠻語”為南詔國通用語言。此後白族首領外聯滇東三十七蠻部,推翻了南詔後期楊氏“大義寧國”,建立了白族主政達300多年的“大理國”。使經濟文化發展到更高的水平。

在1382年,明王朝平滅雲南大理,白族與漢族通婚融合。在此後的400年當中和平相處。直至鴉片戰爭。不少雲南人投身於翻地反封建的愛國鬥爭中,雲南人民一同抗日保衛祖國,解放雲南。

白族人從青藏高原南下,建了夢幻烏托邦大理

根據白族的歷史我們能夠看出,這一千年來,白族人一直依靠著洱海生活至今,從未離開。即使戰爭爆發、外族人入侵,白族人也從沒有選擇離開自己的家鄉過。

而現在的大理成為了很多人旅行的目的地,大理蒼山洱海的夢幻,以及宜人的氣候都成為了很多人去到雲南的理由,但是去到大理之後也能夠感受到當地一直生活在大理的白族人的悠然自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慌不忙的度過每一天,這也是為什麼吸引了那麼多文藝、浪漫的青年前去的原因吧,在混沌、忙綠的時代,都想成為一個沒有煩惱、沒有壓力的“人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