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精密加工技術:如何對液晶基板和玻璃,實現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

小姐姐有話說:

日本NSC成立於1964年,位於大阪市,是一家在化學基礎之上,專注於金屬微細表面精密處理的公司。

表面處理,是在基體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層與基體的機械、物理和化學性能不同的表層的工藝方法。

表面處理的目的是滿足產品的耐蝕性、耐磨性、裝飾或其他特種功能要求。

對於金屬鑄件,我們比較常用的表面處理方法是,機械打磨,化學處理,表面熱處理,噴塗表面。

表面處理就是對件表面進行清潔、清掃、去毛刺、去油汙、去氧化皮等。

然而,NSC它們家的金屬表面處理方法比較特殊。

例如,在進行超薄型加工的時候,NSC想到的是“片葉式化學研磨加工”。

日本超精密加工技術:如何對液晶基板和玻璃,實現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

獨一無二的“片葉式化學研磨加工”

日本超精密加工技術:如何對液晶基板和玻璃,實現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

▲加工至0.1mmt的超薄型玻璃

近年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傳統移動液晶基板和玻璃蓋板的超薄、輕便化需求,面向電視和車載的薄型加工需求正在增加。

NSC通過獨特的片葉式化學研磨加工方式來滿足這樣的要求。

用超薄型化,對應彎曲加工

玻璃通過超薄型化,使彎曲變得可能,作為沿曲面的彎曲罩玻璃,用途十分廣闊。

日本超精密加工技術:如何對液晶基板和玻璃,實現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

具體應用如下:

彎曲液晶屏試製面板亮燈確認、LCD面板厚1.00毫米⇒0.15毫米超薄加工、曲率半徑R100毫米、即使在彎曲狀態下,IPS液晶的視角特性也得以維持。

日本超精密加工技術:如何對液晶基板和玻璃,實現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

特長

NSC通過片葉式化學研磨,實現了達到1500毫米×1,850毫米(G6尺寸)的大型玻璃基板的均勻薄型加工。為了平置地處理玻璃,沒有玻璃基板的彎曲,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也成為l可能。

另外,由於片葉式化學研磨不需要專用載體,所以不會有夾具痕跡。

日本超精密加工技術:如何對液晶基板和玻璃,實現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

板厚

NSC將0.25毫米以下的薄型加工定義為超薄型研磨,目前可以進行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

強度

與機械研磨相比,由於不易出現微裂紋(無形的細微瑕疵),玻璃表面的強度提高了約2倍。

日本超精密加工技術:如何對液晶基板和玻璃,實現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

面內精度

進行1.4毫米→0.15毫米的超薄研磨時,板厚的偏差可以控制在±20微米以下。

可以加工的尺寸

最小可加工200毫米×200毫米~最大1,500毫米×1,850毫米。

日本超精密加工技術:如何對液晶基板和玻璃,實現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

用途·適用領域·應用領域

具體案例:

移動產品、彎曲顯示器、柔性顯示屏、有機EL照明、 後付車載售後市場用玻璃薄膜、高強度薄型玻璃、 X射線圖像傳感器、鋰離子二次電池。

可對應玻璃

無鹼玻璃、鹼性玻璃(蘇打玻璃)

參考文獻:NSC株式會社官網

頭條號“日本製造業內參”所發稿件、圖片、視頻均用於學習交流:原創文章版權歸日本製造業內參所有,日本製造業內參粉絲、友人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非原創內容源自網絡且標明出處,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與小姐姐聯繫刪除!


日本超精密加工技術:如何對液晶基板和玻璃,實現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

最新專欄

系統講解日本世界級精密加工技術,介紹日本典型代工企業。

日本超精密加工技術:如何對液晶基板和玻璃,實現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

實現產品輕量化的低成本策略。


日本超精密加工技術:如何對液晶基板和玻璃,實現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

好書推薦

日本超精密加工技術:如何對液晶基板和玻璃,實現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

日本超精密加工技術:如何對液晶基板和玻璃,實現最薄50微米的超薄型加工?


往期回顧


你的每一條留言,小編都會虛心閱讀,小編一直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